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人都經曆過腹瀉,一天排便次數超過3次或超過平時的頻率,排便量增加,同時伴有排便急迫感和腹部疼痛,這被判斷為腹瀉。腹瀉并不是小問題,一直放任不管,會導緻機體更加脆弱,因此應引起重視。
1、感染
炎炎夏日高溫潮濕環境正适合緻病菌繁殖,沒有掌握正确的食物儲存方法、吃生冷寒涼食物都會造成急性腹瀉。
2、全身性疾病
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腎功能不全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糖尿病等會引起慢性腹瀉。
3、消化系統疾病
胃腸道動力發生紊亂時可造成腸易激綜合征以及功能性腹瀉;患有炎症性腸病、胃腸道腫瘤以及胃腸道手術後可減少腸道黏膜吸收面積,從而引起腹瀉;患有慢性肝病以及胰腺炎會減少消化酶分泌,同樣也會引起腹瀉。
4、藥物性因素
濫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用化療藥物以及抗生素等可擾亂腸道菌群環境,降低抵抗力,進而引起腹瀉。
持續性腹瀉會引發哪些問題?1、營養不良
消化道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長時間腹瀉勢必會阻礙機體吸收營養物質,造成能量供應不足,進而導緻身體消瘦、頭痛頭暈眼花、不由控制的顫抖以及全身乏力和精神萎靡等。
2、貧血
持續性腹瀉會使得體内缺乏造血原料,特别是維生素B12、B6以及鐵,從而導緻貧血,其主要症狀是嘴唇和臉色蒼白、頭痛頭暈眼花以及皮膚幹燥。
3、水電解質發生紊亂
多次腹瀉會導緻體内水分和電解質跟随糞便排出體外,造成身體脫水嚴重時可引起休克。另外,持續性腹瀉也會使得體内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從而引起口角炎和舌炎,導緻感覺異常和抽搐以及骨質疏松。
4、易受到感染
腹瀉會導緻體内缺乏維生素以及營養不良,降低對抗感染能力,甚至會再次出現繼發性感染,延長病情恢複。
出現哪些情況時應立即就醫?每天排便次數超過6次;持續腹瀉時間超過兩天;出現劇烈的腹部疼痛和糞便中帶血;持續性發熱超過38℃;年齡超過65歲;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激素類藥物;患有惡性腫瘤以及糖尿病患者出現腹瀉時應積極就醫。
溫馨提示
大多數急性腹瀉屬于自限性感染,期間應調整好飲食,飲食注意清淡溫軟,選擇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如米湯或稀粥,等身體逐漸适應後再過渡到普通食物。同時及時補液,嚴重時需按照醫生囑咐服用止瀉藥物。不過沒有明确病因前不能濫用止瀉藥,不然會掩蓋病情。腹瀉超過4周仍然沒有改善,被判定為慢性腹瀉,還需進一步去醫院做全面檢查,根據病因對症性處理,期間應維持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慢性腹瀉期間飲食應注意低脂少渣,少吃或不吃粗纖維的食物,以免影響消化,加重胃腸道所承受的負擔。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健康明星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