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學習:筆
O字義O
筆,從竹從聿,聿亦聲,表示手持末端撮獸毛的竹管在寫字。筆字始見于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簡,《說文》從其結構作“從聿從竹”。小篆的形體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在筆的末端多加一橫筆,同時增加了“竹”頭部件,以表示筆的材質。隸書的形體結構直接來自小篆,隻是将下面筆頭部分平直化,從而失去了字形的象形性特征。
《莊子·田子方》:“舐筆和墨,在外者半。”
雲夢秦簡《日書》甲種46背2:“取女筆拓之,則不來矣。”引申指書寫。
《史記·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引申指書畫作品。
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相國寺舊畫壁,乃高益之筆。”又指漢字的筆畫。
《晉書·王羲之傳》:“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又用作量詞,多用于錢款帳目。
O筆順O
字形變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