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7 06:44:06

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輝煌成就,常常令世界瞠目。其中,作為綜合藝術的戲劇,更是堪稱世界戲劇花園中的瑰寶。

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中,以梅蘭芳的京劇藝術為代表的中國戲劇,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驗派、布萊希特間離派并稱。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國戲劇的巅峰,并非梅蘭芳所處的京劇鼎盛時代。中國戲劇與西方戲劇相比,并未脫胎于原始的巫術表演和祭祀活動,而是直接源于世俗生活。因此,中國戲劇的巅峰,就是其形成初期,即一出現便是巅峰。這個巅峰的代表就是元雜劇。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1

元雜劇的巅峰地位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劇作家群星光熠熠,天才輩出;其次,是作品數量和質量都堪稱中國戲劇發展史之最;再次,就是作品的思想高度和内容的生活厚度都可以立于世界戲劇的最高峰。

當時很多的劇作家,水平不輸莎士比亞,就連那些連名字都未曾留下的劇作家,也成就非凡。元雜劇曆史上的很多名篇,都出自無名氏之手。然而可惜的是,元雜劇的輝煌嚴格說來維系的時間并不長,至遲在元代退出曆史舞台之前,元雜劇就已經嚴重衰弱。到了明代,随着文人傳奇的崛起,雜劇便幾乎徹底退出了戲劇曆史的舞台。僅存的一些作家作品,如徐渭的《四聲猿》,再也無法企及元代所達到的高度。雜劇從此徹底沒落。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2

這樣的藝術瑰寶,為何會在短時間内沒落?這是很多文史學家在思考的問題。本期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一:元曲曾與唐詩、宋詞一樣風光無限

中國古代戲劇的不同曆史階段,唯有元雜劇這一階段,被認為可以比肩唐詩、宋詞!王

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開宗明義:"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漢之賦,六代之骈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言下之意,就是這些文學藝術形式,都是處于曆史巅峰。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3

确實如此,唐詩是詩的巅峰,宋詞是詞的巅峰,元曲是雜劇的巅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元曲,本來是元雜劇中所使用的曲詞和曲牌,後來也被用于散曲的創作。換言之,散曲本來也是元雜劇中曲的小單元。

巅峰之後,詩還在,詞還在,到了清代,也還有大詩人、大詞人;然而元雜劇,卻幾乎銷聲匿迹,再難覓舊蹤。後世的戲劇,諸如明傳奇四大聲腔,清代花部地方戲,皮黃京劇,近代地方戲諸如越劇、黃梅戲,都并非源于元雜劇。這不由令人驚呼:"為什麼如此偉大的戲劇藝術,其輝煌時代卻止于元代?"在弄清此問題之前,我們不妨簡單追溯一下那個戲劇的巅峰時代。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4

二:元雜劇作家群

元人鐘嗣成《錄鬼簿》所錄元雜劇興盛時期的作家56人,作品345種。這些劇作家,包括關漢卿、馬緻遠、白樸、鄭光祖,被譽為"元曲四大家"(一說白樸應為王實甫)。以元代首府大都為例,"歌棚舞榭,選九州之秾芬",演員衆多,伎藝超絕,另一方面,瓦舍勾欄,集百家之"才人",作家輩出,新作如林。元雜劇就是當時北京最風靡的文化活動。

其中關漢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風塵》、《拜月亭》;馬緻遠代表作《陳抟高卧》、《天淨沙·秋思》、《漢宮秋》;王實甫代表作:《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鄭光祖代表作《迷青瑣倩女離魂》、《虎牢關三戰呂布》;白樸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幾乎代表了中國古典戲劇的最高水平。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5

此外,一些作家的作品,成為後世民間藝術演繹的範本,比如李潛夫《包待制智勘灰闌記》,無名氏《玉清庵錯送鴛鴦被》,一直被民間文藝所演繹。前者便是著名的包公斷案的故事,後者則堪稱後世巧配姻緣的源頭。

擁有如此群星璀璨的創作陣容,元雜劇流傳于後世的作品卻并不算多。現在流傳下來的劇本有150多種,散見于《元刊雜劇卅種》、《脈望館鈔校本元明雜劇》、《古名家雜劇》、《柳枝集》、《酹江集》、《元曲選》等元明刊本。近人又發現不見于《元曲選》的62種,輯為《元曲選外編》。這些劇目今天依然還能通過舞台看到的,僅僅隻有《單刀會》、《窦娥冤》、《西廂記》等數種,且已經完全并非元雜劇的腳本,更非元雜劇的演出。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6

元雜劇真實演出的場景,今天隻能透過殘存的劇本展開想象,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元雜劇的演出一定曾經無比輝煌,因為那時候的演員,個個都演技高超,才藝雙全。

三:元雜劇的演出相當精彩

元雜劇的主要角色大緻可分為末、旦、淨、雜。末。末是男角,正末、小末、沖末、副

末。旦是女角,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淨俗稱"花臉""花面",有淨、副淨、二淨之分。雜是雜角,如孤(官員)、袛從(侍從)、孛老(老頭)、蔔兒、徕兒(小孩)、細酸(書生)、邦老(盜賊)等等。如此細分的角色行當,保證了每一個人物都必然是鮮活的,豐富的。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7

元夏庭芝編著了一本書,叫做《青亭集》,記述元大都、金陵、維揚、武昌以及山東、江浙、湖廣等地的藝人110餘人的事迹。這些女子各有不同方面的藝術造詣。《青亭集》記錄了她們在雜劇、院本、嘌唱、說話、諸宮調、舞蹈、器樂方面的才能。尤其對某些雜劇演員的專長有較細的記載。同時還記錄了她們與當時的一些達官顯宦、文人才士、戲曲散曲作家的應酬和交往。涉及名公士大夫等50餘人、男演員30餘人。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元代戲曲的繁榮狀況及元代藝人的生活情景。

這其中,就包括與關漢卿交往甚密的著名演員朱簾秀。關曾滿懷深情地為這位紅粉知己,藝術上的合作者與知音寫下:"愁的是抹回廊暮雨箫箫,恨的是篩曲檻西風剪剪,愛的是透長門夜月娟娟。淩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沒福怎能夠見?十裡揚州風物妍,出落着神仙。"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8

朱簾秀是著名的戲曲女演員,史書記載她"姿容姝麗,雜劇為當今獨步,駕頭、花旦、軟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頗推重之。"。關漢卿的《望江亭》《救風塵》等作品當由朱簾秀主演。關漢卿在寫那些聰慧絕倫而身世不佳的伶人雜劇時,也是從朱簾秀等優秀女藝人身上找到原型,汲取素材。透過關漢卿和朱簾秀,元雜劇的輝煌可見一斑。

四:元雜劇何以沒落

被王國維推崇為"一代之文學"的元雜劇,擁有一大批堪比莎士比亞、甚至超過莎士比

亞的作家, 擁有朱簾秀這樣風華絕代的演員,為什麼卻很快便輝煌不再了呢?今人一提元曲,首先想到的或許是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一提到戲劇或許首先想到的莎士比亞。這幾乎反映了元雜劇在當代的尴尬境況。然而,元雜劇的衰弱并不在當代,至遲在元代後期,雜劇就已經嚴重衰弱。其主要原因有兩點: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9

首先,是才子文化的沒落。元雜劇的興盛到衰弱,有一群人十分關鍵,那就是知識分子群體。元雜劇自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逐漸成熟,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為廣大人民群衆最喜愛的文藝形式之一。正因如此,曾經作為精英階層的知識分子,卻與民間百姓打成了一片。

因為金滅北宋、元滅金的過程,特别是元初,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又沒有恢複科舉制度,中下層文人的仕進道路大大縮小了,生活跟着下降。除了少數依附元朝統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數文人和民間百姓的生活一樣窘迫,因此,他們和民間的關系比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間藝人結合,組成書會。他們一方面學習民間藝術的成就,同時又把自己的才能貢獻給雜劇的創作。書會的組織,民間藝人和文人的合作對元雜劇的興盛起了推進的作用。

為什麼元雜劇成就最高(元雜劇曾風光無限)10

換言之,才子們的窘境,成就了元雜劇的輝煌。知識分子的生命感受和苦難經曆,成為元雜劇最鮮活的素材。然而元中末期時,科舉制度的恢複又使文人對出仕為官,走正統仕途産生了幻想而緻力科舉進身,因而元雜劇失去了起碼的精神和内容。

其次是藝術上的僵化。雜劇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藝術上的僵化是導緻它日益衰微的重要原因。它由一人主唱的形式,明顯地有着說唱文學的痕迹,這固然可以使主角盡情發揮,能較透徹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其他角色隻能作為陪襯,也必然限制了作家的發揮。相比之下,南戲在體制上較雜劇更合于戲劇的本質。當南戲吸取了雜劇的優點,由粗轉精,也就赢得了觀衆的喜愛。随着《琵琶記》和《拜月亭記》等作品的出現,南戲這個綜合了雜劇體制所長,又能揚棄其所短的劇種,便取代了雜劇,成為劇壇的主流。

小結:曾風光無限的元雜劇,在5000年的文明中,雖如流星般一閃而過,但留給後世文化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在現在影視、戲曲中,仍能找到元雜劇的影子。當大家為莎士比亞戲劇動容時,不要忘記我們曾有一群比莎翁還牛的劇作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