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又是一年農曆五月初五
今天
我們迎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
小布在這裡祝福大家端午安康
作為傳統節日
端午節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圖源:視覺中國
在古人眼裡
它是“五月榴花妖豔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的動人景緻
也是“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挂綠雲鬟”的傳統民俗
在現代人眼中
它是“船争先後渡,
岸激去來波”的龍舟競速
也是“粽香筒竹嫩,
炙脆子鵝鮮”的美味大餐
曲靖市委宣傳部 供圖
在悠長的歲月中
人們賦予它端陽節、五月節、
龍舟節、解粽節、屈原日等
近30個别名
但無論是紀念
楚大夫屈原以身殉國
還是感念東漢孝女曹娥
投江殉父,孝心可嘉
端午節都飽含
至真至誠的家國情懷
都是華夏兒女
共同的精神原鄉
圖源:視覺中國
賽龍舟、挂艾草
點雄黃、佩香囊
……
除了吃粽子以外
端午節還很多傳統習俗
它們不僅富有文化傳承
有的還與衛生防疫和身體健康相關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
跟着小布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些習俗背後的含義吧!
賽龍舟
兩千多年前,屈原在汨羅江懷沙自沉,傳說沿岸的人們悲痛不已,競相劃船尋找打撈屈原遺體。此後每年端午期間,人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賽龍舟等端午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圖源:視覺中國
如今龍舟運動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和喜愛。今年,作為一項多人參與的體育項目,賽龍舟時也應做好科學防疫措施。
飲雄黃酒
端午節這一天,古人有飲雄黃酒的習俗,古語曰“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端午居于五月之始,氣候轉暖加上梅雨到來,高溫濕熱伴随蚊蠅孳生,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因而驅瘟一直是端午習俗的重要内容。早在南北朝時,古人就相信雄黃可以驅蛇。到明代,雄黃的開采量增加,普通人家也開始用雄黃來驅蟲、治病,甚至逐漸有了端午泡雄黃酒飲用可以克制五毒的說法。
圖源:視覺中國
除了喝雄黃酒,有些地方人們還将雄黃酒塗在小孩子的面頰、額頭等處,希望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
挂艾草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間普遍認為艾草、菖蒲可以退蛇蟲、滅病菌,史書上有端午節“懸艾葉、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的記載。艾葉别稱艾蒿,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曆史。
圖源:視覺中國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方書《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了艾葉的兩種治病方法,即灸法和熏法。至今,一些地方民間仍流傳着這樣一句諺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系五彩線
佩戴五彩線這一風俗,最早在東漢應劭著的《風俗演義》中就有記載。在古代,人們認為端午節這天是一年中毒氣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帶上五彩繩,就是用紅、黃、藍、綠、紫五種彩線編成的線繩,以求辟邪驅瘟。
圖源:視覺中國
放風筝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鸢舞。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蘇轼的詞,猶如一幅筆墨靈動的國畫長卷,描繪出那個時代端午節的風俗景象,門前挂艾草菖蒲,天上飛着風筝,包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憑吊屈原。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放風筝也是端午的一種習俗,一般風筝上會畫有吉祥圖案或吉祥文字,趁着風勢将風筝放上天空,有着祈福消災求吉呈祥的寓意。
圖源:視覺中國
馬上就要高考了,小布也在這裡祝福莘莘學子一舉高“粽”,能夠如風筝一般一飛沖天,前程似錦!
一片粽葉,裹入縷縷情思
一把艾草,插上憧憬期望
……
各個地域
端午風俗雖各異
然而
迎祥納福、辟邪除災
的美好願望
确是四海皆一
“端”有開頭、初始之意
今天
願你事事“粽”意
收獲仲夏時節的美妙與安康!
統籌:劉曉穎
策劃:曹璐
内容綜合自“人民日報”微信公衆号、“新華視點”微信公衆号、“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健康中國”微信公衆号、“科普中國”微信公衆号
設計:姚振
編輯:張音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