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農村的小學代課老師暑假有工資嗎

農村的小學代課老師暑假有工資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1 00:34:40

編者按:一批又一批教師堅守基層,緻力于鄉村教育事業,為農村孩子點亮夢想,為鄉村振興注入力量。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将聯合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共同推出“我在鄉村當老師”系列報道,計劃推出100位山東優秀鄉村教育工作者典型事迹,助力鄉村教育先行區建設,凝心聚力樹典型,緻敬全國290多萬名鄉村教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王凱

常有人想快點退休。可當那一天真正來臨時,你又會選擇過怎樣的生活?

五年前,山東鄉村教師呂寶文原本到了退休年齡,可辦完退休手續後,他還一直想重返校園。在前後兩任校長的鼓勵下,這位年滿66周歲的退休老教師至今依舊活躍在小學書法課堂上。從教42年,教師就是他最理想的職業。退休了不要報酬,隻要學校需要,一個電話他就能立刻趕來。

農村的小學代課老師暑假有工資嗎(我在鄉村當老師)1

退休教師呂寶文重回校園,擔任起了三至五年級的書法課老師。

退休教師返崗

成了書法老師

呂寶文所在的曹家莊完全小學,位于淄博市沂源縣的西南角。因為處在大張莊鎮的最東端,地勢偏遠的村小還與燕崖鎮、蒙陰岱崮相鄰,四周被綠水青山緊緊環繞。

進入朱紅色教學樓的頂層“文墨閣”,穿過懸挂着師生書法作品的狹窄走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見到了正在暖陽下俯身練字的呂寶文。隻見他頭頂鴨舌帽、身着格子保暖襯衫,銀框眼鏡下炯炯有神的雙目正注視着毛筆尖下的橫豎撇捺。

2017年6月,呂寶文正式退休。在這之前,他曾是曹家莊完全小學的教務主任、語文老師。

作為語文老師,他堅信“實踐出真知”。因此,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民們時常看到,一位老師帶着學生們來到北草坪、玉皇山、張家鎮、中崮山春遊。遊覽完,學生不到40分鐘就能寫出鮮活生動的文章。

因為特别愛好書法,呂寶文和前任校長左聰田、教師李軍勝籌建并創辦了淄博市第二批書法實驗學校,曹家莊完全小學是獲批學校裡的唯一一所農村小學。一年又一年,時光在日升日落間轉瞬即逝。面對着山裡娃,書法賦予了這所偏僻村小新的特色。

退休後,舍不得這所僅半個足球場大的農村小學,呂寶文時常到學校附近走走看看。透過鐵門看向校内,學生正在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老師步履匆匆往教室裡趕,此情此景對呂寶文而言既親切又陌生:他再也沒有正當理由回到學校了。

幾次三番,了解到他的内心所想,左聰田安慰并鼓勵呂寶文,退休了也不要緊,隻要願意,還是希望他來參與上課。對鄉村學校而言,師資永遠是剛需。聽校長這樣一說,呂寶文别提有多激動了,他終于又能回到魂牽夢萦的村小教書了。

因為家屬身體原因,左聰田辭去了校長一職,呂寶文也再次中斷了和學校的聯系。去年底,新任校長王煥濤了解情況後,再次将這位退休老教師重新邀回了校園,請他擔任三至五年級的書法課老師,并将“文墨閣”打理出來,為呂寶文和喜愛書法的老師提供練字之地。

從左聰田到王煥濤,兩任校長給予的尊重,讓呂寶文心裡熱乎乎的。他暗下決心,要做好學生的書法啟蒙教育,要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農村的小學代課老師暑假有工資嗎(我在鄉村當老師)2

曹家莊完全小學僅有59個孩子,這也是沂源縣學生人數最少的一所完全小學。

當了8年教務主任

有6年領銜全鎮教學

退休後的生活輕松舒坦,為何還要返校教書呢?呂寶文的選擇,不僅年輕教師不理解,就連村民們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這位個頭不高,但身體硬朗的老教師,從小就有兩個志向:一是當老師,二是當醫生。真正從教之後,他在曹家莊完全小學一待就是42個年頭。從語文老師到教務主任,他見證了這所山村小學的點滴變化。

因為從小學到高中的優異成績,呂寶文一直擔任着班長。等到走上工作崗位,他的直性子越來越明顯,假如領導說得不對,他常常會當即指出來。直到左聰田擔任了校長。

對呂寶文而言,雖然自己并非千裡馬,但左校長這位伯樂看他有點能力,就推薦他當了教務主任。在擔任教務主任的8個年頭裡,全校師生抱着一種對教育的赤誠之心,20年前墊底大張莊鎮的最偏遠學校,擺脫了這種現狀,教育教學工作連續6年排名全鎮第一。

呂寶文回憶,那時他們就抱着一種決心:非得幹好了給人看看。

左聰田剛到任那會兒,學校條件簡陋,呂寶文和左校長擠在一間辦公室裡。到了冬天,屋裡隻有一個禦寒用的小鐵爐,即便如此,手指也常被凍得僵麻。因為兩人都得去上課,等一回到辦公室,鐵爐子連一星半點的火星子也見不着了。

爐火滅了咋辦?打球去!迎着刺骨寒風,兩人到球場裡打球,身上不一會兒就暖和起來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從沂源縣的最西邊到最東邊,左聰田每天驅車60裡山路,在曹家莊完全小學一待就是15年,在此期間,這所默默無聞的偏遠小學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呂寶文看來,曹家莊完全小學雖地處偏遠,但教育思想并不落後。學校曾在經濟非常困難的時候,鼓勵并支持勤奮好學的李軍勝老師利用暑假前往清華美院進修。通過進修,李軍勝輔導的學生繪畫作品獲得了淄博市一等獎。

學校還在教學用書上舍得投資。呂寶文回憶,當時校長說過這樣一句話:就算什麼都不辦,也得給老師準備夠教學資料。那時,所有的課程都由校長抓,每周至少聽一次課,老師的教學勁頭逐漸形成。

雖然學校處在深山,但呂寶文最喜歡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他始終相信,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從實在低調的左聰田,到雷厲風行的王煥濤,前後兩任校長性格不同,但都是一門心思為了學校發展,且從不拿官架子。大清早,很多教師還沒到校,他們就開始帶頭清理校園衛生,這讓呂寶文很感動,也更加堅定了維護好這所鄉村小規模學校的決心。

農村的小學代課老師暑假有工資嗎(我在鄉村當老師)3

呂寶文正在暖陽下練字。

想繼續堅守村小

期待學生越來越多

相比其他的任課教師,書法老師要提前十分鐘進課堂準備筆墨紙硯,課後還要進行衛生清潔。因為熱愛,呂寶文從不怕辛苦,他為自己能夠轉換賽道、教學生練毛筆字而感到快樂。

從愛好到專業,呂寶文心裡一直記着李軍勝的一句話:不比字帖,莫要練字。剛開始,他很難區分“顔柳歐趙”幾種字體,通過教和學才逐漸分開。顔真卿正直、忠誠,呂寶文認為顔體更符合自己。

和孩子們在一起,呂寶文感到非常快樂。學生們練字的鏡頭,他一有時間就會制作成美篇相冊并分享出來。因為書法是門新課,學生們勁頭很足,也都願意學,這是呂寶文最願意看到的。有時候,學生總學不會運筆、提筆,他也不嫌麻煩,一遍又一遍地給學生講解,直到教會為止。

呂寶文認為,村裡不比城市,消費相對要低一些。他打算拿退休金,給學生買些文具用品,雖然學校說不用,但他感覺适當拿錢做點善事,心裡别提有多得勁兒了。

從20歲出頭的小夥子,到66歲的退休教師,呂寶文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他摯愛的校園。迎來送往,教過的學生多得數不清了。

在呂寶文看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家庭的教育觀念淺薄,對孩子的智力投資不夠。家長們擔心山上的果園,卻從來都對孩子需要購買的教科書不以為意。即便如此,這些學習條件有限的孩子們,有些也能後來者居上。

随着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呂寶文發現,農村家長的教育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但他想繼續堅守在這裡,期待有一天村小的孩子會越來越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