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十章原文譯文?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若晦,寂兮,若無所止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求食于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道德經第二十章原文譯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若晦,寂兮,若無所止。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求食于母。
注解:
“絕學無憂。”
人在天地之間,如不知物性,不通人情,則難以生息。欲通物性,必以進學。既知如此,本經此章要講絕學者何謂?如單學一科,獨造一門,雖自感有進有益,實是以管窺天,似錐指地,不能複得天地之大全,事物之總體,悟性命精微之奧理,觀造化至極之妙用,通陰陽消長之情理。隻有絕棄虛妄荒誕之學,持守大道的清靜之體,才能明曉萬物之理。
《老子》第一章中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十六章說:“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三十八章說:“前識者之華,而愚之始也。”四十八章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六十四章說:“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遇。”均與此條命旨相通。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唯”是謙遜柔和的應聲。“阿”是怠慢忿怒的問答。出口以謙讓柔和而應于人,人皆得好感而結善緣;以怠慢忿怒而回答人,人皆因反感而種惡恨。“唯”與“阿”同出于口,相去不遠。然而,因“唯”而得結善緣,因“阿”而會種惡感,其結果,相距天壤。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性體一動一靜的微妙之機,确為善惡的因由,動之于“唯”結善緣,而得吉慶;動之于“阿”結惡果,而遭禍殃。真可謂“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故天地間的事物無不以此而畏懼,人亦不能脫離這種運化之道,故亦應畏之。
“荒兮,其未央哉!”
“荒”是雜草叢生。“央”是中心。常人失了性體的根本,流蕩身心,迷于世情,好象雜草叢生,荒蕪了靈根一樣,不知萬物的中心準則。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
“熙熙”是嬉戲和悅之意。“乘乘”是似同駕車快然自如之意。衆人沉溺于妄見之中,還自感嬉戲和悅,迷惑于世情之内,似春登高台,極目四望,自覺得意。唯獨我恬淡無為,心地未有一點貪念,猶如初生的嬰兒和混純的孩子一樣,無識無知,無憂無慮,無有歸往。
“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衆人皆以為得意有餘,而我呢?卻感到空虛而有失遺,象愚人的心地一樣,笃厚真誠,純粹素樸。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俗人各炫聰明,各逞機智,而我卻好象昏昧不明。常人對大小事物能明察窺探,而我認為事物與我同體,悶悶然如無貴賤上下之分。
“忽若晦,寂兮,若無所止。”
常人因脫離了本,貪享世味,追求功名貨利,無涯無際,不能濟岸,不能自止。
“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常人舍真逐僞,愈逐愈迷,愈逐愈深,認世情有味有為,而我相似愚頑者,沒有作為,并認為功名利祿皆為幻罔。
“我獨異于人,而貴求食于母。”
“母”指萬物的本根,即“道”。我和常人不同:常人忘本逐末,貪享世味,失去了本來性體,隻顧枝梢。我隻遵循和抱持大道。我貴養的是本根,本來的心淵性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