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路山路在人間,大事小事皆文化
今天我們談談女權主義,
相信不少玩微博的人和年輕人對這個詞并不陌生,但刨根問底的說起來,又不知道到底什麼叫‘女權主義’,隻是聽着覺得很大氣,
别急,我給您說說。
‘女權主義’又叫女性主義,婦女解放和性别平權主義,聽着有些拗口和晦澀。
其實通俗的來講,是被暴力、男女歧視和男性主導等等,很長一段時間所形成的問題壓迫的女性所發起的運動。那麼?它從哪來的呢?
這就要說到起源了,女權主義起源于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逐漸在19世紀演變為組織性的社會運動。
1848年在美國紐約州色内加瀑布市召開第一次女權大會,成立了婦女社會政治聯盟。
然而每一次新的文化和革新産生都會被迫害和逮捕,所以不可避免的許多成員因為微小的罪名被抓進監獄,遭受到殘暴的對待。
也是因此,女權主義廣泛的受到當時的社會關注。
此後便産生了之後的第二波、第三波和第四波女權主義,因為象征着海浪般前赴後繼,不間斷,所以用‘波’來稱呼。
其目的也從改變女性身體被約束和限制,轉變到性别、美、種族和階級等等,逐漸演變到今天的對網絡性騷擾、身體羞辱和性别歧視的反抗。
作為一個現代人,其實我們很難想象到在過去的人是怎麼回事,無非就是聽來的,像裹腳、守寡、必須要生男孩和在家帶孩子等等,而過去那個年代則讓人無法想象了。
例如我們以為西方文化先進或如何,早先女子的地位也十分低下,十七世紀之前,英國的已婚女子幾乎沒有任何權利,所有的權利都需要丈夫給予,或者說賜予。
甚至在歐洲某些國家,自己财産在沒有丈夫的遺囑的情況下,都不歸自己調配,而要發放給丈夫的親戚。
比如英國基督教會禮儀認為“女人的意志應該服從男子,男子是她的主人”。等等的社會規則不計其數。
中國也不例外,三妻四妾不用說了,三從四得、殉葬、守婦道等等,不勝枚舉。
那麼女權主義的目标是好的,它的方向是為了反抗壓迫的,我們是否應該支持呢?
答案很令人沮喪,
不一定!
很簡單,就國内而言,我們的女權主義很是畸形,我之前也說過,女權主義的根本是為了平等,不受歧視,是讓女性也能受到和男性一樣平等的待遇。
但一進中國就變了味道,早先爆出的女權人士,組織女性賣淫,并且時間不短,
最後發現人家壓根就不是女權,而是崇洋媚外,無腦的認為西方的就是好的。
随後出現的‘田園女權’,起先我聽聞這個詞也有些糊塗,難道是要種菜?
後來發現,所謂的田園女權,就是女性霸權主義
例如“我可以不做飯,不做家務,不工作,不帶孩子,你必須要帶,因為我是女人”
“你負責掙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這事兒男的能做,我憑什麼要做?”
諸如此類的言論,讓人厭惡至極,已經完全背離女權的目标。
還有一些見到事情就開罵的,稍有言論上的不合就痛斥,
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來标榜自己的的觀點的,
所謂女權人士。
請問我們如何能去支持呢?馬克思主義教導我們,要唯物論,要科學,要論證
女權主義不可怕,甚至讓人尊敬
而歪曲了這文化,還去誤導别人的才可怕
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存在糟粕,要去剔除,社會存在不公,我們要支持正義
女性強大起來,需要靠的是自己努力,和團結同樣努力的女性,證明給社會看,男女都一樣
是要靠自己參與,表現出自身價值和觀念的
是要為了我們的下一代過上更好的,更完善的社會環境的
一個人壞,它是有目的的,而一群人都是這樣,隻能是愚蠢的
最後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