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簡直太熱了。
Sir說的不隻是天氣。
更是國内影迷的心……
7月29号才正式上映。但票務平台想看人數已超127W,預售票房破3000W。
沒辦法,誰看到這兩張臉,都會有種錯覺:
春節檔……提前來了?
《獨行月球》
在電影院逐步走出疫情以來的低迷後,開心麻花也終于祭出了他們的王炸:
沈騰&馬麗。
7年來第一部以主演身份合作的電影。
期待拉滿之餘,擔心,也是存在的。
畢竟《夏洛特煩惱》之後,開心麻花這曾經的國内第一喜劇招牌,經受了不少口碑争議。其中多數,都是由開心麻花簽約演員出演,而非開心麻花拍攝的電影。
Sir昨天帶着忐忑的心情,看完這部純種麻花電影的首映。
如果要在不劇透的前提下總結觀感:
熟悉的,是《月球》讓Sir再次體驗到麻花頂級的造梗能力,滿場爆笑;
陌生的,是在笑點之外。
對。
Sir似乎第一次,被“開心麻花電影”感動到了。
01
這兩年麻花喜劇的質量好壞,一個重要标志:
“含騰量”。
沈騰有多少演出,幾乎決定了作品好不好笑。
而獨行月球的含騰量多少?
直接請導演來說吧:
大部分都是騰哥一個人的獨角戲
其實導演還是說得保守了。
Sir看過片子,介紹下故事設定:
不久的未來,為防備隕石撞擊地球,人類在月球上建造了基地。
某天,隕石碎片突然來襲,基地全員撤離。
結果,月球基地裡的維修工“獨孤月”(沈騰 飾),因故沒來得及登上返回的飛船。
成了“月球上最後的人類”。
可不是獨角戲嘛:
甚至片子一度除了月球表面的石頭,隻有沈騰一個演員。
含騰量還隻是基礎,到底好不好笑呢?
請把心放在肚子裡。
因為僅僅是獨孤月流落月球的原因,就夠Sir笑八回。
大家都撤離,獨孤月因故沒有登上飛船。
這個故,是什麼?
因為,隕石襲擊預警傳來時,他正在……
寫,情,書!
對象還不是别人,正是基地的指揮長馬藍星(馬麗 飾)。
一個基層維修工,仰慕高高在上的領導,所以這不得多花點心思準備?
一字一句,都得斟酌、修改。
連見面時的呼吸,都要反複練習。
“馬藍星,距離第一次見面已經八年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合适的機會,跟你表達我的心意……”
禮物,安排上。
暗号,也得有。
要是馬藍星害羞不敢回應怎麼辦?
如果你願意的話
你就用左手敲三下自己的頭盔
我就懂了
戴上耳機,沉靜在充滿愛意的音樂裡。
陶醉在對馬藍星表白成功的幻想中。
因此完全錯過了響徹基地的警報。
最後,看飛船升空,他滞留月球。
不得不說,這為愛情付出的代價也太高了點。
這隻是一個開始。
隕石不僅撞擊了月球,還撞擊了地球。
于是,就剩下了那個預告片的名場面: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我還活着
壞消息是,地球毀滅了我還活着
這就是片名《獨行月球》的含義:
一場屬于沈騰的月球漂流記。
而且,月盾基地上留存的食物,足夠他一個人吃到老死。
他會怎麼做,他的愛情,他的命運,又将如何?
不劇透。
如果沒有記錯時間。
以上,還隻是《獨行月球》前十五分鐘的笑點,大戲在後頭。
02
既然獨角戲,沈騰表現如何呢。
做喜劇的人很多,但開心麻花&沈騰,有一個熟練至極的絕招。
“帥,但帥不過三秒”。
《夏洛特煩惱》裡那個經典鏡頭,剛下車三秒,衣服被車門卡住。
耍帥參加婚禮,卻撞衫被司儀嘲諷。
以及在廣播站裡唱歌,很快就被馬冬梅胖揍。
《羞羞的鐵拳》副掌門一出場帥氣逼人,很快,從天而降滑跪。
整合一陽指和獅吼功的絕學,隻是一招嘲諷“你過來呀”。
都是典型的例子。
在讓人捧腹和笑場方面,開心麻花靠這招就足以掃蕩國内院線。
而《獨行月球》絲毫不弱。
獨孤月“飛起來”時那叫一個帥,“觀衆”不由自主地起身鼓掌。
鏡頭一轉:被炸飛應該也算飛吧?
上一秒,獨孤月自信滿滿地發問:“能把我難倒嗎?”
下一秒,一語雙關,他從梯子上“倒了”下去。
這種像麻花一樣盤旋交織、重構解構的喜劇設計,還隻是《獨行月球》笑點的第一層。
第二層,則是想象力。
P.S.以下内容含有輕微劇透,基本不影響觀影,介意的毒飯可等到影片正式上映後再看。
想象力沿着沈騰被滞留月球的情景發散。
食物充足,氧氣充足的月球基地,他一個人會怎麼辦?
孤獨?
難過?
抑郁?
想太多了,他第一件事就是:
去,撬,門!
他要偷偷(正大光明)進入馬藍星在月球基地的房間,看看對方有沒有喜歡他。
猜密碼,試密碼,最後拆門,爆破……
你就說為了愛情他付出了多大努力吧。
女神當然不在,那就把馬藍星的大照片往椅子上一放,再給她披上衣服,姑且算是個能說話的伴,不時還給她敬酒。
不得不說這段太絕了。
梗和梗之間還有套中套的設計。
此時,獨孤月并不知道,他的那些荒唐行為,正被實時轉播到地球,馬藍星的監控屏幕。
還不夠。
馬當即決定,要把獨孤月的月球實況分享給所有地球人:
我們将全程直播
獨孤月在月球的生活
希望他能驅走我們内心的彷徨
照亮未來的道路
簡直一場社死freestyle。
至于效果怎麼樣?
噓,說出來就不好玩了。
總之沿着這個思維發散出去,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拍的。
去看片一定要準備紙巾。
去擦淚,擦笑出的眼淚。
是的,《獨行地球》除了笑點,還有不少淚點。
注意這張海報。
右手撐着頭部做沉思狀,月球“思想者”。
眼前是靜谧、空蕩的月球。
背後那顆恬靜、神秘的地球,雖然觸手可及,但依舊是他不敢回望的故鄉。
“孤獨”的不止是獨孤月。更是每一位在地球上默默支持着他的觀衆。
03
感動Sir的,不止影片本身。
首映禮上,導演張吃魚說了一句話:
《獨行月球》,讓他從31歲拍到了36歲。
或許你會問,怎麼可能?
是啊。
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影視圈越發魚龍混雜的當下。
在劇本打磨、前期拍攝、後期制作等方面全都費盡心力,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
但作品的時間跨度就在那,它不會說謊。
《獨行月球》是一部科幻喜劇。
喜劇是類型,科幻是故事發生的背景。
但電影為了科幻的“真”付出了超水準的投入——即便沒多少觀衆會對他們斤斤計較這些。
累計使用15個,共計超4萬平方米的攝影棚。
特效鏡頭近2000個,占全部鏡頭的90%以上。
同時。
為模拟真實月面,劇組100%實景搭建了一個月球基地。
并在6000平方米的攝影棚中,鋪設了200噸砂石模拟月面粉塵。
沈騰直言。
拍《獨行月球》,第一個要抓住的要領就是“真實”。
為力求月球真實的引力環境,打造出漂浮感。
得穿着幾十斤的宇航服,上蹦下跳。
剛在六軸平台上震完。
又需要拽着威亞閃轉騰挪。
每一條戲拍完,都是大汗淋漓。
動作戲多到讓沈騰“慚愧”:
很對不起我的老朋友吳京。
讓馬麗驚訝:
颠覆了沈騰在她心目中的形象。
提這些,不是想說沈騰拍戲有多麼辛苦。
而是想通過這點說他的決心。
一個不止于“喜劇演員”的決心。
王晶在《圓桌派》上評價過沈騰,說他是星爺之後最好的喜劇演員。
但他不想隻逗大家笑,“他想演爸爸,他想死”。
《獨行月球》,就是一部為沈騰的“決心”量身打造的戲。
我們可以看到,沈騰在逗我們笑之外,還想戳中我們的淚腺。
馬麗也不示弱。
一定程度走出了她的舒适區:
不直接搞笑,而是借由他人搞笑。
電影中馬藍星闆着臉不苟言笑,恰恰能夠形成反面的拉伸效果。
我沒有把她當成一個喜劇角色去演她都是在和其他的演員碰撞的時候
出來一些喜劇效果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看點。
沈騰&馬麗。
從《今天的幸福2》登陸春晚被大衆熟知開始,這對國民搭檔已經走過了十年。
一個可能逆反你認知的事:
自《夏洛特煩惱》在2015年逆勢斬獲14.4億票房,成為國産片年度季軍以後,兩人再也沒有共同主演過質量過硬的喜劇長片。
是的,期間兩人有過許多“合作”。《羞羞的鐵拳》,副掌門和學徒;《我和我的家鄉》,神筆馬亮夫婦;開心麻花團綜《麻花特開心》……
可惜大多是各自美麗。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觀衆一緻認為,他倆幾乎是國内最優秀的銀幕喜劇搭檔呢?
隻是《夏洛特煩惱》裡,讓人心疼的冬梅,以及反複call到的青春記憶與遺憾麼?
不。
是他倆反反複複cue到對方時,所展現出讓觀衆都心照不宣的默契。
《獨行月球》對于粉絲來說,就是第二次機會,也是他倆證明的時候:
不隻是沈馬組合。更是沈馬2.0。國産科幻喜劇2.0。
究竟能不能做到?
Sir和他們一起,等你答案。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李尋歡不作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