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背後的本質?最近追了一部老劇,由李駿執導,王志文、張國立領銜主演的電視劇《青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青瓷背後的本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最近追了一部老劇,由李駿執導,王志文、張國立領銜主演的電視劇《青瓷》。
該劇圍繞張仲平所經手的三個房地産拍賣項目,講述了他與形形色色各類人馬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
整個劇采用的2主線條交叉進行,一是張仲平由惡向善的過程,另一個就是徐藝由善到惡的過程。
劇中王志文老師演繹的張仲平事業有成,經營着一家實力雄厚的拍賣公司,主要業務則是幫助國有資産管理公司處理不良資産,從而賺取豐富的拍賣傭金。
而顔若水作為國有資産管理公司的總經理,在選擇拍賣公司上面具有絕對的話語權,正是這種話語權造成了張仲平必須緊緊依靠着他。
張仲平的侄子徐藝因是個孤兒,從小跟着姨父張仲平長大,在公司的業務中也是承擔部門經理的職位。
劇中張仲平是一個演繹完美的商人,精通商業潛規則、照顧家庭和朋友,在商場上更是與顔若水進行官商勾結,牟取了大量财富。
相反徐藝作為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具備一股不服輸,想挑戰舊制度的心理,就像劇中張仲平說的年輕人具有燥的特點。
徐藝非常的急功近利,在得知辛然的的父親是副市長後就像依托這層關系跨越自己的階級,實現自己的報複,從而證明自己。
《青瓷》這部劇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商業環境和人們内心的狀态,2009年開啟4萬億政策之後,物價和人的内心都像是被打了一針興奮劑。
在劇中江曉路和母親商量賣房的事宜,說是當下賣的話隻能賣30萬,如果等2年拆遷就有200萬,也從側面反應了當時房價的漲勢。
劇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則是将商場惡俗規則搬到大熒幕上展示給觀衆,尤其是官商勾結這一塊,更是彰顯的淋漓盡緻。
張仲平和顔若水的棋局看似是在下棋,實則是在闡述自己對于人生的看法,張仲平作為地地道道的商人,挂在嘴邊的話是商人凡事可以商量,生意人就是不斷生主意的人。
而顔若水作為官員,則是看重規矩和界限,對權力的追求幾乎瘋狂。
劇中顔若水問張仲平圍棋的精髓是什麼,張仲平答為一個“和”字,顔若水答為一個“争”字。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裡,“和”文化可謂是精神高低,俗話說“和氣生财”“以和為貴”,當下說“和諧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這一體現。
儒家文化也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自主選擇權,不要去剝奪他人的自由。
而相反,“争”一向都是你死我活,代表着成王敗寇。
徐藝從開始和左達争輸赢,後面和姨父張仲平争高低,在他的身上,為了“争”,無所不用其極,脫離了社會公平競争的機制。
在劇中,還有例如周運年、江曉路、莫大華、叢林、侯法官類的正義人物,這類人物堅守了自己的信念,恪守住了原則,沒有依托自身的權力和職位來謀私利。
魯迅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而劇中的叢林就是甘願做這枚火炬,甘願放棄競選副院長的資格去為香水河的職工謀福利,解決生存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的社會節奏快的讓人窒息,仿佛每個人都活的光鮮亮麗,賺到足夠多的錢,吃的好像都是山珍海味,住的都是高樓大夏。
當徐藝對張仲平的商場技倆娴熟于心的時候,他開始選擇用張仲平的方法去打敗他,因為他覺得周運年副市長的職位與這條道路簡直是天作之和。
張仲平發現這條道路上自己已經争不過徐藝的時候,他選擇了回歸正軌,将自己和顔若水的關系徹底掐斷,選擇走向光明。
徐藝站在勝利的樓頂控訴為什麼自己用了張仲平的方法為什麼仍然打不敗張仲平的時候,他的心裡或許不曾想到是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活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
如果你今天依靠不正規途徑”争“赢了,那麼明天你一定會被更好層次的人”争“赢。
正如張仲平說的,你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隻是在追逐名和利,更不是為了錢财迷失了自己。
享受親情、享受溫暖、享受陽光才是我們活着的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