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麗江的藏頭詩

關于麗江的藏頭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8:30:52

新華網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王志豔)2012年,一部民族史詩大戲《木府風雲》将如畫的麗江風景、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風情、輝煌巍峨的木府建築,還有唯美的愛情傳說帶到觀衆的眼前,直接帶動了麗江旅遊的熱潮。

彩雲之南的麗江,自然景觀絢麗多彩,民族風情淳樸濃郁。以旅遊業為中心的麗江,在20多年的旅遊發展史中,一直拓展着“旅遊 文化”的更多可能性,伴随着《納西古樂》《麗水金沙》《印象麗江》《雲南的響聲》等一批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文化麗江”的标簽日益鮮明。

麗江大約是最适合用詩的語言去表達初見它時愛與歡欣的城市,對愛情文化的重視和傳承是這座城市源遠流長的傳統。而麗江也善用詩歌這一藝術形式為地域文化插上翅膀,展示千年古城的獨特魅力,讓麗江成為人們心中的愛情聖地。

關于麗江的藏頭詩(一首可以觸摸的詩)1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風景區藍月谷,湖水湛藍清澈,四周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環境優美,是人們休閑觀光的好去處。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我感受到麗江/一群魚的歡愉/一棵垂柳的尊嚴”、“不要等到下一個世紀/才畫出把玉龍雪山融化的花朵”……剛剛過去的農曆七夕之夜,讓重慶女詩人金鈴子倍感意外的是,自己創作的組詩《你太陽般發亮的眼睛》摘得第二屆“愛在麗江·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的年度大獎。評委會認為這組詩“擁有開放闊達的思想視野,從愛情出發,又灌注着比愛情更豐富動人的情感内涵。”

由麗江市委宣傳部和北京出版集團共同主辦的這項詩賽,創作主題定為“愛情”,除了須包含七夕、古城麗江人文風貌等浪漫元素,對作者和作品風格等皆無限制,很快激發出了各個層面詩歌創作者的熱情。

詩賽自2019年9月啟動征集後,共收到來稿8萬餘首(篇),參與人數近2萬人,遍及1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終誕生月度獲獎詩人11人,作品50首;周獎獲獎詩人45人,作品200首;入圍優秀詩人196人,作品近800首。

古城、雪山、東巴文字……麗江的一草一木都給了詩人特别的靈感。在詩人北魚眼中,麗江是将古老和現代氣息融合得恰到好處的城市,而自己參賽作品中的主人公是誰,也隻能由麗江給出答案。

《十月》雜志主編陳東捷則感慨:“愛情是美好的,詩歌是美好的,麗江也是美好的。麗江是一處介于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所在,是一首可以觸摸的詩。”中國文聯副主席丹增是麗江的“常客”,在他看來,“麗江古城、《木府風雲》等都是文化麗江的存留,玉龍雪山等則是生态麗江的明證。”

關于麗江的藏頭詩(一首可以觸摸的詩)2

首屆麗江“名城·名家·名畫”寫生藝術雙年展作品。新華網 和紅豔 攝

呈現麗江的美不僅在于詩,“詩情”之外少不了“畫意”相随。近期,首屆麗江“名城·名家·名畫”寫生藝術雙年展也在進行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領銜三十餘位國内藝術家,在麗江寫生創作了70餘幅作品并展出,麗江古城、玉湖村、長江第一灣、玉龍雪山……他們用畫筆勾勒出麗江特有的秀美河山、人文景觀及民族文化。

“風和鳥語合,日麗江煙分。”詩歌、繪畫、戲劇等藝術文化加持着麗江的浪漫與想像,作為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宜古宜今的麗江正持續刷新着自身的魅力。

圖集

1

責任編輯: 王志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