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這首歌是被幾千名歌手,被演唱上萬場這首歌就是《送别》。樸樹曾唱《送别》時唱着 唱着突然失控大哭,一度哽咽失聲。樸樹曾在一次采訪中,樸樹提起《送别》時說:這樣一首歌,哪怕一首,如果是他寫的,他死了也甘願。他願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弘一法師做的一首詞,這是對他極高的一種評價, 我何這首歌傳唱了一百多年,還是經久不衰。這就得回顧一下弘一法師的一生。
弘一法師的俗名叫李叔同,出生于1880年,清朝末期他的祖輩是做鹽商生意,家裡還有錢莊(現在的銀行),所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出生就含着金鑰匙,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與最上層人士交往,接受的也是上等教育。曾經的生活也是非常混亂,經常出入梨園,與一些名伶産生戀情教他們唱腔,談過很多女朋友,按照整理來說這種富家子弟應該很享受這種生活, 但是他不一樣。十幾歲時他做過一首詩“人生猶如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意思是:人生在世,一瞬間,飄忽而過,就如西沉之日,無限美好悄然離去。榮華富貴,也不過是白駒一閃,草上之霜,陽光普照裡便沒了。意在表達時間流逝,生命短暫,名利雲煙,也表達了珍惜光陰之感。
26歲時他的母親重病,在他出門為母親挑選棺木時,母親去世,他沒有做好與母親告别的準備,當自己至親去世時這個痛苦是非常難說的。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所以他母親的去世給他帶來非常大的打擊,也決定與之前的二十六年告别,遠渡去日本留學,在留學這幾年接觸到了西方的音樂與美術,回歸後做過幾年老師,也培養出非常出名的學生像中國近代畫家豐子恺,國畫大師潘天壽等。豐子恺曾經說過:“如果讓李叔同的人生再重新走一遍的話出家還是他必然的歸宿”,他在很多領域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态,可以說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已經徜徉了,當一個人做一件事情時把這件事做到極緻的時候内心是非常孤獨的,不知道自己這顆躁動不安的心應該要往哪裡去,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應該往哪裡走。
39歲時偶然一次機會他到杭州虎跑的定慧寺去斷食就是現在的辟谷,在寺院裡住了17天,這短時間裡接受到了香火的熏陶,看到了寺裡僧人的日常生活,他好像知道了與這個世界相處的一種方式,找到了與自己内心相處的方法,他決定要出家,在這之後他日本的妻子多次到寺院求見他,希望他能回心轉意,但是每次都是避而不見。之後通過很多關系,在某天清晨,西湖的湖面上兩舟相向,日本的妻子站在船頭看着眼前的丈夫問到,什麼是愛。愛,就是慈悲。當世人形容弘一法師的一生時是這樣評價的,半世繁華半世僧,世間再無李叔同。39歲出家之前李叔同風度翩翩,伴随他走了半生但是在他出家之後世間再無李叔同,行走在人家的肉體可能就是他的一個軀殼他就叫做弘一法師世間再也沒有李叔同。
在1914年冬天大雪紛飛他的好友許幻園因為資助民主運動破産,跑到李叔同院子外對着院子大喊,“叔同,叔同,我破産了,我幻滅了,我要離開了”連院子都沒進,轉身而去,隻剩下雪地裡一排腳印,這時李叔同走出院子,看着友人離去的背影,默默留下眼淚。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都是不斷在告别的過程中,與自己告别,與身體告别,與家人告别無可奈何這些緣聚緣散,我們永遠是無可奈何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都将經曆愛恨繁華,也終将不留痕迹地離開,隻是弘一法師比我們更早地看到了這一步,他将他一生當中最感動,最悲傷,最繁華的瞬間都留在了盛大的塵世裡,他将自己的心也埋在了這個塵世裡開出花來。所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