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廣西扶貧條例貧困人口識别

廣西扶貧條例貧困人口識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07:13:42

廣西扶貧條例貧困人口識别?來源:光明日報“老鄉您好,這珍珠李3塊一斤能賣嗎?”“對不起,老闆,我這李子個大肉鮮,原生态無污染,怎麼也得5塊以上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廣西扶貧條例貧困人口識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廣西扶貧條例貧困人口識别(普通話成脫貧好幫手)1

廣西扶貧條例貧困人口識别

來源:光明日報

“老鄉您好,這珍珠李3塊一斤能賣嗎?”“對不起,老闆,我這李子個大肉鮮,原生态無污染,怎麼也得5塊以上呢。”

近日,在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坡結鄉納構村盤茶屯,建檔立卡貧困戶韓華俊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與來自廣東的客商經過多次協商,雙方最終簽訂了一筆供銷合同。

“我這普通話,完全是被‘逼’出來的。”韓華俊笑着說。一年前,因客戶聽不懂韓華俊的本地話,隻好放棄業務往來,100多畝珍珠李和5000多隻土雞銷售困難。“語言成了做買賣的障礙,我必須克服。”韓華俊報名參加縣裡舉辦的普通話培訓後,終于說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生意開始如魚得水。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說不好普通話。”作為廣西扶貧開發重點縣,天峨縣有數萬名農民工常年外出務工。由于操着一口濃重的本地方言或民族語言,有的農民工說話對方聽不懂、辨不明,無法适應城市生活,導緻與工作失之交臂,一些生意也因語言溝通不暢而失去了成交機會。

“說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天峨縣語委辦老師莫秋玉說,為助力推普脫貧,該縣專門舉辦普通話培訓班,邀請專家強化貧困戶的語言培訓。培訓之餘,不少農民通過聽廣播、看電視等方式,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外出務工信心增強了,就業率也提高了。截至今年8月底,全縣輸出勞動力1.3萬人,大多在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城市務工。

“推普不僅能助力脫貧,更有助于增進民族團結。”廣西壯族自治區語委副主任、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唐耀華說。近年來,廣西以普通話水平較低群體為主要對象,加大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力度,不斷提升基層群衆特别是貧困、邊遠地區群衆的普通話水平,取得了較好成效。

2018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語委、自治區教育廳每年都聯合扶貧、民宗、廣電等部門舉辦“推普脫貧鄉村行”系列活動。自治區各有關部門深入貧困縣的特困村開展普通話推廣活動,全面推動農村、邊遠、民族地區的推普脫貧工作。自治區語委辦和廣西廣播電視台共同完成的《推普脫貧鄉村行——跟我學說普通話》《推普脫貧鄉村行——學前兒童學習普通話》等音視頻配套的雙語版系列推普手冊,通過網絡平台指導農民群衆開展同步學習。今年疫情期間,廣西各級語委通過“看視頻學習普通話”平台和“語言扶貧”客戶端,舉辦網絡線上讀書分享會和網絡普通話培訓,參與學習人數超過10萬人次。

今年推普周期間,廣西在南甯、欽州、崇左三個片區,以及南甯臨空經濟示範區分别開展系列活動;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南甯師範大學等單位開展“送培下鄉”“手拉手學習普通話”等活動,充分展示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提高定點扶貧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和青少年兒童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是普通話幫我們赢得了這份工作。”在南甯市推普活動現場,來自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毛南族村民黃遠生“現身說法”,“當時我們一起應聘的有50人,被錄用的15人都會講流利的普通話。”黃遠生每天和來自天南地北的工友一起上下班,普通話成了他們之間無障礙交流的工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