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東山島及周邊海域良好的海底地貌與海洋環境中,生長一種奇特的怪樹,由于它長的葉子很像陸地上的柳樹,故叫“海柳”。
由于海柳自然形态獨特,用海柳加工的人物擺件、盆景、煙嘴等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
海柳的特征
海柳是珊瑚的一種,通常生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它是地道的海洋動物,屬于腔腸動物的鐵木科,由于海柳出水時身上附有紅、白、黃色的水鬼體,幹後能變為黑鐵色,所以又被稱為“海鐵樹”。
海柳壽命有上萬年,即便長成直徑一兩公的尺度也得一兩百年。其密度大、質硬,具有“水滲不腐、火焚不損”的特點。故又有“海底神木”的尊稱。
1958年,在東山島官路尾村古代金石巡簡司遺址附近發掘到一座宋代古墓。從陪葬品中發現有一些完好無損的、用海柳雕刻的手镯、功夫茶具等陪葬品,可見海柳有多麼驚人的耐腐力。
海柳雕的曆史
早些年,出海捕撈漁船常把一些卡在網裡的海柳樹枝、樹頭帶回來,民間藝人把它做成煙嘴、手镯等各種工藝品,化腐朽為神奇。
當代“平潭海柳雕”藝術是在傳統海柳雕刻的基礎上融合了壽山石雕、木雕、根雕等技藝,并大膽創新,題材廣泛,無論在技法還是題材創新上都比上一代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由于海柳肢體小、質地如鐵、枝丫怪狀以及全身附着貝殼和沙洞,雕刻難度很大。民間藝人利用海柳千姿百态的奇特外觀,鮮豔奪目的漂亮色澤,細膩緻密的堅硬木質,通過剪枝、刨、磨、挫、鑽、雕镂、抛光等多道工序,雕塑出各種精美逼真的人物擺件、花鳥蟲魚、煙嘴、手玩件、挂墜、手镯、戒指、佛珠等藝術珍品。
據各種史書記載,海柳曆古來向為王侯将相的高級玩物,或雕作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人物造型等精緻家飾,或雕為佛珠、戒指、手镯,或雕為茶杯、器皿、也少有制作龛台、睡床等。
海柳的藥用價值
海柳渾身是寶,用途廣泛,還有極高的保健藥用價值。
海柳做成的煙鬥,用起來涼喉爽口,并有天然的過濾作用,用海柳樹煙鬥抽煙,會有一種淡淡的清香。海柳煙嘴對香煙中的許多有害物質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純天然過濾焦油和尼古丁,即使不使用過濾裝置,也能最大限度降低有害物質的攝入量。
海柳含有鞣酸、水柳酸、碘等,能起到收斂殺菌的作用,還是治療單純性甲狀腺的妙藥。
曆代《唐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和《海藥本草》等書中,均記載有此神物的各種藥效。
海柳雕融合了海洋文化和雕刻藝術,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符号。它不僅僅是手藝,更是在雕琢着時光軌迹裡的留芳韶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