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3:28:59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1

古代的宮殿象征了神聖而不可侵犯的皇權,曆朝曆代的宮殿都充滿了獨特的時代色彩,從秦漢以來莊嚴肅穆的宮殿到唐宋精緻典雅的宮殿,千百年來古代宮殿樣式産生了極大的改變,不論是外觀還是内部構造都随着時代的改變而逐漸發生變化。

一、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

1、秦漢擁有廣闊的土地

秦朝作為中國古代第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其皇宮鹹陽宮的規模空前絕後,是中國曆史上最宏偉的宮殿之一。整個範圍以鹹陽為中心,離宮上百,直徑80餘千米。鹹陽宮的完整區域能夠達到漢代長安城的上百倍

漢代在秦朝遺留的基礎上打造了未央宮,成為了漢代兩百多年間,統治者居住和理政的地方,面積約5平方千米。而唐代大明宮面積驟減,占地僅3.2平方千米。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2

北宋皇宮更為狹小,南北寬在1570米左右,東西長在1100米左右。為何在千年的時間裡唐宋的皇宮比之秦漢,面積減小了許多。究其原因或許和這些皇宮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

鹹陽宮依水而建,北臨泾水,南臨渭水。位于南邊的秦嶺、西邊的龍山、北邊的山西和東邊的崤山黃河都成為了秦皇宮的天然城牆

并且除了主要的宮殿之外,秦朝還在周邊地區修建了大約三百多個離宮,這些離宮之間用各種甬道、閣道相互連接,形成了龐大的秦皇宮,秦朝的鹹陽宮并沒有局限于傳統的城郭制度,而是選擇在渭水南北範圍廣闊的地區建造了許多離宮。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3

《三輔舊事》中記載:"離宮别館,彌山跨谷,辇道相屬,木衣绨鏽,土被朱紫,宮人不移,樂不改懸,窮年忘歸,猶不能遍"。占地面積之大使秦朝有足夠的條件修建出宏偉的鹹陽宮

漢代未央宮與鹹陽宮一樣居于龍首原的地勢最高點,因地勢優越,可使用的建造面積自然廣闊。大明宮修建之時,根據六爻的地形,選擇了龍首原的龍頭處修建皇宮。但唐朝人務實且遵循禮制,所以會根據實際的需要修建皇宮。

2、宋代可供使用的土地不足

宋代的皇宮是曆代中最小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宋代的都城僅僅是由唐代的州府發展而來,占地面積實在不能與秦漢都城的廣闊相比,而且宋代的皇宮因為處于城市中心,所以即使是擴建也面臨着極大的難題。

周邊鱗次栉比的民居和商鋪存在已久,若要擴建皇宮便要拆除這些房屋。但這也是一項極為浩大的工程。因此地理位置對于皇宮的修建有重要影響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4

二、外界因素影響

1、自然資源逐漸減少

秦朝建立之時,積累了從六國得來了大量财富,以及尚未完全解除的奴隸制度使其擁有足夠的人力和财力修建龐大宮殿。且秦始皇為了顯示秦國一統天下的氣魄,大興土木也不足為奇。

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在秦漢之時,森林資源一定是相當豐富的,且秦漢宮殿依山傍水而建,樹木取之不盡。而到了唐宋之時,樹木資源經過曆代砍伐較從前大量減少,尤其是宋代都城位于城市之中,尋找建造皇宮的優質材料則更加麻煩。所以唐宋想要大興土木,肯定是沒有秦漢時期容易。

2、人口數量逐漸上漲

秦統一六國時常年發動戰争,導緻了國家人口數量遞減,所以不需要太多人口用地。秦始皇才可以有大批空地建立宮殿。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5

漢代也同樣在建國之初人口稀少,地廣人稀自然使統治者們充分使用土地。唐宋之時,人口已經逐漸趨于穩定,大量居民需要住宅,統治者不能夠再随心所欲的使用土地建造自己的皇宮了。

《宋會要輯稿》中記載了宋太宗時"欲廣宮城",想要加大皇宮的面積必然要拆除大量周圍的房屋,而向來仁政的宋代統治者肯定要事先征得居民的同意,可周邊居民定居已久不願離開。

并且宋朝并不是統一的政權,自宋太宗征讨燕雲十六州失敗後,曆代的北宋統治者,都節儉省錢,就是為了有足夠的财力能夠将燕雲十六州收複。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6

如果要擴大皇宮面積,免不了和百姓發生沖突,況且還要耗費大量錢财,幾經思量之後,宋代皇宮的擴建就此作罷。所以由州府改造而來的宋代皇宮因此成為了占地面積最小的皇宮。

3、風水理念不同

曆代的皇宮修建都相信風水一說。秦漢人在建築風水上的講究就是在建造房屋時設計為一廳二室,且不可以和其他的房屋連接在一起修建。所以秦漢的皇宮有很大一部分區域并沒有修建房屋,隻是作為宮殿之間的連接。

且秦漢的宮殿大多具有象征意義,巍峨的宮殿也代表統治者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整體來看面積要大很多。而宋代講究将風水的巧妙融入建築之中,皇宮不在于大,而在于精。因此宋代統治者不在意皇宮的大小,更重視其内部構造的布局。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7

三、秦漢皇宮到唐宋皇宮的演變

1、面積減少設計卻愈發精巧

秦漢的皇宮雖然比之唐宋大了數倍,但其内部構造與布局卻沒有唐宋皇宮精細。唐宋皇宮在建築面積上大幅減少,卻更注重細節之美

李商隐的《鹹陽》一詩中提到:"鹹陽宮阙郁嵯峨,六國樓台豔绮羅。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秦始皇在鹹陽宮中仿造六國宮殿修建了幾十個宮殿,其目的更像是展現自己統一天下的宏偉目标得以實現,在細節上沒有像宋代一般花費心思設計。

漢代的宮殿室内屋頂并不高,且隻在梁上懸挂帷幔遮擋。未央宮和建章宮之間修建了一座飛閣,由此可知漢代宮殿大多以台榭形制建造,所以用閣道在中間相連接,随處可見這種樣式的建築,略微單一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8

所以到了西漢末年,以台榭形制建築的房屋逐漸不再流行,此時樓閣式的建築開始興起,中國古典的木結構建築開始有了不同風格。

唐代經曆了民族大融合,吸收了更多外來文化以及建築風格,這個時期的宮廷建築有了更多的設計方式,皇宮中的前朝部分更注重空間層次,原本自由分布的建築格局,轉變為規則、對稱的庭院分布。

宋代宮殿尤其講究精巧。城市山林的審美風格越發突顯。人們熱衷于将山水和宮殿相結合,打造出如同園林一般的皇宮。在建築的細節處增加裝飾,更加注重建築上的繪畫、雕刻,在整體風格的影響下,城門上都裝飾了金釘朱漆,橫梁和牆壁上處處雕刻着龍、鳳、祥雲這些紋樣。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9

《東京夢華錄》中所描述:"大内正門宣德樓列五門,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镌镂龍鳳飛雲之狀,莫非雕甍畫棟,峻桷層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樓,朱欄彩檻,下列兩阙亭相對,悉用朱紅杈子。"

所以雖然宋代皇宮的面積沒有其他朝代大,但其精緻程度是其他朝代的皇宮無法比拟的。并且宋代受到理學的影響極深,所以建築要做到合乎于禮,皇宮也要修建的中規中矩,而秦時并不受這些禮儀束縛。

不過宋代皇宮所呈現出東西并列與南北并列的規整布局,是其在設計上的獨特創造,對後世也有極大影響。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10

雖然從秦漢皇宮到唐宋皇宮面積不斷縮小,但其布局越來越緊密整齊,内部卻錯落有緻,井然有序。在宮殿的設計上也融入了更多的創造,不再隻是為了體現皇權的威嚴,更多的是以實用為主,注重居住的環境與舒适度。

2、實用性能提升

随着時代的不斷變化,唐宋的商業化程度越來越完善,尤其是宋代,統治者不再将目光放在皇宮的修建上,而是着重于加深都城的商業化發展,所以城市中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大了,而皇宮的位置就會受到一定阻礙。

秦漢時的中央機構與唐宋大有不同,秦漢時期的中央行政機關實行三公九卿制度,各職務分工極為細緻,因此在外朝部分需要設置的辦公場所也要仔細劃分。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秦漢相比較為精簡,因此需要在前朝設立的辦公場所也大量減少。雖然唐宋皇宮面積不如秦漢,但其實用性在逐步提升。

曆代皇宮為什麼越來越小(皇宮面積在不斷的縮小)11

結語

唐宋皇宮和秦漢皇宮雖越來越緊湊,但其内部布局也越來越精密。曆代皇宮呈現這樣的變化趨勢一定是其國家自身的需求以及吸取了前人的經驗教訓而呈現出來的形态。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縱使唐宋皇宮的面積減小,但仍然能夠發揮出其作為中央的領導作用,這樣的宮殿反而是在為民生着想,減少了國家經濟和人員的消耗,且更具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東京夢華錄》

2、《宋會要輯稿》

3、《史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