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白領朱小姐花2000元在一家健身館報名參加了瑜伽班。每天下班後,她就直奔健身館,跟着教練練習一個多小時的瑜伽。一個多月後,她感覺盆骨隐隐作痛,後來發展到一走就疼。感覺不對的她到市人民醫院骨科做了CT檢查,結果顯示,其位于左腿根部和小腹交界處的恥骨發生錯位,在恥骨連接處拉出一道縫隙。醫生建議她必須避免過度激烈的運動,否則病情會更加嚴重。
朱小姐告訴記者,她小時候學過好幾年芭蕾舞,肌肉韌帶都比較發達,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都能做到。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今後再不能從事這方面的運動了。更讓她懊惱的是,一開始出現疼痛時她沒有當回事,以為是長時間沒有運動出現的酸痛反應,反而還加大了運動量和強度。最終發展成了骨骼異形。醫生還告訴她,她的恥骨疼痛會随着年齡增加而加重。
瑜伽運動在當下十分流行,尤其風靡于白領、學生、家庭主婦等人群中,甚至還有孕婦加入。幾乎所有瑜伽班的賣點正中女性的心窩:美體、塑形、減壓,甚至還稱瑜伽能治百病。但記者了解到,練瑜伽不當受傷而求醫的市民實在也不少,有人因練功過度扭傷腰,有人扭傷屁股導緻“坐立不安”。在人民醫院,這部分的病人主要以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為主。最小的傷者僅16歲,是跟着自己媽媽做瑜伽,造成小關節錯位的。有的病人是因為過度地做一些背弓的牽拉,導緻腰椎疼痛。
“瑜伽确實會給練習的人帶來心情和身體上的益處,但在練習時應該充分考慮自己的柔韌、平衡和力量素質,一定要遵循量力而行的運動原則。”骨科醫生金根洋介紹,一般來講,練瑜伽身體承受得了,自己也覺得達到鍛煉的目的就可以了。現在的瑜伽都是大家跟着一個教練做,但哪些動作适合,哪些動作需要避免卻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說,脊椎有問題的人雖不能做後仰、彎曲式的動作,但可做側傾動作。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的人,就不能做倒立、下腰,這些動作很可能成為誘發疾病。
此外,平常不運動的人剛開始學習瑜伽時,肯定會出現肌肉酸痛的狀況,一般休息充足後可以得到緩解。但如果疼痛的狀況在兩天後沒有減輕反而加重,就應停止訓練。“有的患者在關節損傷後依舊堅持練習,認為這隻是學習瑜伽過程中必然經受的代價,慢慢就會好,這種不健康的運動觀念誤導了很多人。”金醫生表示,關節損傷後,如不及時對症治療,病情隻會越來越重,不會慢慢消失。
關注《瑜伽人》微信認證公衆号:yogaliren(長按複制)
獲得最新的專業瑜伽、健身、瘦身知識
微信客服:yogaliren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