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山解隔塵中事,流水能清物外心”詩詞11首
《春夜宿雲際寺》
唐 • 斐公衍
境靜聞鐘聲易響,庭高見月影難沈。
青山解隔塵中事,流水能清物外心。
《白雲寺》
唐 • 許宏
踏破苔痕一徑斑,白雲飛處見青山。
不知浮世塵中客,幾個能知物外閑。
《題梅嶺雲封四絕 其四》
南宋 • 戴複古
南遷過嶺面無慚,前有東坡後澹庵。
兒輩欲知當日事,青山解語水能談。
題展子虔《遊春圖》
元•張圭
東風一樣翠紅新,綠水青山又可人,
料得春山更深處,仙源初不限紅塵。
《隐人山居》
明 • 蔣冕
幽人謝塵俗,結屋大江浔。
流水閒中意,浮雲物外心。
鳥啼山閣靜,花積草堂深。
寂寂風清夜,時聞琴瑟音。
《金山寺》
明 • 楊一清
長憶波心寺,能清塵外心。
乾坤自高下,魚鳥任浮沉。
徑轉層樓險,雲深古洞陰。
道人吹鐵笛,如和老龍吟。
《為常上人題在山圖》
明 • 德祥
一塢如山看數日,山山看盡又重看。
年來木石同心性,老去煙霞入肺肝。
春草澗深流水歇,夕陽鐘早宿禽安。
為僧隻合于斯住,些子塵中事不幹。
《東溪小景三首 其二》
明 • 魯铎
清流意不淺,君須為渠醉。
莫遣醒時歸,猶解塵中事。
《題隐居圖》
明 • 羅亨信
仙居迢遞傍遙岑,流水桃花徑路深。
千頃白雲迷遠岫,數椽茅屋映疏林。
栖遲自得閑中趣,韬晦都忘物外心。
久客歸期殊未蔔,展圖惆怅不勝吟。
《題小畫為蔣宗性作》
明 • 曹義
何處幽偏境,能清物外心。
山回苔徑狹,溪繞荜門深。
雲樹霏晴翠,煙蘿霭夕陰。
題詩幽興發,幾度欲攜琴。
《題畫二十四首 其十五》
清 • 沈梧
壁立崖颠誰共攀,林泉幽僻隔塵寰。
行雲流水緣何事,笑看青山似我閑。
二、曆代名家筆下的青綠山水,一飽眼福!
隋·展子虔·《遊春圖》
《遊春圖》,是中國山水畫開宗立派之作,地位舉足輕重。圖繪山水春景,遠山有勾無皴,施以青綠,白雲升騰,江樹吐綠,遊人欣欣,或泛舟或伫立,祥和美好。
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江帆樓閣圖》,傳為大李将軍之作,圖繪江邊一角,陂陀密林,遠舟揚帆。松樹、坡石以青綠重施重染,極具裝飾效果。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皇幸蜀圖》,繪唐明皇一行人馬正行走于崇山峻嶺之間,山崖有勾無皴,青綠設色,雲氣缭繞,人物生動。
北宋 王希孟 《千裡江山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千裡江山圖》,近12米的長卷上,繪盡山川之壯麗,江河之秀美,青綠重色,曆盡滄桑至今仍燦爛奪目,意境之高,無法揣測,實為大青綠山水最傑出的作品。每當故宮博物院展出這幅國寶時,玻璃窗前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一睹天才少年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之作。
宋 趙伯駒 仙山樓閣圖 遼甯省博物館藏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鵲華秋色圖》,是元代全能大家趙孟頫的代表作,圖繪華不注山和鵲山,山形奇特,呈青藍色,其餘平沙洲渚,紅樹蘆荻,暖色調運用與山的冷色調相得益彰,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清麗脫俗,令人難忘的韻味。
元 錢選《山居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山居圖》,元代錢選小青綠代表之作,碧峰江渚,林木雜間,青色、綠色染得明淨古樸。徐邦達先生過眼這件作品時留下按語,道:“生平所見錢玉潭所作山水,都大青綠設色,惟此卷以墨青渲染,特覺清幽,允推絕品。”
明-沈周-青綠山水軸(局部)
明代 仇英 蓮溪漁隐圖軸
明代 仇英 仿明皇幸蜀圖軸
明代 仇英 楓溪垂釣圖
明代 仇英 南華秋水 (局部)
桃源圖卷 (局部)仇英 明代
桃源仙境圖(局部) 仇英 明代
浔陽琵琶 (局部)仇英 明代
浔陽送别圖(局部) 仇英
捉柳花圖(局部) 仇英 明代
陸俨少 青綠山水
張大千 1931年作 山水人物
張大千 1934年作 巫山
張大千 1934年作 巫峽清秋
張大千 山水畫
張大千 山水畫
張大千 山水畫
張大千 山水畫
張大千 金璧雙輝—巫峽清秋
張大千 李檢法定林蕭散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