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7:47:46

宋克的草書唐人歌,草字都是比較規範的,又是一篇長篇的完整的作品,整體氣息很流暢,對于我們學習草書很有幫助,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給您帶了那麼一點小小的幫助。同時,裡面還有一些我沒有搞懂的地方,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

宋克草書唐人歌全貌

作品介紹

宋克(1327-1387),字仲溫,自号南宮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是明代初期聞名書壇的“三宋二沈”之一。

他的草書唐人歌,屬于小草作品,風格有點類似于懷素的小草千字文,溫文爾雅,筆意流暢,令人賞心悅目。

宋克在作品的末尾落了一個較長的款,注明了寫這篇作品的緣由,當時是“至正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360年,此時宋克33歲,在仕途上并不得志,卻在書法上造詣頗深,他在拜訪好友徐彥明的時候,徐彥明以卷索書,于是他就抄錄了一些唐人寫的詩歌,留作紀念。

他說,當時喝了點酒,燈下“恣意塗抹,醜惡頓露”,當然是謙詞了。不過,我在臨習了這篇作品後,是真的能感受到宋克的那種“恣意塗抹”,雖然是小草,但放得很開,很多筆畫都是大開大合,很有氣勢,筆意連綿不斷,令人回味悠長。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

宋克草書唐人歌局部

内容提要

《宋克草書唐人歌》裡面共寫了六首詩歌。分别是:

第一首,盧全《走筆謝孟谏議寄新茶》;

第二首,範仲淹《範希文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第三首,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第四首,李賀《高軒過》;

第五首,李賀《雁門太守行》;

第六首,李賀《将進酒》。

從作品的内容上來看,宋克選取的不是茶就是酒,要麼就是李賀的豪邁詩篇,跟宋克的草書可以說是相得益彰。六首詩,裡面有四首都是李賀的,可見宋克對李賀那是相當地喜愛和推崇。

從作品的結構上來看,還是有一些混亂的,不多讀幾遍還真是搞不懂是怎麼回事,下面我來幫大家捋一捋。

開頭第一句就是“日高丈五睡正濃”,沒有寫标題,我猜想可能是宋克本來沒有想寫标題,後來一看,不寫标題吧顯得有點亂,就給後面的詩歌加上了标題,但前面已經沒有地方了,為了不影響作品的整體效果,就不加了吧。

第二、三、五、六首都是另起一行,寫了标題,沒有寫作者,還是比較明朗的。

在第四首的時候,作者以一個小故事的形式對李賀(字長吉)和他的作品《高軒過》作了一個介紹,“長吉年七歲,以長短之制名動京師……仍名曰《高軒過》”,以此引出作品的正文。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

宋克草書唐人歌局部

譯文

(《走筆謝孟谏議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将打門驚周公。

口雲谏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谏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裡,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椀面。

一椀喉吻潤,兩椀破孤悶。

三椀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椀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椀肌骨清,六椀通仙靈。

七椀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堕巅崖受辛苦!

便為谏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範希文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雲: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

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将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瓯中翠濤起。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将無窮恥。

籲嗟天産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冥。

衆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仝敢不歌, 陸羽須作經。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文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百萬,城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 泠然便欲乘風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隻鬥草,赢得珠玑滿鬥歸。

《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嘶馬曉無迹。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裡,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将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長吉,年七歲,以長短之制名動京師。時韓子與皇甫湜覽其所作,奇之,因連騎造門求見,賀總角荷衣而出。二公不之信,因令面賦一篇。賀承命,欣然操觚染翰,傍若無人,仍名曰:《高軒過》,其辭曰: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辔搖玲珑。

馬蹄隐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支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将進酒》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帷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鼍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落款)

至正二十年三月,餘訪雲間友人徐彥明,盤桓甚久,彥明以卷索書,為錄唐人歌以複之,然燈下醉餘,恣意塗抹,醜惡頓露,胡能逃識者之指目哉?東吳宋克識。

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點、捺、橫筆的處理很有特點

有一些點、捺、橫筆燕尾出鋒,恣意灑脫,例如“裡”、“家”、“研”等字;還有一些點、捺、橫筆不往下頓筆或收筆,而是往上鈎起來,例如“天”、“歌”、“敢”等字。這篇作品裡面有很多這樣的字,很有三國時期皇象和宋代鄧文原等人寫的《急就章》的影子。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4

《宋克草書唐人歌》:裡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5

《宋克草書唐人歌》:家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6

《宋克草書唐人歌》:研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7

《宋克草書唐人歌》:天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8

《宋克草書唐人歌》:歌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9

《宋克草書唐人歌》:敢

一般現代人寫“敢”字,右邊都是寫三個點,或者連筆,或者不連筆,代表的是“攵”旁,它和“頁”字旁、“欠”字旁的寫法可以通用。《智永寫真草千字文》裡面的“敢”字是這樣寫的,比較常見,也比較标準: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0

智永《真草千字文》:敢。原句:“豈敢毀傷”。

2.注意一些字之間細微的區别

(1)“章”和“辛”

宋克在這篇作品裡面寫了兩“章”字和一個“辛”字,他寫的“章”字第二筆都稍長,可以認為是一短橫;“辛”字第二筆象一個點,第三筆較長。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1

《宋克草書唐人歌》:章。原句:“範希文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2

《宋克草書唐人歌》:辛。原句:“命堕颠厓受辛苦”。

(2)“劉”和“對”

第一種區别:宋克寫的“劉”字中間有四橫,懷素寫的“對”字中間有三橫。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3

《宋克草書唐人歌》:劉。原句:“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4

懷素《小草千字文》:對。原句:“甲帳對楹”。

第二種區别:韓道亨《草訣百韻歌》中,“劉”和“對”下面都是三橫,而“劉”字比“對”字上面多了一撇。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5

韓道亨《草訣百韻歌》:劉。原句:“忽訝劉如對”。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6

韓道亨《草訣百韻歌》:對。原句:“忽訝劉如對”。

(3)“鬥”和“冠”

宋克寫的“鬥”字左邊有三橫,是“豆”的草書常見寫法;而“冠”字左邊少了一筆。其實宋克的“冠”字,這種寫法很少見,不能做為區别“鬥”字和“冠”字的硬性标準。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7

《宋克草書唐人歌》:鬥。原名:“範希文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8

《宋克草書唐人歌》:冠。原句:“溪邊奇茗冠天下”。

(4)“尊”、“薄”和“藥”

“薄”字比“尊”字左邊多一撇,代表的是“氵”旁。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19

《宋克草書唐人歌》:尊。原句:“至尊之餘合王公”。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0

《宋克草書唐人歌》:薄。原句:“鬥茶香兮薄蘭芷”。

注意:見到這個字,不要認為它是一個“藥”字,“藥”字的下面一般都寫成“樂”,本篇作品中恰好也有一個“藥”字,是這樣寫的: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1

《宋克草書唐人歌》:藥。原句:“城都藥市無光輝”。

(5)“雲”和“盧”

宋克寫“雨”字頭,都要在裡面圈一下,而寫“虍”字頭則不畫圈,這可能是宋克認為的“雨”字頭和“虍”字頭的區别吧。其實,“雨”字頭裡面畫圈不畫圈都可以,現在大家都這麼寫,沒有太大問題。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2

《宋克草書唐人歌》:雲。原句:“家家嬉笑穿雲去”。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3

《宋克草書唐人歌》:盧。原句:“盧仝敢不歌”。

3.認識一些字的不常見寫法

宋克寫的一些字,比較生僻,我們在這裡可以了解一下。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4

《宋克草書唐人歌》:年

這種寫法來自篆書,上“禾”下“千”,在古代屬于“年”字的常見寫法。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5

《宋克草書唐人歌》:頭

這種寫法在《急就章》中有出現,可以認為左邊是一個“豆”字的簡化,由三橫再次簡化成一豎;右邊是一個“頁”字的簡化,由三點簡化成了一撇加一點。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6

《宋克草書唐人歌》:吹

右邊部分可以認為是一個“欠”字的簡化,三點的變形,由一撇、兩撇、再加一點組成。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7

《宋克草書唐人歌》:吃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8

《宋克草書唐人歌》:酒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29

《宋克草書唐人歌》:椀

我們看到這個“椀”字,不要認為這是一種樹木,它就是現在的“碗”字,可能古人用的是木頭做的碗吧。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0

《宋克草書唐人歌》:曰。

注意,不要把這個字當成了“内”字。這個字來自篆書,是一個指事字。從口,上加一個豎折或者短橫,表示言從口出。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1

《宋克草書唐人歌》:總

原句為“賀總角荷衣而出”。在書上和網上,大家都是這樣翻譯的,“總角”的意思是古代未成年的人把頭發紮成髻,當時李賀年方七歲,是說得通的。但我在其他地方從未見過“總”字有這個寫法,我懷疑李賀寫錯了,還請各位老師不吝賜教!

4.斷句的問題探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堕巅崖受辛苦”一句,我認為有兩種斷句的方法可以嘗試:

第一種,在網上比較流行的是“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在這裡加了一個“在”字,上下文連起來,在格式上是比較工整的,但從語意上講,“蒼生命”一詞總感覺有些怪怪的,另外是否真的有“在”字還有待商榷。

第二種,宋克沒有少寫“在”字,可以斷句為:“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堕巅崖受辛苦”,這樣,讀起來很通順,在語意上也是完美的。我比較傾向這種斷句方法,不知道各位老師有何高見?

另外,我在網上搜到了一篇作品,明代金琮的《茶歌》,裡面也是沒有“在”字的。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2

明·金琮《茶歌》

5.少字錯字的問題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3

塞上燕支凝夜紫

“塞上燕支凝夜紫”,這句漏了一個“夜”字,上下文都是七個字,唯獨這句是六個字,讀起來很不通順,明顯是有遺漏的。“燕支”:草名。可作紅色染料,即胭脂。“疑”,古同“凝”。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4

新雷昨發夜何處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5

霜重角聲寒不起

“新雷昨夜發何處”,宋克寫的是“新雷昨發夜何處”;“霜重鼓寒聲不起”,宋克寫的是“霜重角聲寒不起”。讀起來都不通順,應是宋克寫錯了。

6.删除符号的運用

一般寫錯了字,都是在右邊點三個點,以表示這個這寫錯不用了(參看前期文章《書法中的符号——重字、删除、補字、颠倒等補救措施》),而宋克在唐人歌裡則是點一個點,我們在臨習的時候要注意,不能錯誤地認為這個字加一點也是可以的。例如: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6

黃金碾畔綠塵飛

“黃金碾畔綠塵飛”,這句裡面多寫了一個“雲”字,右邊點一點表示删除。

唐人草書五律二首(宋克草書唐人歌全篇譯文)37

焉知無茶星

“焉知無茶星”,這句裡面多寫了一個“精”字,右邊點一點表示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