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潛規則無處不在嗎

潛規則無處不在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11:17:02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閑事, 斷盡蘇州刺史腸。

潛規則無處不在嗎(潛規則的背後是司空見慣)1

我們常說對某事司空見慣,不足為奇,這個成語的出處就是這首詩。

這首詩是唐朝的著名詩人劉禹錫寫的,名為《贈李司空妓》,一看就知道是寫女人的詩。詩裡有杜韋娘、有司空、還有蘇州刺史。

蘇州刺史就是作者劉禹錫本人。劉禹錫大家都知道,他是唐朝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的詩人。他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舊是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等詩句,脍炙人口,千古傳頌。

他詩文俱佳,那篇著名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讀起來,就讓人贊歎他德行的高潔。

德行高潔的劉禹錫在開頭的這首詩裡,寫到一個女人叫杜韋娘。杜韋娘是誰?就是詩中的司空送給他的小妾,當然這是寫詩之後的事了。

就像如今司空見慣的潛規則。

潛規則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唐朝早已過去了這麼久,應該可以解密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成語,說說這首詩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故事。

當年,唐代大文豪劉禹錫從帝都被貶到蘇州當刺史,相當于現在的一州之長,到任後參加司空李紳的 宴席,席間李司空請來幾個歌姬助興,有一個叫杜韋娘的歌姬色藝俱佳, 劉禹錫乘着酒興,當即寫下《贈李司空妓》,就是開頭的這首詩 。

這首詩除了留下“司空見慣”這個成語外,還給後來的語 文老師留下了一段中心思想:劉禹錫不滿宴席的奢華, 感慨百姓仍生活于水火之中,表達了對李司空的暗暗譴責與 勸誡。

我們不得不又一次贊歎大文豪劉禹錫的品德高潔。

但這個故事的結尾卻有點走樣了,語文老師一般是不會講的:那位李司空一看 劉禹錫這麼喜歡這位歌姬,就送給他做小妾,就是小老婆,而劉禹錫 也欣然笑納了。

你不要痛心,也不要譴責,怪隻怪那位李司空,怪他的饋贈有點厚重,也太真誠了,真誠得讓人不忍拒絕。也是,這種饋贈,大凡是一個男人,誰忍心拒絕呢?何況是在古代,這并不違法。

其實你可能誤會了,這個叫李紳的司空,并不是一個小人物,他也并不是向上級行賄。唐代的司空,相當于中央政府掌管工程的長官,他是犯不着向一個被貶的刺史行賄的。送歌妓給劉禹錫,充其量是惺惺相惜而已。

上小學的時候,課文裡有一首叫《憫農》的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記憶中最早的發蒙詩,老師在講桌前反複地講,就是不講是誰寫的。現在告訴你,寫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李紳,送劉禹錫歌妓杜韋娘的李紳。

确實,相較于全唐群星璀璨的詩壇,李紳确實不算什麼。他是詩人,最後官至唐朝宰相。他早年憫農,但步入仕途飛黃騰達後,卻喪失了詩歌裡的憫農之心,逐漸蛻變成腐官酷吏。據傳他一餐的耗費經常多達幾百貫甚至上千貫。難怪他一出手,就會送劉禹錫歌妓。

我想,可能正是李紳的酷吏貪官名聲,課本裡對他表面“憫農”,實則豪奢的行為不注作者的原因吧。也是,說起他的生平,怎麼講解他的詩呢?特别是對小孩子,這反差太大了。

最後說說杜韋娘。

被劉禹錫納妾之後,杜韋娘自然不能再抛頭露面。日久天長,随劉禹錫宦海沉浮,春秋幾度,泯然衆人矣,後史再無可考。

倒是随着劉禹錫的《贈李司空妓》這首詩,讓“杜韋娘”這一名字成了唐教坊曲名,後又演變成了詞牌名。也有人說:“杜韋娘,本為歌曲名,非妓姓名也。”更有甚者,由此把杜韋娘借指名妓。

到了明代嘉靖年間,婦女們把頭梳成一種低小尖巧的實心髻,叫“杜韋娘髻”,又諧音叫“茴香髻”,不易蓬松,至今蘇州一帶還有婦人效之。

一首詩裡,不僅有故事,還留下了一個司空見慣的成語,一個詞牌名、一種婦女的發式,感謝劉禹錫。

潛規則無處不在嗎(潛規則的背後是司空見慣)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