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感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感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10:08:18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感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

七年級教材語文(上冊)第51頁,《論語·為政》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句,腳注“罔”“殆”字分别注釋作“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疑惑”。與教材配套的《初中文言文譯注及賞析》将全句翻譯為:“(隻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隻是)空想卻不去讀書就會疑惑。”這些解釋不準确。

“罔”字,解作“迷惑”是可以的,但不能理解為“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記·少儀》雲:“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為罔。”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白平先生《論語詳解》:“罔,被蒙蔽。”又雲:“《漢書·郊祀志下》:‘臣聞明于天地之性,不可惑于神怪;知萬物之情,不可罔以非。’顔師古注:‘罔,猶蔽。’”故“‘無知’與‘蒙蔽’,義實相因而生”。

“學而不思則罔”何晏、邢昺《論語注疏》:“包(鹹)曰:‘學不尋思其義,則罔然無所得。’”《論語正義》引《賈子道德說》:“義者,德之理也。為學之道,明于古人所言之義,而因以驗之身心,故思足貴也。”又引《荀子·勸學》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問,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謂“‘入耳’、‘出口’,即謂學而不思也。”由古人的訓釋可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而不思考(其義理),就什麼都沒學到,沒有真正理解。白平先生的解釋是:“隻埋頭讀書而不思考判斷,就會被蒙蔽。《孟子·盡心上》:‘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正是‘學而不思則罔’的意思。”

“殆”字,傳統的解釋是“疲殆”,“殆”與“怠”同。“思而不學則殆”,《論語注疏》:“不學而思,終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論語正義》 :“夫子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又《韓詩外傳》引:“子曰:‘不學而好思,雖知不廣矣。’”是言徒思無益也。

疑惑的意思蓋源自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論語正義》:“王氏引之《經義述聞》謂此經‘殆’字及‘多見阙殆’,‘殆’皆訓疑,引何休《公羊·襄四年注》‘殆,疑也’為據,‘思而不學,則事無征驗,疑而不能定也。’”

白平先生《論語詳解》解為“愚惑”:“《說文》:‘佁,癡貌,從人,台聲。’此蓋即‘殆’用為‘愚惑’義的本字。《論語·衛靈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又:‘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這都是‘思而不學則殆’的注腳,說明‘思而不學’則愚惑不智,或自以為是,但卻不一定會‘疑不能定’。《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無涯,殆已。’《莊子·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這都是‘殆’用為‘愚惑’之義的例證。‘殆’與‘佁’音通,與‘癡’古韻相同,聲母亦相近,‘佁’與‘癡’可視為同源字。”因此,“思而不學則殆”句的意思可以理解為,“隻冥思苦想而不學習就會很愚昧”。比較以上三種解釋,白平先生的解釋更好理解一些。

綜上,全句應翻譯為:“隻學習卻不思考就不能真正理解,隻思考卻不學習就會愚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