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作品?從2008年的《重3》到2021年的《11》,十三年間,陶身體劇場為觀衆帶來了11部“數位系列作品”2022年,在陶身體劇場成立十四周年之際,舞團正式啟動邀請藝術家跨界合作的現場演出計劃,對應舞團十四年“數位系列”的創作,延展出的“無數系列”《對照》将于3月5日至6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首演之前,新京報對話陶身體劇場創辦人、藝術總監、編舞陶冶,揭秘“無數系列”《對照》創作背後的故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陶作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從2008年的《重3》到2021年的《11》,十三年間,陶身體劇場為觀衆帶來了11部“數位系列作品”。2022年,在陶身體劇場成立十四周年之際,舞團正式啟動邀請藝術家跨界合作的現場演出計劃,對應舞團十四年“數位系列”的創作,延展出的“無數系列”《對照》将于3月5日至6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首演之前,新京報對話陶身體劇場創辦人、藝術總監、編舞陶冶,揭秘“無數系列”《對照》創作背後的故事。
音樂人小河(左一)與舞者在舞台上即興表演。攝影:範西
對陶身體劇場而言,“無數系列”作品《對照》既是“數位系列”的延續,更是一種颠覆,寓意挑戰數位創作的限制理念,而相對限制之外的可能性被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來。此次演出将以音樂家小河即興獨奏獨唱的形式對話舞者即興限定的身體,現場由舞團兩位藝術總監陶冶與段妮帶領陶身體14位舞者與小河展開一場充滿探索與未知、思辨與創想的視聽劇場。
在音樂人小河與編舞陶冶長達十多年的合作中,他們一直在嚴謹和理性中尋求突破。“無數系列”的合作,則将藝術家置于更加開放、多元的創作表演環境中,現場音樂、影像、裝置、戲劇等藝術語言交相呼應,任思想彼此碰撞。無論是聽覺還是視覺,兩者彼此相差,又彼此相關,如鏡像般相互折射。
音樂人小河(左一)在演奏中。攝影:範西
“無數系列”将日常的智慧與瞬間呈現給觀衆
新京報:在陶身體劇場成立十四周年之際,決意去創作一部即興的“無數系列”作品,緣起是什麼?
陶冶:經過前十年,我們對于身體重心、重力,重量的研究和探索,“圓運動”已經讓身體形成一套獨立的體系。這既是從與我們有關的土壤裡生根而來,也可以是完全獨立,具有不可複制的實驗性。現在,當我們開始回望過去,發現這條路,雖然已經走得很遠,但從中也失去一些重要的東西:比如,如今我和段妮在推行這些作品的時候,當直面曾經的作品時,我們已很難再回到舞台上,表現出當年創作時,身體所擁有的飽滿生命力。同時,因這些年國際演出的排期及小河個人的發展軌迹,讓我們錯過了多次現場合作的機會,再往後發展,我們發現會越來越難。
疫情是一個契機,舞團在停擺了很多國際上合作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專注于這些曾經未完成的事情當中,當去年把“無數系列”推出來的時候,也算是滿足了我們的心願。
舞者跟随音樂即興舞動身體。攝影:範西
新京報:相比于“數位系列”,“無數系列”《對照》是如何讓舞者與觀衆産生關系?
陶冶:《對照》依然還是要保有過去“數位系列”作品的開放性,因為在這個時代的表演現場當中,如何去釋放可能性很重要。
随着人們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促使去劇場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我希望觀衆在劇場的收獲首先是開放的,而不是人還沒去,先被各種文字、畫面等把自己塞滿。往往觀衆最好的姿态是到劇場後,完全放空的狀态。這樣才能使現場的感知變得更為鮮活。
陶冶在《對照》演出過程中。攝影:範西
新京報:與陶身體十四年所建立的“圓運動體系”相比,“無數系列”是一種自我的推翻還是延續?
陶冶:不是推翻,也不是延續。“無數系列”是把我們這些年經曆的所有過程,全部釋放了出來。關于這一體系,觀衆可能僅僅看到是以作品為軸完成的舞台表達,但是在其背後,是我們在排練場日複一日地勞作,在對于作品不斷地打磨與訓練過程中,所産生出了太多智慧與有趣的瞬間。“無數系列”便是通過即興過程,把這些瞬間重新轉譯到舞台上。這些舞台之後觀衆看不到的過程,其實也會形成一種完全不同的表達。
新京報:舞者如何從“控制身體”或“圓形運動”等固有的體系走入“即興”,《對照》對舞者有什麼特别要求?
陶冶:舞者要更自信。不同性格的人,對于“即興”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如果做不到自信,“即興”在舞台上可能就會變成一個考場。做到自信,你就會更為主動地去接受現場所有的意外和可能性。對于舞者而言,他在那一刻的收獲往往大于演出的全部。
陶冶在舞台上即興創作。攝影:範西
舞者與音樂家相互成就,“即興”讓人更加全力以赴
新京報:與小河合作十餘年,你覺得他與陶身體劇場契合的點在哪裡?
陶冶:小河自身的禅意很強,這些年與他合作,幾乎可以說,他的聲音與陶身體的作品,已經生長在了一起。他了解我,知道我們不是亂動,即興也不是随性,所以他對自己的約束力也會形成一種非常大的張力。從某種程度講,這種即興現場既不屬于小河,也不屬于陶身體,是一種相互成就的過程。
音樂人小河現場即興演奏。攝影:範西
新京報:舞者的“即興”是通過日常的訓練,還是依靠現場發揮?
陶冶:兩者都有。舞台下訓練成為即興的基礎,在舞台上我們也鼓勵舞者去突破。
在現場我們鼓勵舞者主動發出自己的身體語言,但是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聯。舞者的空間,既有約束又有自由,這會讓每一場演出變得具有不可複制性。不同于“數位系列”作品,動作是編排好的,音樂是編創好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在同一個時空間運轉。可以說,“無數系列”的現場,一切充滿着未知與各種的不确定性。
段妮在表演中。攝影:範西
新京報:正如你提到“即興不是随性”,“無數系列”《對照》對于習慣了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的觀衆有什麼特别的意義?
陶冶:我一直認為,創作不是你發現了什麼,而是你規避了什麼。而學會懂得去規避、去做減法的前提是你能認知這個世界的存在。當你決定減掉一些東西的同時,首先要知道它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發生過,在曆史的長河中存在過,創作應該保有關懷世界的情懷。
其次,舞台上的儀式感。我認為舞台是一個神聖的空間,而舞台上的身體則是一座神聖的廟宇,舞者對于身體每一寸的感知,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身體,呈現完全不一樣的語境。在舞台上,我特别在乎舞者在運動過程當中産生的一種專注力,而有了“即興”則會讓人更加地全力以赴。
“無數”“數位”兩個系列皆具兼容與開放性
新京報:近兩年,陶身體除了舞蹈劇場之外,也常常突破一些自身界限,涉足時尚、舞蹈教育等多項領域,如何看待這些變化?
陶冶:導緻很多人産生這種印象的原因,還是因為對于陶身體劇場,對于我和段妮不了解。從我和段妮創立陶身體劇場起,那是因為我們足夠多,才要去減,而不是因為我們匮乏,才去選擇做這種單一的事情。現在,人們認為陶身體正在“破圈”,但這些事情對于我們而言,都是在舞團的發展進程中一定會相遇的事情。我想告訴大家,藝術本身就具有兩面性,而“定位”本身就不應是藝術中該出現的問題。
陶冶表示,他特别注重舞者在運動過程當中産生的一種專注力。攝影:範西
新京報:作為編舞,《對照》這部作品裡,有多少你對于當下關系的思考?
陶冶:這次的作品,以2014年為交彙處,讓我和段妮得以有機會,再一次站在舞台上跳舞,也讓我倆再次在舞台上與小河相遇。這麼多年,我們彼此缺少一種能夠讓人與人之間聯系在一起儀式,這種儀式本身便已經超越作品能夠表達的範疇。同時,“交彙”也會反饋給多年陪伴我們的觀衆。觀衆也會不斷地回想,希望我們能在一起相聚,這種情感的飽滿,超過我自己創作的觀念。
再回到觀念本身,“數位系列”更加地聚集在我個人的世界當中,但“無數系列”更加開放,更加專注于外界與我們的關系。一收一放,兩者之間并不矛盾。就像當年我們談到圓的感覺時,圓既有産生漩渦,往回轉,也有如龍卷風往外擴,不管于内于外,對于陶身體圓運動來講,都是兼容與開放的。
新京報:如今有了“無數系列”,對于“數位系列”未來的創作,是否有更新的想法?
陶冶:就像“數位系列”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态,用舞者的狀态,去真實地回應當下。陶身體從來不去計劃自己,因為我們知道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誰也無法預知當下的世界。“活在當下,珍惜此刻”才是更為重要的。
新京報資深記者 劉臻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