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給雞打針,也得講究。注射藥物的選擇,注射的具體位置,針頭大小都得合适,雞的疼痛感輕,應激小,藥量準确,才能達到最佳治療防疫效果。
不會給雞打針?點開看看,一學就會。
一、針頭消毒
這個是我們經常給養殖戶強調的細節,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交叉感染。打針所用的針管針頭,開水煮沸消毒或酒精消毒。打針的時候從發病輕到發病嚴重的打,最好打幾隻就換個針頭這樣去操作。
二、抓雞打針忌粗暴
打針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應激,抓雞也會造成應激,應激過大,雞群處于緊張狀态,病雞會更虛弱,我們在打完針之後,發現有的雞還出現傷亡,打針應激是造成傷亡的很重要的一個誘因。因此在整個打針過程中,操作人員動作講究輕,穩,快。
三、切勿在一個部位注射過多藥液
有時候我們進行腿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時候,過一兩天觀察雞群會發現注射部位有腫脹的情況。這時候要考慮藥液過多的情況。所以,雞群在注射多量藥液時,應該将藥液分次多點注入肌肉。
四、腿部注射不要打内側
有時我們打完針後觀察雞群會出現針眼出血,瘸腿,癱瘓等現象,這是因為主要血管神經都在内側,在這裡打針易造成血管、神經的損傷,所以切記不打大腿内側。
不會給雞打針?點開看看,一學就會。
五、胸部注射時不能豎刺
這個大家一般都知道,尤其在給雛禽打針時,因其肌肉薄,豎刺容易穿透胸膛,将藥液打入胸腔,引起死亡。正确的做法應順着胸骨方向,在胸骨旁邊刺入之後,回抽針芯以抽不動為準(說明針頭在肌肉中),這時再用力推動針管注入藥液。
六、皮下注射忌用粗針頭
皮下注射特别是給仔雞注射要用細針頭,粗針頭打針因深度小、針眼大,藥水注入後容易流出,且容易發炎流血。油苗注射可以用略粗一點的針頭。
七、刺激性強的藥液忌腿部注射
腿部是家禽主要活動器官,青黴素、油苗等刺激性強,吸收慢,采取腿部注射會使禽腿長期疼痛而行走不便,影響采食導緻生長發育受阻。所以應選翅膀或胸部肌肉多的地方。
八、捉拿力度掌握好
注射時捉拿應既牢固又不傷禽。如力度過大,輕則容易造成針眼擴大、撕裂、出血或流出藥液,影響藥效,重則造成刺入心肺等重要部位而導緻内出血死亡。
不會給雞打針?點開看看,一學就會。
那麼,正确的打針方式是什麼呢?1、油苗在注射前應升高溫度
升高到25℃左右,因為雞體體溫為41℃左右,油苗溫度太低則易造成雞體組織凍傷,疫苗吸收不良,注射部位感染、有腫塊等情況影響疫苗免疫效果,同時油苗溫度過低粘稠度越大,油苗通針性不好,注射操作費力。
可将油苗提前從冰箱拿出,放置于舍内,讓油苗緩慢恢複到與雞舍相近的溫度。此種方法油苗回溫時間長,且易受雞舍光照等環境影響;
還可将将油苗放在25-35℃溫水桶或恒溫水浴鍋中,讓油苗恢複到25℃左右,此方法油苗回溫時間短,回溫溫度确切,是養殖場普遍采用的方法。
2、油苗不可混用
不可将兩家公司的油苗混合在一起注射,因為每個公司乳化工藝都不一樣。也不要将油苗與其他活疫苗(如新城疫1系)混合注射,或将油苗與抗生素混合在一起注射。
3、注射時間的選擇
對于蛋雞和種雞應該選在晚上或下午4點以後注射,此時大多雞已經産完蛋,如果選在上午注射疫苗,會打亂雞的正常産蛋規律,易造成卵黃性腹膜炎。
4、注射部位可分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兩種
皮下注射包括頸背部皮下注射,腹股溝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包括胸肌、腿肌、翅膀肌肉注射。為了降低肉雞雞肉殘次率,肉雞最好采用頸背部皮下。産蛋雞群為了準确、方便的接種可選用胸肌或腿肌注射。
雞的頸部由于皮下活動區域較大,皮下血管豐富,油乳劑滅活疫苗吸收迅速,免疫效果好,所以頸部皮下注射是油乳劑滅活疫苗免疫接種的最佳方法。
頸部皮下注射的正确方法:
注射時用拇指和食指把雞頸部後1/3處皮膚捏起,使皮膚和肌肉分離,注射器針頭向着背部方向,以小于30度的角度刺入捏起的皮下,注射速度不宜過快。注射時要防止刺穿另一側皮膚将疫苗注射到體外,也要防止注射到肌肉内或刺傷頸椎。
5、注射動作要輕,要注射健康的雞
注射劑量要準确,要不斷的校正注射器的刻度。注射油苗時要邊注射邊搖動,以便于抗原混合均勻。油苗開啟後應在24小時内用完。
以上是家禽打針的注意事項總結,望對廣大養殖朋友有所幫助。
不會給雞打針?點開看看,一學就會。
我是輕松養殖吧,助力養殖業複工複産在行動,私信回複【在】,專業團隊免費提供養殖技術服務,助力輕松高效養殖。,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