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雯論的角落
物理角-初中物理力學之機械運動之平均速度
雯論注:現在的知識還屬于物理裡面比較好理解的部分,加油,親們~
第三模塊:力學之機械運動
第六講:平均速度知識要點及習題提煉:
基礎必備知識
一、平均速度:
1、用平均速度來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表示的是物體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時間内)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
2、用v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時間,則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s/t。
3、平均速度隻能用來粗略地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不能精确地描述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快慢。
4、平均速度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内物體運動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時間要一一對應。即平均速度等于這段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總時間的比值。
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算術平均值。
二、測量平均速度:
1、原理:v=s/t。
2、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車、金屬片。
3、結論:小車沿斜面下滑時,速度是變化的,下滑的速度逐漸增大。
重點内容掌握
三、曆年來中考試題解析:
1、小花家到學校一共1350米,一次她騎自行車上學花了10分鐘,請問小花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是:
(1)10min=600s。
(2)1350m/600s=2.25m/s。
2、測量平均速度:小車從斜面坡頂下滑到斜面坡底,用時2.6s;從斜面坡頂下滑到斜面中間,用時1.8s。問:
(1)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①)全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平均速度=s/2.6=5s/13。
前半程的平均速度=s/2/1.8s=5s/18。
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①小于。
(2)想要測量小車整個運動過程中後半段的平均速度,應該将小車從(①)處靜止釋放,并在斜面中間處開始計時,在斜面坡底停止計時:
——①斜面坡頂。
(3)通過實驗可知,斜面全長2m,小車從斜面坡頂下滑到斜面坡底時用時2.5s。問: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①)運動的,小車到達斜面坡底時的速度為(②):
①加速。
②小車到達斜面坡底時的速度=2m/2.5s=0.8m/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