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原标題:雷雨天氣,關于航班延誤的那些事兒
雷雨季,航班延誤季。近期,全國多地相繼進入雷雨季節。對于乘機出行的旅客而言,最擔心的莫過于航班延誤。出發地和目的地都沒雷雨,為何航班還是延誤?航班延誤後,食宿費用由誰承擔?對此,記者采訪了民航領域相關人士。
大慶薩爾圖機場管理有限公司機務工程師為飛機除防冰。新華社記者王松 攝
雷雨天氣對航班影響有哪些?
雷雨是空氣在極不穩定狀況下,所産生的劇烈天氣現象。民航人士表示,從飛行安全角度看,普通降水且并不影響能見度時,飛機是可以飛行的。但是飛機在雷雨天氣下飛行,容易遇到低空風切變、積冰、雷擊和低能見度等惡劣天氣情況,進而導緻飛機颠簸,甚至造成飛行器、通信設備損壞。在此情況下,航班通常會推遲或取消。
出發地和目的地都沒雷雨,為何我的航班還是不能起飛?
民航飛機在天空中要按照固定的航路、航線飛行。因此,除了考慮出發地和目的地的天氣情況,民航飛行還要考慮到飛行航路上的氣象情況。如果該航路上有嚴重的雷雨,通常會受到流量控制,造成航班延誤。
旅客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辦理自助值機。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
雷雨天氣導緻航班延誤或取消,旅客食宿費用由誰承擔?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教授刁偉民介紹,根據《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内運輸規則》和《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由于天氣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在始發站造成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可協助旅客安排食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對于延誤時間比較長的航班,一些航空公司會主動為旅客免費提供餐飲服務,如需過夜,航空公司也會為旅客安排賓館住宿。
如何才能及時獲取航班延誤信息?
對于延誤信息的通告和旅客的知情權,《航班正常管理規定》要求,各單位應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信息的通報工作,包括承運人應當在掌握航班狀态發生變化之後的30分鐘内,通過公共信息平台、官方網站、呼叫中心、短信、電話、廣播等各種方式來及時準确地向旅客發布航班延誤或者取消信息,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的原因以及航班動态。
旅客在上海虹橋機場2号航站樓電子顯示屏前觀看航班信息。新華社記者方喆 攝
此外,民航人士介紹,現在不少航班信息軟件都推出了航班預警功能,在航班起飛前六、七小時,預判可能發生延誤的航班。旅客可以将其作為出行參考。
雷雨季節,民航出行安全怎麼保障?
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民航各單位把保證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作為頭等大事。針對雷雨天氣對航班的影響,民航局在6月中旬召開了雷雨季節運行保障措施宣傳貫徹會,要求行業各部門、各單位強化協同聯動,統籌做好雷雨季節各項保障工作。遇上極端天氣,機場、航空公司、空管等各保障單位會提前制定應對措施,并充分發揮運管委協商機制,全力保障旅客出行。
華北空管局大興空管中心塔台保障現場(華北空管局供圖)
截至6月底,全國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30個月、9448萬小時,安全水平穩居世界前列。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表示,當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呈複雜态勢,季節性風險成為關注的重點。下一步,民航局将繼續運用系統觀念和方法,強化深層次安全問題防控,推動隐患排查治理走深、走實。嚴格運行标準,強化協作配合,加強航班監控,完善應急預案,切實做好汛期和雷雨季節安全工作。(記者周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