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記者從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官方網站獲悉,《成都東部新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爐,根據《方案》,成都東部新區規劃範圍包括簡陽市所轄的13個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東部新區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承載區域,将以強化成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極核地位和國家中心城市功能為目标,高起點規劃建設成都東部新區,打造四川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和高能級發展新平台。
成都東部新區總體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促進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部署,切實擔負起國家賦予的發展使命,高質量謀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一幹多支”發展戰略,強化成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極核地位和國家中心城市功能,高起點規劃建設成都東部新區,打造四川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和高能級發展新平台,特制定本方案。
(一)
規劃範圍
東部新區規劃面積729平方公裡,空間範圍包括簡陽市所轄的13個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分别是海螺鎮、蘆葭鎮、董家埂鎮、壯溪鎮、玉成街道、草池街道、石闆凳街道、福田街道、養馬街道、石盤街道所屬全部行政區域及高明鎮、三岔街道、賈家街道所屬部分行政區域。
(二)
發展定位
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台
成德眉資同城化新支撐
新經濟發展新引擎
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
(三)
發展目标
到2025年,城市形态基本顯現,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逐漸凸顯,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基本覆蓋新區,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綠色空間體系逐步健全,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等加速集聚,法規治理和政策支撐體系全面建立。常住人口達到80萬人,地區生産總值達到480億元。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城市之眼”丹景台景區。
到2030年,城市功能加快健全,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現代化産業體系基本形成,生态環境持續優化,公園城市品質顯著提升,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承載能力初步具備。常住人口達到110萬人,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300億元。
到2035年,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全球航空網絡樞紐地位不斷提升,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核心支點,新經濟新動能形成支撐引領能力,輻射帶動成渝相向發展的作用更加凸顯,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成效充分體現,集聚配置國際資源要素能力走在全國前列,推動成都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常住人口達到160萬人,地區生産總值達到3200億元。
成都空港新城企業總部項目。
(四)
空間布局
空港新城:依托天府國際機場,集聚航空經濟、國際金融、國際商貿、國際消費、科技創新、國際教育和文化交往功能,建設成為引領航空樞紐經濟的強大引擎、支撐内陸開放的高端平台、彙聚全球創新人才的價值高地。
成都空港新城企業總部項目。
簡州新城:集聚創新研發、智能制造、商務辦公、特色文創功能,建設以成都東部新區鐵路樞紐站為核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開放創新服務平台,以新經濟為引領的商業商務、生活服務、文化教育中心,以先進汽車産業為支撐的現代制造基地。
簡州新城龍馬湖公園規劃圖
天府奧體公園:立足獨特的山水生态資源優勢,按照滿足舉辦國際頂級賽事和建設高品質公園城市的複合功能需求,聚焦體育競賽、體育文化、體育旅遊、體育貿易、體育康養五大産業,建設展現成都特色的世界賽事未來城。
天府奧體公園規劃圖
沱江發展軸:提升沱江、绛溪河生态品質,增強生态、景觀、文化、水源等功能,沿江(河)布局大型城市公園、重大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形成擁江發展新格局,打造城市核心生态骨架、景觀廊道、重大城市功能集聚的城市發展軸。
金簡仁産業帶:集聚航空服務、航空制造、創新研發、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經濟、國際教育等現代産業,并南北延伸,輻射帶動簡陽城區、淮州新城、德陽凱州新城、眉山東部新城産業發展,形成龍泉山東側先進制造産業帶的核心支撐,打造成都東部新區核心産業聯動帶。
戰略考量
為何設立新區?
話說東部新區,還得從成都“東進”戰略說起。
基于三大戰略考量,即呼應國家戰略,促進成渝相向發展;提高成都的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優化城市人口的空間分布結構;從長遠來講,人口快速向成都遷移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必須要為未來更長時期成都人口增長準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