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燦森很多人,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是他的演員身份,從陳果導演的《香港制造》起,李燦森便一腳踏入演藝圈,開啟了自己長達二十多年的銀幕生涯。
猶記得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之時,李燦森還與吳彥祖、謝霆鋒、馮德倫一起踏上頒獎舞台,共話過往記憶。不過,若是抛開演員層面的身份限制,其實戲外的李燦森才是自己人生真正的主角,不管是滑闆少年,還是夜店DJ,甚而由他所創辦的街頭品牌Subcrew,可能都是我們了解他多面人生的不同标簽。
李燦森出生于香港藍田,年少時的他雖是家中老小,但卻也因頑劣調皮而經常被父母兄姐用衣架輪流教訓
叛逆的性格導緻他即便挨揍也不長記性,12歲時就學會了抽煙,第一次紋身據說還是在醉酒的情況下完成的,活脫脫一個“不良少年”。
年紀稍大之後,李燦森才初懂人事,他不僅幫着父親賣過水果,還曾到水電公司做過水電工學徒。
然而,除了接受成人世界的社會化,年輕時的李燦森最喜歡的業餘活動就是玩滑闆。可以說,正是滑闆這項運動才讓李燦森有機會接觸到電影,并開啟了他對街頭文化的深度挖掘
2003年的一天,就在沙田大會堂玩滑闆時,李燦森遇到了另一位玩伴張展鵬,幾乎和自己一樣,張展鵬也穿着潮派十足的T恤和褲子,同樣的,他也對當時香港迷離的社會氛圍而感歎。
兩人聊完兩人聊完眼下的形勢,張展鵬問李燦森怎麼看他的衣服。李燦森就嘩嘩說了一通。張展鵬留意到李燦森對搭配的敏銳與直覺,問他,有沒有興趣一起做品牌?
李燦森回憶Subcrew的問世
李燦森喜歡穿搭,更需要在蕭條的境況中為自己另謀出路。二人一拍即合,品牌取名為Subcrew,這一名稱來自于submarine (潛水艇) 以及crew (團員) 兩個單詞,寓意來自潛水艇的一群人,能在無限的海洋深處自由穿梭不受任何地域限制,帶出不一樣的自由生活态度。至此,李燦森任主理人的潮牌正式成軍。
李燦森對于Subcrew的作用更像是一個精神領袖,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潮流藝人,再加上自己的好人緣,李燦森經常能找到諸如 CLOT、G-SHOCK、The Hundreds 等國内外街頭大牌進行合作。從最開始隻是做帽子(帽子一直都是 Subcrew 的明星産品),再到現在包含服裝、眼鏡、手表等衆多Life style 全線産品,Subcrew早已發展成為香港最有潛力的街頭品牌之一。
2019年,Subcrew 15歲了。李燦森的戲還在拍着,潮牌也繼續做着。但他也從香港本土加入到北上的大潮中,身影出現在合拍片或内地出品的影片中,《明月幾時有》《擺渡人》《港囧》裡都有他。Subcrew也是,已在内地建立起團隊。
“工作是我們的興趣之一,雖然這樣說好像有點過分,但如果你不喜歡,你就很難投入時間、精神、心思。”李燦森說
李燦森和張展鵬每5年都會為Subcrew舉辦一次派對。過去,派對在台灣舉行。這次,派對選在了上海。李燦森與張展鵬一起參加了YOHOOD潮流展,見到上海江邊的夜店Space Plus,他們稱贊它漂亮,“有機會一定要在這裡做一個派對”。
派對當晚,李燦森親自上台做DJ,舉手投足間,似乎二十多年的時間變化根本未曾在他身上劃下多餘的記号,他依舊是那個又潮又青春的“闆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