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教育智慧:不為五鬥米折腰
《論語》感悟(一零八)
文/王營
原文:6.9 季氏使闵子骞為費宰,闵子骞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譯文:6.9 季氏派人請闵子骞去做費邑的長官,闵子骞(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辭掉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
感悟: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骞,春秋末期魯國人。他是孔子的高徒,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在孔門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稱,尤以孝行聞名于世。有一天,當時魯國的權臣季家派人請他去做費地的行政長官,他告訴來人說,好生給我辭掉吧,如果再來請我,那我就一定會跑到汶上去。汶上不是指現在的汶上縣,是指汶水之北的齊國之地,意思是逃往外國。
儒家向來主張“學而優則仕”,為什麼闵子骞卻辭官不做?孔子認為,做為君子,首先要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至于是否從政做官,那是另一回事。如果自己的道德和才能足以能為國、為民出力,出來做官就是合乎道義的,若非特殊情況,就不要推辭;如果出來做官是被别人強迫和利用,或者違背道義,那麼即使是高官厚祿,君子也不會接受。
《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述而第七),《裡仁》篇中孔子又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為了堅守“仁”的理想,孔子認為一切皆可以放棄,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闵子骞是有名的孝子,他的道德品行非常好,對當時魯國季氏家族的專權,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想為虎作伥,不願意做他的官,表面上看似清高,實則彰顯了闵子骞崇高的道德操守。
孔子的思想影響了後世一大批有骨氣的知識分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年輕時本有“大濟于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産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裡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着時隐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他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上級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歎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鬥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家夥獻殷勤。”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與闵子骞何其相似!他因此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影響一代文風并流傳百世的詩文,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财富,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财富。他也因“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