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需要動力,這種動力來自對知識的探索欲,也來自外界的競争與壓力。
如今的大學生群體在不斷壯大,導緻就業競争愈發激烈,在很多企業中,高學曆者不斷增多,為了增加核心競争力,不少大學生畢業後,并不急于就業,而是繼續求學,希望通過給學曆鍍金後,未來能有更多更廣的發展空間。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高學曆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就業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學曆優勢,于是很多大學生開始盲目追求高學曆,殊不知,有些專業的大學生,根本沒有考研的必要,對于他們而言,即便是研究生畢業,含金量可能還不如本科生。
很多家長将學生考大學,作為教育的終極目标,對于學生而言,更是早早意識到學曆的重要性,于是在大二、大三階段,就開始準備考研相關事宜。
這些同學比較有規劃性,在決定考研前,已經确定了未來發展方向,不過還有一些同學,眼看即将畢業,對于未來卻十分迷茫,看到身邊同學都在備戰考研,索性也加入其中。
欣欣(化名)高考發揮并不理想,剛達到二本分數線,勉強報考上一所含金量不算高的二本院校,雖然也屬于本科院校,但在求職時常,并沒有太大優勢,尤其是在當地,很多用人單位對這些大學都非常熟悉,每所大學的含金量如何,可謂是了如指掌。
進入大三後,欣欣也開始為以後擔憂,不知未來的方向在哪裡,當看到很多同學都在奮筆疾書,為之後的研究生考生做準備,欣欣眼前一亮,反正以後也不知道要幹什麼,不如也先考研再說,學曆提升後,就業自然更有優勢。
于是欣欣開始專心備考,不過她深知自己能力如何,在沒有老師的帶領下,上岸幾率十分渺茫,卻又不甘心,因此她花錢報名了考研培訓班,經過一年多的勤學苦讀,欣欣如願考入理想的院校,在專業領域内将有更深層次的研究。
父母對此非常激動,認為女兒未來可期,欣欣對于以後的人生同樣充滿期待,讀研期間,一直積極努力,順利獲得畢業證,不過當她進入求職市場時,才發現理想于現實大相徑庭,此時的她不禁感歎,早知道研究生就業也如此困難,當初不如本科畢業後直接找工作了。
不僅如此,欣欣看上一家不錯的企業,感覺自己的比較适合,于是投遞了簡曆,也得到了企業的回應,沒想到在面試那天,自己卻輸給了一名本科畢業生,這讓欣欣的心情十分低落,此時才意識到,自己的專業其實沒有必要考研。
原來欣欣所學的是會計專業,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就業時,都需要從零開始,因為理論與實操差别很大,這也是為什麼那些上年紀的老會計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欣欣本科時,寝室有位同學,同樣是會計專業,但她本科畢業後,并沒有考研,而是進入一家不錯的企業,從基層做起,經過三年的努力,如今已經成為小領導,在公司完全能夠獨當一面。
反觀欣欣,這三年的時間裡,一直在研究理論知識,沒有任何實操經驗,如今雖然擁有高學曆,但很難入企業的眼,即便走上工作崗位,依然跟那些普本生一樣,從零開始,潛心學習,虛心請教。此時的欣欣有些後悔,花費那麼長時間考研又讀研,還不如直接報考一個會計師證來得更實在。
其實除了會計專業外,還有一些專業也不适合考研,比如:旅遊類專業、工程類專業、地質類專業、機械自動化類專業、小語種類專業等。
這些專業的大學生,與其将重心放在考研上,不如多花些時間考相關證書,并努力學好專業技能。很多時候,用人單位在乎的并非是學曆,而是大學生的專業技能,此時相關專業證書,則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代表,足以吸引企業的要求。
過來人建議,這幾大專業的畢業生,不太适合考研,本科階段的專業水平完全夠用,之後更多地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并積累經驗。
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不要将考研作為唯一的出路,因為有些專業不适合考研,有些大學生同樣不适合考研,學生還需要在大學期間,理性可觀地分析自身能力,并做好未來規劃。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速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