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蒙奇奇的書架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态
昨天到超市買冷飲,看到上海灘上婦孺皆知的光明牌中冰磚(圖一)靜靜地躺在冰櫃裡,就買了兩塊。回家拆開包裝,細細品味,還是那個老味道。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塊冰磚的身世,也算一種夏日絮語吧。
光明牌冰磚的前世是美女牌冰潔漣(圖二),美女牌冰潔漣不過是美商上海海甯洋行的一個副産品。美商海甯洋行1913年在上海創立,冰蛋是它的拳頭産品。冰蛋,顧名思義就是将雞蛋去殼後冰凍成塊狀,然後大量出口。在冰蛋的生意淡季,海甯洋行從美國引進全套冰激淩生産流水線,以彌補産能不足,美女牌冰潔漣也就由此誕生了。
上海灘上近代最早出現的冰激淩并不是美女牌冰潔漣,而是凡而富牌(Velvet)福祿杯(一種紙杯裝冰激淩)。凡而富牌福祿杯後被海甯洋行收購,所以市面上美女牌冰潔漣就成了上海灘上冰激淩的"老祖宗"了,當時,美女牌冰潔漣壟斷了全國70%的冷飲市場。
從1924年開始,美女牌冰潔漣在上海開始供應。最早一批冰激淩是直接從美國波特蘭運抵上海,當然價格不菲。後來,海甯洋行在上海虹口區沙泾港建造冰激淩工廠,該四層樓工廠被命名為"海甯園"。工廠的制造車間設在三樓和四樓,全部職工是經外國醫生嚴格體檢合格後才被錄用的,每天早晨到廠必須先洗澡沐浴,然後再換上工作服進車間。男工女工都頭戴白帽,手戴白紗手套,帽子和手套必須每小時更換一次,以保持清潔。
圖三是當時海甯洋行的冰激淩送貨車,在市内依照一定路線運行,按經銷點需要送貨。雖然海甯洋行本身沒有門店,但實際上所有經銷點都是它的門店。美女牌冰潔漣的主要原料乳粉來自美國,奶油則來自澳洲,據吃過美女牌冰潔漣的老輩人回憶,其口感是相當不錯的。1947年,國民黨"國防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以160萬美金的價格收購了海甯洋行的廠基房屋,并改名為上海第一糧秣廠("糧秣"這個詞彙現在很少用了,原意是指軍隊中人吃的糧食和馬吃的草料),從美國重新訂購生産設備。而海甯洋行則将機器設備轉移至楊樹浦路1500号,以海和洋行的名号繼續生産美女牌系列産品。
1949年5月,"國防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上海第一糧秣廠"被華東工業部接管後,改名為益民工業公司第一食品廠,圖四就是接管後益民工業公司職工包車遊行的老照片,圖五就是當初遊行時那輛美式吉普的複制品。
益民工業公司第一食品廠的内部結構共分四個部分:蛋品部、奶品部、糖果部和冷飲部。1950年初冷飲部開工生産,冷飲品種包括光明牌棒冰、冰磚、和平雪糕、東方紅三色冰激淩等。在1950年的上海市場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狀況——海和有限公司(此時已由海和洋行改名)的美女牌冰結漣系列和完全仿制的光明牌冷飲系列,同時出現在市面上,光明牌冷飲價格便宜一些,而品種是美女牌更加豐富。
後來美商走了,上海的夏天隻留下光明牌冷飲的"孤單隻影"。冰磚是冷飲裡的貴族,光明牌簡裝小冰磚就用一張蠟光紙包着,長方形,賣0.19元,記得小時候很多上海人是舍不得買的,買四分錢一支的棒冰已屬奢侈,大多數家庭夏天家中常備一隻大瓷壺,裡面灌滿白開水,渴了就喝白開水解渴。
圖一中這塊冰磚是正方型的,外用紙盒包裝,體積頂兩塊簡裝小冰磚,它的學名叫中冰磚,售價0.42元。紙盒子裡面襯着白色蠟光紙,剝開來肥肥厚厚一大塊。心急的人拿着紙盒就阿嗚一口,再一面剝紙一面吃,弄得滿手粘膩狼狽不堪。
中冰磚可以切開賣。夏天裡轟隆作響的食品商店冷飲櫃台常備一把閃閃發亮的大刀搭配一塊非常幹淨的抹布,這把刀就是用來切中冰磚的,一切為二後其大小等同于簡裝小冰磚,售價0.21元,外包裝紙殼值兩分錢。就是這兩分錢有些人也舍不得花,有簡裝絕不買帶殼的。一塊中冰磚0.42元,兩塊簡裝小冰磚0.38元,其0.04元的差價可以買一根油條或者一根赤豆棒冰……
光明牌冰磚裡的"帶頭大哥"是大 冰 磚,售價0.76元一塊。那身闆與價格,一般家庭是望塵莫及的。有一年夏天我一個親戚辦婚宴,每桌供應兩塊大 冰 磚,大家一擁而上,幾分鐘後連湯都沒剩下(小朋友端盤子舔光了)。
小孩子如果在醫院裡開扁桃體摘除術,術後媽媽就會買一塊簡裝冰磚給小孩吃,這時候的冰磚有止血、鎮痛的功效。媽媽爸爸是不吃的,在旁邊看着。有時候,包裝紙上還有冰磚的殘迹,這才輪到他們用調羹刮盡,或幹脆把包裝紙放在嘴裡大嚼一番……
還有為了貪吃和小夥伴們打賭的:我一個人就能吃光整塊大 冰 磚,否則就随便你們如何如何。那時候的小夥伴們也傻,還真的湊錢買一塊大 冰 磚讓他吃!一個人當着那麼多往肚子裡咽口水的人的面大快朵頤,這份奢侈簡直是一種罪過。答案當然是能吃光了,隻不過是小夥伴們一個星期或半個月的零花錢打了水漂。
從此以後他說啥是啥,他說的話人人都信。他說一口氣能吃三副大餅油條(即三隻大餅加三根油條)外加三碗豆腐腦兒,衆人聽罷不起漣漪,再也沒人替他買單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