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襲來,火熱的話題除了事關百姓生存大計的社區團購、近場電商、醫療檢測,還有一個品類——休閑遊戲。其中,剛過八歲生日的《開心消消樂》,目前依然在iOS暢銷榜保持Top20,堪稱長壽軟件的天花闆,微博上甚至發起了“開心消消樂微博創作大賽”:
消除類遊戲,英文叫Matching tile games,中文就是匹配磚塊。這類遊戲的鼻祖,就是大名鼎鼎的《俄羅斯方塊》,它奠定了消除遊戲的基礎模式:當元素(磚塊、彩球等)滿足某種共性條件時,進行批量消除,即“合并同類項”模式。
為什麼簡單的遊戲,有那麼多忠實的玩家?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消除類遊戲滿足了你的何種心理需求。
首先,心理學研究發現,消除行為能觸發人的積極情緒,産生愉悅感。這裡要提到信息加工流暢性這一概念,指個體對加工信息難易程度的體驗。同樣的信息,當我們使用容易辨别的表達方式、簡潔的表述,流暢性就高。譬如同樣表達一個意思,可以說“我愛你”,也可以說“今晚月色真美”,前者就比後者簡潔,容易get到,加工流暢性更高。
當流暢性處于較高的水平,會引發一種微弱的、短暫的積極情緒,這就是流暢性——情緒聯結模型。而整齊有規律的東西,看起來總會顯得特别簡單,流暢性很高。這也是為什麼當人們看到幹淨整潔,排列有序的物品時,容易變得心情舒暢,獲得愉悅感。
消除遊戲設計的機制,就是讓玩家不斷将遊戲元素按照一定的規則整齊擺放。所以,完成一次消除,就是完成了一次從無序到有序,從複雜到簡單的整理過程,流暢性——情緒聯結模型就會給到我們一絲微弱的、短暫的積極情緒。
其次,消除類遊戲雖然簡單,但遊戲中的規則是确定的,問題是明顯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必然存在的,而結果也是可量化的。
相比遊戲,現實就像一個巨大的黑盒,處處充滿了不确定。生活中我們要面對的是不明确的規則,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問題,更談不上解決它。而解決問題的過程漫長複雜,而且結果卻未必如我們所願。
因此消除類遊戲帶來的第二層心理愉悅,就在于确定性的快樂。我們知道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會帶來什麼樣的收獲,而且消消樂等能将“解決問題到得到結果”這條路徑拉到最短,反複解決問題,反複得到消除的快樂。這樣高密度的獲得感,是現實世界裡稀缺的。
總而言之,消消樂等消除類遊戲的長盛不衰,是掌握了讓人愉悅的心理學密碼,又通過各種心理學原理引導付費,在為玩家帶來良好體驗和休閑價值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