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700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即使到了2021年,各種和食物相關的“謠言”依舊滿天飛。
“舊的翻來覆去,新的層出不窮。”
今天依然會有很多科普工作者活躍在辟謠第一線,大家之所以如此執着,是因為:
其他領域(比如電子産品,家居,生活,服飾)的「謠言」,最多就是讓你多交點“智商稅”,損失點“w”;而謠言一旦和”吃“相關,話題會沉重很多。
「輕則營養不良,重則危害健康甚至生命」
網絡上随處可見的「食物相克」
1.「食物相克」到底什麼影響?本質上,還是因為食物相克會限制食物搭配, 與均衡膳食中的「食物多樣」背道而馳。
通常我們理解的食物,是指:“兩種普通食物搭配着吃,輕則影響營養吸收,重則中毒、緻癌、甚至引起死亡”。
而由于「食物相克」的存在,很多人會害怕誤食某些食物,而刻意避免這些食物的組合。
這會繼續導緻一個惡劣的影響—— “對食物産生偏見”。
在生活中,那些相信食物相克的人會限制食物種類的攝入,而與膳食指南中的「食物多樣」的核心 原則相互違背。
所以食物相克一定要科普!
注:「食物多樣」意為:成人每天應當至少攝入12種食物,每周應當攝入至少25種食物。
其實從食物的定義來看,正常進食産生危害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既然被稱為食物,就一定要達到現代毒理學上的基本無毒或無毒水平,在每天正常攝入範圍内不能帶來任何毒副作用(不能有急性、亞急性,慢性危害)。
關于安全性評估,既包含單獨吃這些食物,也考慮了搭配在一起的情況。
2.食物相克從哪來?食物相克的來源幾乎無從考證,估計是來自以前的口口相傳。那個時候,大家對食物沒有認識,往往是吃了之後産生不适的症狀,然後歸結到食物搭配“不當”當中。慢慢就演化成一些流傳下來的食物禁忌。
其實。我們都知道食物相克沒有依據,但想要反駁,最好的方法就是科學實驗!(隻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
早在1935年,營養學界泰鬥、南京大學教授鄭集就搜集了民間傳說中的184對相克食物,選擇同食機會較多的香蕉與芋頭、花生與黃瓜、蔥與蜜、蟹與柿、蟹與石榴、鲫魚與甘草、皮蛋與糖等14組食物,讓動物和人試吃。
結果發現,食後的24小時内,所有被試動物及人的表情、行為、體溫、糞便顔色與次數等都正常,這是首次通過科學試驗來驗證并駁斥“食物相克”導緻疾病的說法。
2008年,蘭州大學也做了實驗,分為動物和人體進行了所謂相克的實驗。人體實驗選擇了蘭州地區志願健康人60 名,男女各半,平均分為 6 組。一組作為對照,5 組分别試食 5 對“相克食物”(豬肉 百合、雞肉 芝麻、牛肉 土豆、韭菜 菠菜、土豆 西紅柿), 觀察其主觀反應,為期7天。
結果 ,試驗期間受試者的精神狀态、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等均未見異常,受試者在食用“相克”食物組合後均未出現腹脹、 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症狀。
這就是“實錘”。
3.「食物相克」的經典謠言比如「菠菜 豆腐」會腎結石?——不會!
菠菜和和豆腐形成的草酸鈣結晶,但這個反應是在腸道當中進行的,并不是體内,形成的小結石直接随着糞便排除體外了,根本不會進入腎髒。甚至一些研究發現,高鈣飲食或者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可以降低草酸結石的風險。
「螃蟹 柿子」會腹瀉?——不會!
柿子本身含有鞣酸,一次性吃的多可能會有胃部不适,另外螃蟹煮熟或者蒸熟後,幾乎沒有任何安全風險,如果吃螃蟹不舒服需要警惕螃蟹沒做熟、食物過敏和腸易激綜合征(IBS)。
「豆漿 雞蛋」會導緻腹痛,腹瀉?——不會!
雞蛋和豆漿裡面都有抑制蛋白質消化吸收的成分,但是充分煮熟後都會滅活,所以隻要豆漿是熟的,雞蛋是熟的就沒有任何問題。
「啤酒 海鮮」容易導緻痛風——不完全算謠言,但不是相克!
對于有痛風或者高尿酸的朋友,這個搭配确實需要注意,但健康人群是有調節尿酸代謝能力的,偶爾的一次啤酒 海鮮,真的不用特别在意,另外,這也不是「食物相克」。
「維生素C 海鮮」會砷中毒——得150kg的蝦才行
這就是典型的“原理确實存在,但是抛開了劑量談論毒性”,如果真的要“砷中毒”,得吃150kg的蝦。
既然食物相克不存在,為什麼我吃了之後會不舒服呢?如果出現吃完某些食物和組合的不适,通常可能是
- 食物不耐受(比如乳糖不耐受)
- 食物導緻的過敏
- 腸易激綜合征(IBS )
- 食物處理方式不當導緻的食物中毒(比如四季豆沒有做熟,豆漿沒有煮沸)
而對于各位來說,千萬不要被「食物相克」蒙蔽了雙眼,一定要盡可能把食物搭配起來。另外,購買盡量選擇靠譜渠道,适當保存,食材新鮮衛生比什麼都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