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一下闆的識圖與工程量計算。
1、 鋼筋
闆上的鋼筋根據受力情況可以分為:1、受力筋,2、負筋,3、分布筋(直徑型号小為配合負筋形成鋼筋網,經常在結構總說明中會提到);
根據鋼筋布置的位置可以分為:1、底筋,2、面筋(上部受力筋、跨闆受力筋、負筋)。隻是分類規則不同,可以了解一下。
圖一闆配筋圖
如圖一所示,即是闆的結構圖紙,上面是闆的配筋平面圖,左下角為本張圖的說明,建議還是先看一下說明,後看平面圖。說明中會涉及:1、未标注的闆的鋼筋及厚度信息,2、細部鋼筋做法說明等;平面圖中會涉及:1、闆的名稱、位置及部分闆的受力鋼筋信息(不絕對,有時會有一個表格專門說明),2、跨闆受力筋及負筋的信息,3、局部升降闆的标注(比如:衛生間地面會降闆)等。本圖中還有詳圖的索引,如圖二
圖二 闆配筋圖局部
圖二中黃色圓圈内下面的40表示圖号,上面的3表示詳圖3,意思是這一點的節點需要看第40張圖的詳圖3确定。如圖三節點詳圖所示,此處有一個翻邊,節點的難點在于識圖,工程量的計算相對簡單,在這裡就不詳細說明。
圖三 節點詳圖
如圖四,以圖中所示區域為例計算鋼筋,混凝土及模闆工程量。
圖四 闆配筋圖局部
圖中1所示,就是跨版受力筋,圖中7所示就是負筋,圖中8所示就是底部受力筋(由于是另一塊闆的鋼筋,隻是介紹,不計算)。我們發現圖中紅線圈出的部分沒有闆負筋,這是不合理的(這種圖紙問題,可以在圖紙會審的時候提出,設計院會回複,或者在施工過程中,與甲方工程師溝通反映确定),借鑒鋼筋1、鋼筋3、鋼筋4,所以此處負筋信息為C12@150,伸出支座900(在支座處要麼有負筋,要麼有通長上部受力筋)。其次,圖中标注是不含支座寬的,即900是從支座外邊線算起(這個在結構總說明中會提到)。最後,鋼筋的起步距離是1/2*s(s為鋼筋間距)——在16G101-1第99頁中。鋼筋計算如下:
鋼筋1:(700-150/2)/150 1=5根[(布筋範圍-起步距離)/間距 1]
長度:15*12 900 200 2800 200 900 15*12=5360mm
[左側彎折 左側伸出支座長度 支座寬 闆内寬度 支座寬 右側伸出支座長度 右側彎折],左右側彎折為15*d
小計:5360*5/1000=26.8m………………………………C12
鋼筋2:(2800-200/100*2)/200 1=14根
[(布筋範圍-1/2*s*2)/s 1],1/2s為起步距離,兩側都有牆,所以乘以2,此鋼筋信息未标注,在本圖的說明中會提到,即C8@200。
長度:15*8 200-15 1250 15*8=1675mm
[在支座處彎折 支座寬度-保護層 伸出支座長度 彎折],鋼筋構造詳見16G101-1第100頁。
小計:1675*14/1000=23.45m…………………………C8
鋼筋3:3550/150=24根,中間的鋼筋根數不用加 1,依次向下排就好了。
長度:15*12 200-15 3400 200 900 15*12=5045mm
[左側彎折 支座寬度-保護層 闆寬度 支座寬度 伸出支座長度 右側彎折]
小計:5045*24/1000=121.08m…………………………C12
鋼筋4:(2250-150/2)/150=15根,下面緊挨牆,所以有一個起步距離
長度:15*12 900 200 900 15*12=2360mm
[左側彎折 左側伸出長度 支座寬度 右側伸出長度 右側彎折]——負筋長度都是這樣計算的。
小計:2360*15/1000=35.4………………………………C12
鋼筋5:(700-150/2)/150 1=5根
長度:15*8 200-15 1300 200 750 15*8=2675mm
小計:2675*5/1000=13.38m……………………………C8
鋼筋6:(2100-200/2)/200=10根
長度:15*8 200-15 750 15*8=1175mm
小計:1175*10/1000=11.75m…………………………C8
鋼筋7:(7700-100/2)/100=77根
長度:15*8 1000 200 1000 15*8=2440mm
小計:2440*77/1000=187.88m…………………………C8
圖中紅圈處鋼筋:1900/150=13根
長度:15*12 900 200 900 15*12=2360mm
小計:2360*13/1000=30.68m………………………………C12
分布筋:上部:1250-700=550mm,因為上面700有跨版受力筋,可以形成網格,所以隻有下部550mm需要分布筋。由于受力筋直徑C8,所以分布筋為A6@250(在設計說明中可以找到),當受力鋼筋直徑為12時,分布筋為A8@250,所以此處鋼筋計算如下:
長度:(2800-900-900 150*2)=1300mm
[闆内水平長度-左側負筋伸入闆内長度-右側負筋伸入闆内長度 兩側搭接]
根數:550/250=2根,由于上面有跨闆受力筋,所以不需要 1.
小計:1300*2/1000=2.6m
左側:長度:8400-1250-750 150*2=6700mm
根數:(900-250/2)/250 1=4根
小計:6700*4/1000=26.8mm
下部:長度(2800-900-900 150*2)=1300mm
根數:(750-250/2)/250 1=4根
小計:1300*4/1000=5.2m
右側:長度:8400-1250-750 150*2=6700mm
根數:(900-250/2)/250 1=4根
小計:6700*4/1000=26.8mm
分布筋合計:2.6 5.2 26.8=61.4m…………………A6[上部下部右側受力筋為C8]
26.8m……………………………………A8[左側受力筋為C12]
底部受力筋:
水平方向:長度:2800 max(100,5*8)*2=3000mm
闆跨内長度 伸入支座内長度*2(兩側各一個),端部伸入支座中線且>=5*d(16G101-1第100頁)
根數:(8400-200/2*2)/200 1=42根
(布筋範圍長度-起步距離*2)/間距 1
小計:3000*42/1000=126m…………………………C8
垂直方向:長度:8400 max(100,5*8)*2=8600mm
根數:(2800-200/2*2)/200 1=14根
小計:8600*14/1000=120.4m…………………………C8
全部鋼筋計算完成,彙總如下:
A6:61.4*0.26/1000= 0.016t
A8:26.8*0.395/1000= 0.011t
C8:(23.45 13.38 11.75 187.88 126 120.4)*0.395/1000=0.191t
C12:(26.8 121.08 35.4 30.68)*0.888/1000=0.190t
2、 混凝土
混凝土計算體積,用到體積公式S=底面積*H
23.52*0.1=2.352m3。
3、 模闆
模闆工程量,就是計算面積,闆的模闆面積由兩部分組成,1、底面面積,2、側面面積。由于本圖舉例的闆在中間,周圍是梁或者牆,所以隻有地面面積:
23.52m2。
介紹鋼筋的計算比較多一點,是因為鋼筋比較複雜難理解一點。混凝土及模闆的難點不在計算上,是各個構件之間的相互扣減關系。先講手算就是為了後期用軟件的時候可以去驗證軟件計算的對錯,方便去調整計算規則與計算設置,軟件始終是一個工具,知道計算原理才是王道。以上為闆的工程量計算,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