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中國】
“今天我去我家旁邊的醫院檢查,大夫說我得了白内障,明天我去北京找你做了吧?是不是我随去随做呢?聽說手術可簡單了,幾分鐘就完,比割雞眼都省事。”
放下老家舅舅打來的電話,我感覺受到了“一萬點暴擊”,雖然很無語,可品了品、再細品,也算有幾分道理。點幾滴麻藥就能做,手術切口不到3毫米,術中基本不出血,似乎“閑庭信步間”,白内障已“灰飛煙滅”。
這樣的手術你敢說不算小手術?
鑒于大家的這種“蜜汁錯覺”,我覺得确實有必要好好聊聊白内障手術那些事兒。
“一眼千年”的白内障手術
莫說“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一個發展了近3000年,而且在數十年裡出現了技術飛躍,時至今日仍然在不斷發展更新的手術,絕對不是一個“小”字就能概括的。之所以大家覺得“小”,基本是體現在損傷小、時間短、恢複快上。但這也正是白内障手術高度精細化、操作高度規範化的體現。一個短短幾分鐘的手術恰恰是人類幾千年醫學發展的結晶。
衆所周知,所謂白内障就是眼睛裡的一個叫晶狀體的結構混濁了。晶狀體一混濁就阻擋了光線。這好比眼前蒙着一層紗,一個手指認成仨。治療方法是:把混濁的晶狀體切除,具體說是采用超聲乳化的方法将晶狀體打碎後吸出,然後眼内放入一個人工晶狀體,手術就結束了。多數情況下,這個人工晶狀體是必須放的,因為晶狀體原本是眼内的一個凸透鏡,手術後沒了晶狀體這個凸透鏡,這時如果不裝一個人工晶狀體,就會形成高度遠視,看不清楚東西。
要想效果好 配合很重要
一個白内障手術實際分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混濁的晶狀體的吸出,另一部分是人工晶狀體的植入。每一步的成功與失敗實際就在毫厘之間,容錯率很低。所以不論術前還是術後,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無間配合就成了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那從患者角度怎麼能盡量配合好手術醫生呢?
首先,現在白内障手術早已不是“需要熟透了才能做”的手術了。如果通過醫生檢查發現目前的視力下降确實是白内障造成的,而且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這就提示需要考慮接受白内障手術治療了。拖得越久,白内障越熟,手術隻會越難做,術中和術後出現各種問題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所以,白内障手術,該出手時就出手!
其次,術前要和醫生達成一緻目标。白内障手術雖然可以清除遮擋光線的混濁晶狀體,但是眼部其他組織,尤其是負責感光的視網膜才是視力最終能提高到什麼地步的決定因素。千萬不要覺得手術那麼小,怎麼可能有什麼不好的情況出現。如果術前就存在其他眼部問題,術後視力很可能不會很好。所以對于術後視力恢複,手術醫生在術前一般都會有大概的心理預期。這時患者就要通過和醫生充分的溝通去了解這個預期,實際就是要對白内障手術做到知己知彼,避免預期過高,造成術後過大的心理落差。畢竟視覺屬于心理物理學範疇,心情好壞是非常影響術後視覺感受的。
再次,如果患者有各種全身性基礎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術前一定要去内科就診控制好。雖然白内障手術隻需幾分鐘就完成了,但是如果患者的血壓過高,或者心髒有問題時,有可能暫時不适合進行手術。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會影響術後切口的愈合,增加手術感染風險。
人工晶體并非越貴越好
很多人非常關心人工晶狀體的選擇,畢竟目前各種高端人工晶狀體的使用越來越多,你用了人工晶狀體的“勞斯萊斯”,而我用的是“QQ”“奧拓”,多沒面子。那是不是人工晶狀體越貴越好呢?還真不是。
高端人工晶狀體一般是指有特殊功能的人工晶狀體,比如雙焦、三焦、多焦人工晶狀體。相比于傳統的單焦人工晶狀體,高端人工晶狀體可以同時解決患者看遠和看近的問題。簡單來說,傳統單焦人工晶狀體就好像魚與熊掌,隻選其一。看近清楚了,看遠就需要戴鏡;看遠清楚了,看近就要戴花鏡才清楚。但多焦點的高端人工晶狀體可以同時兼顧看遠和看近,即魚與熊掌兼得。
有人說了,“越貴的不是應該越好嗎?”其實不然。這類高端人工晶狀體的使用是有前提的,有些人的眼部條件不适合這類人工晶狀體,強行使用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術後視覺異常,得不償失。所以選人工晶狀體,我們應該但求最好,不求最貴,合适即最佳。在術前要就人工晶狀體的選擇和醫生充分溝通,把自己的生活需求告訴醫生,再結合術前眼部檢查結果,共同選擇一款最适合自己的人工晶狀體。
最後,白内障手術後,患者也不可掉以輕心,盡量不過度用眼,遵醫囑、點眼藥,多數患者的視力都可以改善。
來源:《大衆健康》雜志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張欽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趙明威
策劃:吳衛紅 譚嘉
編輯:栾兆琳
本文來自【健康中國】,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