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大清王朝是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滿洲愛新覺羅氏建立,前後共延續了二百七十六年。由于它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所以這也就注定了它與衆不同的特點,比如人們在穿衣戴帽方面,就很有特點。
不過,我們今天既不說衣,也不說帽,而是想來說一說帽子上的一種東西——“花翎”。花翎,它是清朝時期貴族以及官員帽子上的一種裝飾,所以簡單來說就是“冠飾”,可是,雖然它被定義為“飾品”,但它卻很有講究,因為“花翎”絕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戴上的,它所代表的,可是朝廷的權力,而且,它還有單眼、雙眼,和三眼之别,那麼,單眼花翎、雙眼花翎、三眼花翎,它們都會賞賜給哪些人呢?
我們知道,有資格佩戴花翎的隻有兩種人,即皇親國戚和文武大臣,皇親國戚本就是皇家的人,地位自然要“高人一等”,而一般的文武大臣說白了是為皇家服務的,所以地位要低一些,那麼他們所佩戴的花翎,大多都是最低級别的花翎,也就是單眼花翎。不過,不要看單眼花翎隻是最低級别的花翎,可如果你能夠擁有,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了。
當然,如果有那位臣子對朝廷做出的貢獻特别大,就算他不是皇親國戚,也是可以被皇帝賜以雙眼花翎的,皇帝賜誰三眼花翎,那就是對誰最大的信任和認可。除了一般的文武大臣,在皇親國戚裡面,也是會分“級别”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嫡公主屬于高級别,而庶公主就要低一級了,這就導緻,嫡公主的驸馬一般可以佩戴三眼花翎,而庶公主的驸馬,就隻能佩戴雙眼花翎了。
除了有特别貢獻的大臣和庶公主的驸馬,像具有“鎮國公”、“輔國公”這樣封号的人,一般也是佩戴雙眼花翎的。至于三眼花翎,一般隻會賞賜與“八旗子弟”中的人,漢臣基本上與三眼花翎是無緣的。上面說到了嫡公主的驸馬可以佩戴三眼花翎,除此之外,親王、君王、貝勒、貝子們自然也是可以佩戴三眼花翎的。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能夠佩戴三眼花翎的,原來不是皇帝的女婿,就是皇帝的兒子。
說到這裡,我們對單眼花翎、雙眼花翎、三眼花翎,它們都會賞賜給哪些人,也就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可是,說了這麼多,“單眼”、“雙眼”、“三眼”中的那個“眼”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個“眼”字很好理解,我們知道,“花翎”其實就是孔雀的羽毛,而“眼”指的就是孔雀毛上的“彩暈”,也就是那些小圓圈形狀的圖案,由于它是圓的,就像眼睛一樣,所以就被稱為“眼”。
“單眼花翎”是說孔雀毛上隻有一個“圓圈”,“雙眼花翎”有兩個“圓圈”,“三眼花翎”自然就是有三個圓圈了。
歡迎關注曆史浮雲榜,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