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甜豆粥說說話
最近看到一個廣東的人說,才買了烤腳取暖的小熱風機兩天,天氣就回暖了,這冬天可太費錢了,在其他地方聽來這是實實在在的凡爾賽了,畢竟東南地區這兩天又開始陰雨連綿,早上起來上班竟然有了上學的時候那種挑燈上早讀課,叽裡呱啦背英語的感覺,高中時代和黑夜的聯系,就像是身體的記憶一樣自然。
還有一種記憶是尤為深刻的,就是在下雨天的時候我總想吃米飯,因為小的時候家裡是用柴火做飯,每次下雨天我們都要家裡人齊上陣搶搬柴火,然而遇上瓢潑大雨來不及搶救的時候也有,柴火受了潮點不着,隻能用電飯煲做白米飯吃,加上搶救回來的一點點柴火,炒個最快的番茄炒雞蛋蓋在米飯上,一家人圍着一道菜也其樂融融。
中國食用大米的時間實在稱得上一句“曠日持久”,河姆渡遺址中能夠看到七千年以前的人們已經掌握了稻谷種植的技術,并且已經在當時将未脫皮的稻谷作為主要的食物,這個已經陪伴了我們幾千年的食物,至今仍然沒有被代替,所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關于陸遊寫稻谷的詩,感受這份穿越千年的吃貨的愛吧。
《稻陂(bēi)》,宋,陸遊,白水滿稻陂,投種未三宿,新秧出水面,已作纖纖綠。年來殘俸絕,所望在一熟;見之喜欲舞,不複憂半菽。想當西成時,載重壓車軸。病齒幸已牢,往矣分社肉。
陸遊寫出來的這首詩,和他的《遊山西村》有點相似,充滿了“柳暗花明”的希望,雖然現在的生活艱難,可是從字裡行間還是能夠體會到一片欣欣向榮的喜悅:水田鋪的滿坡都是,稻子種下沒幾天,纖細碧綠的稻秧就已經長出了水面,年底殘留的俸祿已經所剩無幾,但是已經能夠看到希望--稻子馬上就要熟了。
看到茁壯成長的稻秧,想必此時詩人的心裡就跟在水田裡随風起舞的稻秧一樣,全是即将豐收的喜悅,不用再擔心半顆。能夠想象到以後稻子成熟了,豐收的果實壓在車軸紙上,雖然詩人已經年老體衰,但是牙齒還是很牢固,可以向往年一樣去村社中分一塊肉。
詩人在全詩中安排的都是對比,種下的稻谷沒幾天,可是已經長出了新葉;餘糧雖然沒有了,可是新的稻子馬上就要豐收,年老體衰,但是牙齒尚且完好無損;每每到了讓人心情低落的時候,就有新的希望出現;整首詩讀起來心情跟着詩人好幾個跌宕起伏,最終回到了喜悅的時候,停在了這裡。詩歌讀來酣暢淋漓,真是一首“下飯”的詩。
現在很多減肥的人逐漸開始将米飯這樣的精制碳水劃分出自己的飲食區域,但是也不乏新湧現出的一批“幹飯人”開玩笑地呼籲:“菜可以不買,飯不可以不吃”,不管怎麼樣,希望大家能夠理智看待主食,不要為了保持身材失去健康,也不要為了保持快樂失去健康,畢竟健康才是最珍貴、最有價值陪伴我們一生的東西啊。
文:甜豆粥
留言與甜豆粥分享,你最愛吃的主食是什麼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