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253天】
我們以為時間不夠是事情太多導緻的問題
那麼先從事情着手
放下一些
再對時間做審視
慢慢梳理生活
有了對“快與慢”的思考,能夠放下不重要的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後,對于事情的排序就有了新的思考——我覺得這是對時間安排的第一步,有了對自己做事的覺察,拒絕不必要的多餘的事情,才能夠得以專注在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上。
然後一天的時間分配,才有了明确的排序——也因為所作的事情都是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做起來也就格外開心和耐心,中間穿插一些不喜歡的事情,由于時間合理安排,也就顯得不那麼難過了。
否則,一覺醒來後,依然會陷入“今天事情很多很多”的忙亂中,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又牽挂着未完成的事情,内心始終處于“忙和累”的牽挂中,得不到應有安甯和喘息的時間。
讀<先分配時間,再安排工作>這一篇時,提到“效率時間”,就是指為一件工作定下時間限制。
之所以需要這樣做時間限制,第一個目的是為了把時間有效地安排,以推進接下去的工作;第二個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内提高專注力。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不得不要加快速度,想方設法把這件事情做好,這是對心智的訓練方式,是在養成做事情有效率的習慣。
做一件事情對時間沒有充分的準備,就會導緻時間不斷推遲,或者拖拉,或者遇到困難就暫停,但這件事情依然沒有完成,自己也沒有克服困難,事情依然存在在牽動心力,然而沒有效率的推進。
做事時,檢視自己做事的同時,要考慮方法是否需要改進,思維是否需要調整,有哪些是能總結的經驗便于下次使用,哪些是不符合自己習慣的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替代——這就是效率思考,人為什麼能夠在做事時修行,其秘訣之處就在于此,不管是我們自己做事情,還是教孩子做事情,這些細微的經驗可能很難傳授,甚至表達不出來,但我們知道在做事時思考如何更好地做事,确實是有秘訣的,仿佛是心流時刻的秘密成果。
老師也說:
能為自己的成長思考得更深,想把一件工作做到輕松和勝任愉快,養成時間限制的習慣是絕對有用的。
限制時間幫助我們專心,而專心擴大了能力,使我們摒除一切無關的分心之務,更充分地利用了各種感官的爆發力量。
這又是呼應着上一篇,做事慢一些(少一些),專注于事上,就能夠更快一些(由專注而帶來的效率)。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