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癌症怎麼可能不傳染

癌症怎麼可能不傳染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1-22 06:23:15

癌症怎麼可能不傳染(但有些緻癌因素會傳染)1

癌症怎麼可能不傳染(但有些緻癌因素會傳染)2

癌症并不是一種傳染病,

本身是不會傳染的。

不過,

與癌症發生相關的因素,

有些卻是可以傳染的。

癌症怎麼可能不傳染(但有些緻癌因素會傳染)3

擔心傳染,患癌的他見不到孫女

老張是一位胃癌患者,天生樂觀,加上癌症發現得早,又及時做了腹腔鏡微創胃癌根治手術,手術很成功,因此老張每次到醫院複診都笑呵呵的。

最近一次複診,老張卻是一臉愁容地走進了診室。沒有了往日的風趣和笑容,已經很熟絡的醫生看到老張這個樣子,連忙追問原因。

原來,老張退休後一直幫着女兒帶孫女蓓蓓,接送蓓蓓上學放學。孫女乖巧伶俐,老張很是喜歡,也很享受這份天倫之樂。胃癌手術後,老張在家休息了一個月,各項指标都正常了,正準備再次“上崗”,女兒的一句話,卻給他兜頭潑了一盆涼水。

那天女兒支支吾吾地說:“有人說,癌症會傳染,您以後就休息休息,不用接送蓓蓓了,也少和她一起玩吧。”老張聽完這些話,又生氣又難過,生活中陪伴孫女的快樂被剝奪,但又不知該如何辯白才好。

癌症怎麼可能不傳染(但有些緻癌因素會傳染)4

癌症“傳染”,也非無稽之談

“大夫,天下哪有這個理呀?您倒是說說,癌症到底傳不傳染啊?”老張急切地追問主治醫生。

要回答老張這個問題,我們要先認識一下什麼是癌症。我們一般所說的癌症,泛指所有惡性腫瘤,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控、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征。癌症的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複雜過程,與職業暴露、環境污染、生活習慣、不合理膳食、遺傳因素等密切相關。雖然影響因素較多,但癌症并不是一種傳染病。癌症本身是不會傳染的

盡管如此,老張女兒的“道聽途說”,也不是全無道理,因為與癌症發生相關的因素中,有些情況卻是可以傳染的

第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生活習慣可以“傳染”。

比如,有人酷愛燒烤、油炸、煙熏和腌制的食物,頓頓都要有,一日不能少……這種飲食習慣很容易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染”,成為全家人的共同嗜好,而這些都有可能增加胃腸道腫瘤的發生。

再比如,吸煙有害健康,香煙燃燒時可以釋放多種有毒化學物質,對口腔、咽喉、氣管、肺部均有損害。研究發現,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窦癌等多種癌症與吸煙顯著相關。同在一個屋檐下,如果長者煙不離手,年輕人就很容易模仿。這種習慣一旦養成,患以上癌症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癌症怎麼可能不傳染(但有些緻癌因素會傳染)5

第二,誘發癌症發生的病原微生物會傳染。

在我國,大部分肝癌患者是因感染乙肝病毒,逐漸發展為慢性乙肝、肝硬化,最終罹患肝癌。當然,并非所有乙肝感染者都會發展成肝癌,隻有10%~3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經過5~10年會發展為肝硬化,其中又有5%~10%經過5~10年最終發展成肝癌。

盡管肝癌本身不傳染,但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傳染性。其傳播途徑中,母嬰傳播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我國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嬰傳播所緻,成人肝硬化、肝癌患者中90%以上是在嬰幼兒時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另外,醫源性傳染、輸血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性傳播,也是乙肝病毒傳染的常見途徑。

我國的乙型肝炎相關的肝癌,基本遵循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發展路徑。因此,如果防治意識差,很容易造成乙肝病毒傳染,并發展為家族式肝癌。所以,有效控制乙型肝炎傳播,有助于避免乙肝轉變成肝癌。

幽門螺杆菌與胃癌也直接相關。幽門螺杆菌是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可寄生在我們的胃黏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都是幽門螺杆菌所緻。

初次感染幽門螺杆菌的年齡越小,萎縮性胃炎及胃癌的發生率越高。人群中幽門螺杆菌感染率與胃癌死亡率的呈現平行關系。聚餐、餐具公用等是導緻幽門螺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采取分餐制,餐具專用,使用公筷,是預防幽門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及早發現感染,及時且有效地用抗菌素殺滅幽門螺杆菌,對預防和控制胃癌有重要意義。

癌症怎麼可能不傳染(但有些緻癌因素會傳染)6

第三,情緒也可以“傳染”,尤其是對癌症的恐慌情緒。

在癌症面前,有些患者被瞬間擊潰,進而産生絕望和厭世的情緒,萬念俱灰,認為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由于完全喪失與疾病鬥争的勇氣,患者會自暴自棄,精神處于崩潰的邊緣。事實上,這種負面的情緒,也很容易在親人之間相互“傳染”。對患者自身來說,情緒會直接影響生理功能,造成功能紊亂和免疫功能降低。所以,保持樂觀的生活态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信自己的康複能力,是抗擊癌症的重要前提。

随着腫瘤早期篩查理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早期腫瘤被發現,并及時得到了規範治療,許多原位癌患者獲得了臨床治愈。

即便錯過了腫瘤早期,也不要因此産生極度的恐懼。随着腫瘤精準治療的推行,加之腫瘤治療武器的“多兵種聯合”,腫瘤患者長期帶瘤生存已經成為可能。例如胃癌、胃腸間質瘤等腫瘤,如能規範地進行多學科綜合診治,也早已告别“絕症”,而漸漸變成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有一份近30萬例的惡性腫瘤患者長期随訪生存報告。這份報告覆蓋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10多種腫瘤患者的生存情況,記錄了2008-2017年間确診為惡性腫瘤并接受住院治療的患者情況。結果顯示,患者5年總生存率明顯提升,達到71.3%。

作者 | 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外科教授 黃華

審核 |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 武愛文

策劃 | 譚嘉

編輯 | 王建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