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天氣炎熱又多雨潮濕,是各種腸道病原菌繁殖的旺季。一旦飲食不慎,人們的腸胃就會出問題,或積食,或便秘,或瀉痢,可伴見脘腹脹痛、食欲不振、裡急後重等症狀。這種情況可試試中成藥枳實導滞丸。
組方及功效
中成藥枳實導滞丸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内外傷辨惑論》。
原方用大黃一兩,枳實(麸炒)、神曲(炒)各五錢,茯苓、黃芩、黃連、白術各三錢,澤瀉兩錢,共研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溫開水送下,用于“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滿,悶亂不安”。
枳實導滞丸有消積導滞、清利濕熱之功效,主治飲食積滞、濕熱内阻所緻的胸脘痞悶、不思飲食、下痢洩瀉、腹痛、裡急後重,或大便秘結、小便黃赤。
現代還用于治療急慢性胃腸炎、慢性便秘、胃腸功能紊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痢疾、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以脘腹脹滿、大便失常、舌苔黃膩、脈沉實為辨證要點。
01
方解
方中大黃苦寒瀉下,攻積瀉熱,使積熱從大便而下,為君藥。
枳實苦辛微寒,行氣消積,除脘腹之脹滿,為臣藥。
黃連、黃芩苦寒,清熱燥濕,又厚腸止痢;茯苓、澤瀉甘淡,可滲利水濕而止瀉;白術味甘、苦,性溫,可燥濕健脾,使攻積而不傷正;六神曲味甘、辛,性溫,可消食化滞,使食消而脾胃和,共為佐藥。
全方消下并用,清利并舉,使積去食消,濕去熱清,諸症自解。
服法與禁忌中成藥枳實導滞丸為淺褐色、深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每瓶36克(也有袋裝,每袋6克),每次服6~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服藥期間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宜同服滋補性中藥;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以及有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嚴重慢性病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洩瀉無積滞者不宜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