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誕生之日起,汽車的定義就已經不僅僅是交通工具那麼簡單。随着形式的多樣化,汽車可以是幸福的載體,是樂趣的源泉,是自己個性的展示,可能有時候更是自己身份的象征。我想這并非是中國人的專利,不然那些著名汽車工廠不會自豪地在自己産品的尾部标示出自己獨特的“身份”。
雖然汽車尾标的發源無迹可尋,但是它的作用毫無疑問:标示出車輛的等級和性能,也标示出車主的品(bi)味(ge)。
關于車輛尾标,我想許多車迷朋友會如數家珍一般,滔滔不絕地講出一堆如雷貫耳的名字,如果真的展開來說,那麼老劉講上幾節曆史課都不夠。我們今天不講曆史課,隻是和大家一起來探讨一下這些尾标的含義。
那麼,一款車的檔次究竟靠什麼來決定?作為汽車的核心零部件,發動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輛車的好壞;當然,一款好車,匹配一台優秀的發動機也是必要條件。作為汽車的發明者,奔馳曾經在汽車型号的命名上展現出了德國式的嚴謹——嚴格按照發動機的排量作為車型的名稱,并誕生了540K(發動機排量5401mL)、300SL(發動機排量2996mL)等傳世經典(當然,也有250這樣在中國無法銷售的車型……)。
除了奔馳以外,許多其他著名廠商對于車輛的命名方式也與其非常類似。比如一開始就将奔馳作為追趕目标的雷克薩斯、強調動感運動的寶馬、甚至大衆偶像法拉利等等,它們曾經都将車輛型号同發動機的排量緊緊聯系在一起。還有一些廠商,諸如大衆汽車,幹脆直接就将發動機的排量表示在車尾。
大衆汽車曾經直接将發動機的排量作為尾标
這種命名方式在接下來很長的時間中對于車輛的性能有着最直觀的描述,也被衆多廠商所效仿。因為當時作為描述發動機的重要指标之一,排氣量大小和發動機性能的高低有着最為直接的聯系,同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幾乎是線性的關系。
但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如今許多廠商開始偷偷地在象征排量的尾标上做起了文章。比如上一代的奔馳C級(W204),C260、C200的發動機排量都為2.0L,而C180的排量僅為1.6L,寶馬的335i實際的排量是3.0L……奧迪為了“掩人耳目”,甚至不惜發明一套獨特的計算公式:将車輛的加速性能經過計算之後,得出一個與排量相似的數字。比如30TFSI可能排量僅為1.4L,也有可能是1.8L,也有可能是2.0L;35TFSI的排量為2.0L,45TFSI的實際排量可能是2.0L,也有可能是3.0L,50TFSI的排量其實是3.0L,也有可能是4.0L……呃,有點暈了嗎?
車型圖片 |
|
|
|
發動機: | 2015款奧迪A4L30 TFSI 自動舒适型 | 2015款寶馬3系335Li 風尚設計套裝 | 2015款奔馳C級C260 L 運動型 |
---|---|---|---|
排量(L) | 1.8 | 3.0 | 2.0 |
氣缸排列形式 | 直列(L型) | 直列(L型) | 直列(L型) |
汽缸數 | 4 | 6 | 4 |
最大功率(kW) | 118 | 225 | 155 |
最大扭矩(Nm) | 250 | 400 | 350 |
如今,車輛尾标已經同排量基本沒有什麼關系
大衆汽車的做法更為隐晦,索性不在尾部标示出排量,而用TSI三個字母代替。至于發動機的具體型号,那就要看這三個字母到底“有多紅”了。在大衆汽車的命名體系中字母I為紅色代表車輛使用了排量為1.4L的發動機,SI為紅色則表示排量為1.8L,TSI三個字母全部為紅色證明車輛使用了最強悍的2.0L發動機。
大衆的“紅色密碼”:依據紅色字母的數量來判斷發動機的性能
除了上述幾家廠商以外,如今越來越多的汽車公司也開始在尾标做起了數字遊戲,而曾經作為發動機性能的重要指标,排量的概念卻被越來越弱化——他們是在故弄玄虛忽悠顧客,還是有自己的難言之隐?
随着汽車發動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所有的發動機工程師已經達成了一個廣泛共識,日後發動機的技術發展路線有三個,分别為Down size、Down speed以及Down cylinder,即發動機尺寸更小、速度更低以及氣缸數量更少。在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顯然更輕便、氣缸數更少的發動機油耗會顯著降低,對環境更加友好;更加輕盈的重量可以令工程師更加靈活地實現車輛理想的重量分配;更加小巧的體積可以實現車内空間的最大化。
渦輪增壓是令發動機實現“小身材、大能量”的秘籍
顯而易見,如果要做到Down size、Down speed以及Down cylinder,不可避免地要削減發動機得氣缸容積,降低排氣量。但如何在排量降低的同時不影響發動機的性能表現?增壓是最為直接有效的辦法。通過壓縮發動機進氣的壓力,使發動機在短時間内呼吸到了更多的空氣,可以顯著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增壓的出現,也颠覆了人們曾經關于發動機排量和性能的認識,沃爾沃的發動機專家曾經對發動機的性能有一個最為直觀的說法:發動機的性能不取決于排量的大小,而是取決于單位時間内流過發動機空氣的多少。如果大家還記得高中物理知識的話,就會發現這句話同能量守恒定律不謀而合。更小的體積,更出色的性能,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渦輪增壓發動機越來越流行的原因。
車型圖片 |
|
|
|
|
發動機: | 2015款邁騰2.0TSI 旗艦型 | 2012款邁騰3.0L 旗艦型 | 2014款奧迪A6L2.0TFSI CVT舒适型 | 2014款奧迪A6L30 FSI CVT技術型 |
---|---|---|---|---|
排量(L) | 2.0 | 3.0 | 2.0 | 2.5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自然吸氣 | 渦輪增壓 | 自然吸氣 |
氣缸排列形式 | 直列(L型) | V型 | 直列(L型) | V型 |
汽缸數 | 4 | 6 | 4 | 6 |
最大功率(kW) | 147 | 184 | 132 | 140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100-6000 | 6300 | 4000-6000 | 5500-6500 |
最大扭矩(Nm) | 280 | 310 | 320 | 25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700-5000 | 3300 | 1500-3900 | 3000-4750 |
小排量渦輪增壓在性能上(尤其是扭矩)已經同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不相上下
如今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開始使用或普及渦輪增壓技術,包括大衆汽車、奧迪、寶馬和奔馳甚至已經開始将旗下的發動機全面“增壓化”。
所以大家也可能對為什麼這些廠商開始玩“尾标遊戲”有了大概的認識——排量已經不能準确描述一款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性能。為了不改變客戶之前關于車型認知的習慣,各大廠商開始在為車輛命名上絞盡腦汁:将渦輪增壓發動機換算成一個與其性能基本類似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名字,從而可以“幫助”顧客對于他們産品的性能有個更“客觀”的認識。
随着發動機技術的發展,如何找到一個更加準确直觀的方法來标示車輛的性能,也需要各大廠商開動腦筋,找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在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我們在大衆汽車展台上看到了部分大衆汽車的産品也開始玩起了“尾标遊戲”——之前的“紅色密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230 TSI、280 TSI、330 TSI等數字符号。
事實上這套命名體系并沒有多麼複雜,它是簡單根據車輛發動機的扭矩來定義的。前面三位數字代表了發動機的扭矩範圍,後面的字母代表了發動機采用的技術(例如TSI代表了大衆汽車經典的渦輪增壓 直噴的發動機技術)。它的數字标識以50Nm為一擋,比如230 TSI代表了這款車的發動機扭矩在200-250Nm之間,而280 TSI則表示發動機的扭矩為250-300Nm,這樣無疑更方便了大家分辨車型的發動機配置。
大衆汽車尾标的命名規則 | |
發動機扭矩(Nm) | 尾标數值 |
200-250 | 230TSI |
250-300 | 280TSI |
300-350 | 330TSI |
愛卡汽車網制表 |
在大家習慣用排量、功率來評價發動機的年代,用扭矩來表示發動機的性能多少顯得有些另類,那麼扭矩這個長久以來都被人忽視的指标,真能代表發動機的性能嗎?Nm這個奇怪的符号究竟代表了什麼?在下一期的研究院中,我們将給您揭開扭矩的秘密。
微信搜索“愛卡汽車”或“myxcar”并關注,每天獲取汽車圈兒最一手資訊,天天都送小禮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