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當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夠及時為機體補充糖原,恢複體力緩解疲勞,同時小米粥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預防和緩解便秘。
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來說,小米粥能夠和中益腎,除熱解毒,對于反酸反胃,惡心嘔吐,腹部脹滿食欲不振的人來說,适當喝小米粥也能夠緩解胃部不适。
正是因為小米粥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在平時深受大衆的歡迎。
不過卻有人說小米粥是很容易升高血糖的,因為小米粥比較軟爛,而且小米粥當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極易被身體吸收吃了之後不利于餐後血糖的穩定,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不正确呢?
《Frontiers in Nutrition》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回顧了80篇發表的人類研究,其中有21項以小米為試驗的研究,結果顯示長期吃小米對控制空腹血糖水平是有積極效果的。
也有研究人員發現,小米對于預防二型糖尿病也有積極作用,可以明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數值。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證明,小米在降低胰島素指數和胰島素抵抗降低空腹,與餐後血糖水平改善血糖控制等方面都有一定功效。
小米之所以能夠起到這一個功效,可能與小米當中的抗性澱粉和高纖維有關,延緩了澱粉水解延遲血糖的升高。
有研究人員表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或者沒有糖尿病的人,在平時可以适當吃小米,能夠幫助穩定血糖水平。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來對待上面的所有研究,雖然證明小米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但是如果經常喝或者大量喝小米粥,到底是升高血糖還是降低血糖呢?還要具體看小米粥的升糖指數。
小米粥的升糖指數是61.5,這一個數值已經超過了55,所以已經不算低了,如果吃太多小米粥的話,是不利于血糖的穩定的。
當然升糖指數也沒有考慮到食物的食用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小米粥的升糖指數為61.5,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為75.1%。
不過小米粥當中小米的含量約為6.25%,如果喝1000毫升的小米周期生産能力比吃了100克的饅頭或200克的大米飯要低很多。
1、控制好量
喝小米粥時大家一定要嚴格控制好量,當然大家也要注意粗細糧搭配還要食材盡量豐富一點,可以加入南瓜,山藥,蔬菜等其他的菜品。
2、不要煮太爛太軟
在平時熬小米粥時,不要煮得太爛太軟,盡量保留整粒的小米,增加咀嚼的次數,降低餐後血糖反應。
5種食物或才容易升高血糖1、山藥
山藥當中含有大量的澱粉,煮熟之後所含有的糖分和熱量都會相應升高,吃了之後容易在體内轉化成葡萄糖,讓血糖升高。
糖尿病人在吃山藥的時候要将他當主食看待,吃了山藥就要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每100克山藥就要相應減少25克的主食。
除了山藥之外,像芋頭,蓮藕,土豆等澱粉含量非常高的食材糖尿病人在平時都要謹慎。
2、西瓜
夏天到了,最受歡迎的水果是西瓜,但是西瓜屬于一種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升糖指數值為72,如果過量吃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如果一定要吃的話,盡量控制在200克以内。
3、荷蘭豆
有很多減肥的人喜歡吃水煮荷蘭豆,荷蘭豆其實屬于一種高糖分的蔬菜,吃的時候會有絲絲的甜味。
205克的荷蘭豆所含有的含糖量就已經相當于一斤綠葉蔬菜了,稍不注意就容易導緻糖分攝入超标。
如果在平時攝入了荷蘭豆主食上就要相應減少食量。
4、土豆泥
有一些人特别喜歡吃土豆泥,其實土豆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澱粉顆粒,蒸的土豆泥升糖指數為65,在通過加熱研磨等工序制成土豆泥之後,不僅可促進腸道吸收與消化,還會将澱粉質化為糖,促進腸道血液中的速度提升血糖水平,在平時要少吃。
5、糖醋食品
在平時要盡量少吃糖醋食品,比如糖醋排骨,糖醋魚,菠蘿咕咾肉等,這些食物雖然看起來非常有食欲,但是烹饪的過程當中會添加大量的白砂糖,醬油等調料,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