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
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
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
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雙法字理》叢書
今日漢字主角:呷匣閘01
“呷”字讀音為“xiā”,小口飲食的意思。
“甲”本指植物種子的開裂,就是一個小口發芽的樣子,配以“口”字表示飲食。
這種小口的飲食習慣多指飲茶、吃茶、品茶,或說呷了一口茶。如果大口的話,那就是喝茶、喝水了。
“匣(xiá)”字專指匣子,外面的“匚”就是匣子的外形,大多是一個長方形的小木盒,一面開口配以活動的擋闆,這就是木頭匣子。
配“甲”字形容如種子的外殼或龜甲,如用來保護脆弱生命和肉體那般,是用來藏匿有價值的、貴重之物。
古時多用于收藏珍貴的書籍、典冊,或女子存放用于梳妝打扮的首飾、珠寶。
“匚”與“甲”組合成“匣”,這個字可以說造得還是很象形,也很貼切。
02
閘門的“閘(zhá)”,外面自然是個門字,多指水閘,用于蓄水放水,常言道“開閘放水、水漲船高”。
對于這個字的認識,當你在長江三峽上親身去看一看“開閘放水、水漲船高”的過程,就可以很好地理解這個“閘”字的生活原型了。
當然不僅是“閘”字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造字原型,絕大多數漢字都有它的生活原型,隻不過,這樣的場景不是全部都能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見到。
當今天的我們看不到古人最初創造漢字的那個相應的生活場景時,有些字理解起來就有困難了。這都是正常的,以虛心兼容的态度面對即可,不必非此即彼。
船閘因為蓄水的原因,閘門兩側的水位有高低之分,此時船隻的通行就要靠閘門來控制。
一般由前後兩個閘門配合操作,當船隻通過閘門進入閘道後,水閘如門般慢慢關閉,當完全關閉時,船隻就如在一個大大的匣子中。
此時高水位或低水位的閘門慢慢打開,開始放水,船便随着水位的上漲不斷升高或下降,直到閘道内外水面平穩,船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長江三峽五級船閘
船隻走後,閘門再次關閉,準備下一次的升降調度,以便其他船隻的通行。且閘門不是豎直關閉的,而是有一定的傾斜角,可以卸掉水壓和靠水壓保持封閉性。
漢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機會就去長江三峽親眼看船隻入閘,領略漢字造化的樸實與精妙吧!
一個漢字,它為什麼寫成這樣?讀成這樣?是這個意思?背後是有道理的,這其中就是我們老祖宗造字的思想和原則,也就是漢字的字理。
學漢字要懂得漢字的字理,而不是死記硬背一個一個的字符,才是真正的識字。隻有真正識字,才能開啟智慧,喚醒大腦中的“古老”記憶。
○〢關于作者:
本文改編自《雙法字理》,作者:白雙法老師。
讀《雙法字理》,學漢字文化!
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這裡是無師字通,專注分享漢字相關的故事與文化,喜歡的朋友們歡迎關注和轉發,感謝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