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深度解讀?仁義禮節篇:36. 自行束脩以上,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論語深度解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仁義禮節篇:
36. 自行束脩以上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譯文:
孔子說:“隻要是主動給我十條幹肉作為見面禮物的,我從沒有不給予教誨的。”
感悟:
尊師重道的禮節不論什麼時代都應存在。不是指送禮的禮節,重點在于對師者的尊重。另外一點就是“态度“。态度決定一切,不論求學、從業。
37.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
原文: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譯文: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
感悟:
現在的“白事“,大多數已經淪為了親戚、朋友的一種聚餐,甚至于變成了一種社交。感受不到一絲對死者的哀悼。哀悼之心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發自内心的。就像《瘋犬少年的天空》裡那場喪事鏡頭,狗爹喜歡大家笑的模樣,所以大家都在努力的保持微笑。但是你卻分明能看出每個人心中那種沉痛的哀悼之情。
學習篇:
26.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原文: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譯文: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給他指出一個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個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感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要讓受學者成為一個隻會照搬的機器。就像武俠小說中,人總是在生死關頭時才能激發潛能,使得自身武功更上一層樓。授者,應在關鍵的時候提點,而不是手把手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