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由張大磊執導,周迅、#王一博#共同演繹。
将時間齒輪撥至9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大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經過十幾年的洗禮,社會正面臨着下崗、下海、買斷工齡等巨大的變革,而在工廠裡工作的工人,卻仿佛置身事外一般,還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外面的世界似乎和他們沒有關系,有有着很大的關系,他們享受着這種生活,但又對充滿未來的迷茫與困頓。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裡,王一博扮演的李默一樣,走進了這樣的生活裡,留着抵肩長發,撲面而來文藝氣息,與周遭的環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曾掙脫現實想要去流浪的詩人,見過青海湖,看過戈壁,或許年輕臉龐上滄桑感就是曾經走出去的印記,而那些他曾寫過的關于青春的詩便是他最無聲的呐喊。
當他幾經掙紮,終于剪短了頭的那一刻,或許曾經的風花雪月會随着飄落在地上的頭發埋進土地,或許還會在另一處地方枝繁葉茂,我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是後者:對于觸到過的天堂的,哪怕隻是海市蜃樓,那他的心永遠是屬于遠方的。走進去,和周遭忙碌的工人一樣,三餐四季,家庭、事業或許隻是他生命長河的一部分。
就像是路遙《人生》中的高家明,從家鄉中走出去,經過多次的奔波,終于重返家鄉,看似兜兜轉轉似乎回到了原點,可走過的每一步都是算數的。最起碼看到了更廣闊的風景。
而周迅扮演的小周是傳達室的工人,獨立照顧母親,負責廠内影票分發;兩人的相遇從問人開始,沒有設定的一見鐘情,隻是在一個稀松平常的正午,如輕風吹拂落葉一般,屋内小周一邊吃着午飯,一邊又柔和的喃喃絮語,門外的李默局促中又帶着欲言又止,耳朵卻記着她說的:
“為亞運會捐了10塊錢,為此連牛仔褲都沒舍得買,可亞運會加上閉幕式才16天,媽媽生病都沒看是亞運會閉幕式”。或許當他在說這些時,他的内心早敏感的撲住着什麼:“這個女孩是倔強的,曾經也心懷理想,正如他一樣,隻是比他先一步在周而複始循規蹈矩的生活磨平了棱角,但依然想借着亞運這樣的新事物看到世界的變化。
生活本就充斥着無聊、孤單,但這些都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對生活不在充滿希望,那樣生活留給你的就是一潭死水。
當他充滿意境的藍火車的詩随着少女的低聲哼唱讀起:“黑夜沉默似海,我們搭上藍色的列車.....或許隻有藍火車才可以脫離現實,抵達每個少年少女理想的夢境。
另一邊窗邊的鏡頭被放大,似乎有雙好奇的眼睛在審視着這個沉默寡言的男孩,聽着藍火車的汽笛,在心底泛起陣陣波瀾。
觀電影,是那個時代彌足珍貴的事,也是工人們感知外面世界變化的媒介,昏暗影廳和大幕上跳躍的光點構成包容萬千思緒的精神故地。
久别重逢一般,小周所有對生活的不如意,在走進電影院的那一刻,慢慢被平息,兩人坐在一起,沒有青春的熱血,有的也隻是忽明忽暗的光,依稀打在兩人的臉上,照出兩人的心底的滄桑,也照出了兩人心底的恪守的對生活的堅定,正如電影畫面中播放的運動員向終點拼命向前奔跑的樣子。
而簡單的一句“我的朋友”,卻又勝似千言萬語般,化解着彼此心中所有的隔閡,也衍生出新的希望。
片末,在寒風中靜靜矗立的電影院,像一座溫暖的港灣,承載着無數人的情感與夢,也為他們的生活注入新的養料,生根發芽。
感謝這部電影,讓我的心中生出溫暖,在快餐化的時代,能靜下心來,随着電影的時代場景及和諧的光與影,由淺入深慢慢去感悟關于青春、理想、生活還有忽明忽暗的藍火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