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說,閱讀傷害人的記憶力。沒錯,書多了,書不再是奢侈品了,就沒人再背《荷馬史詩》那樣的大部頭了。今天還能背大部頭的,估計也就相聲評書界還能找出幾個來。
閱讀雖然确實導緻人們的記憶力下降(至少表面如此),人們卻可以通過閱讀打開更大的空間,顯然收益更大。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孔子教育學生,也是如此。
有的學生愛問“何謂也”(為什麼),孔老師很樂于回答,進一步闡釋;有的學生偏偏不問,自己有想法、有主意,有時候難免想偏了,孔子也不介意。
這兩種學生,殊途同歸,一個擅長從老師身上挖掘資源,一個能夠産生造血機制、自我成長,都可能成才。孔老師很看得開。
他看得開,有人看不開。《論語》隻記錄孔子怎麼說,不記錄孔子怎麼想;有些問題,學生不問,孔子就不說,後人隻好猜謎了。
典型的一個謎語,是“吾道一以貫之”。孔子說,我的所有理論,可以用一個靈魂性的東西串起來。
這個靈魂性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多數人認為是“仁”,也有人認為是“學”。其實兩者并不矛盾,學是過程,仁是目标,學是門檻,仁是門庭。還有人認為是“忠恕”,比如曾子。
《論語》中,孔子兩次提到“一以貫之”,可他的學生讓他很無奈,沒人深究,兩次都沒人問“何謂也”。孔老師也就沒說這個“一以貫之”的“道”究竟是什麼。
最愛追問的學生,要算樊遲。有人做過統計,《論語》中,樊遲一共與孔子對話6次,問了10個問題,而且多次是追問。這種好學勁兒,挺讓人欽佩的。
典型的場景是這個:
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樊遲給孔老師當司機,倆好學的人湊在一起,坐車也是上課。孔老師知道樊遲熱愛學習,主動上課,說孟孫向自己讨教孝的事,我是如何回答的,嘚啵嘚、嘚啵嘚一通說,說得挺高興。
他為什麼對樊遲說這些?很簡單,他了解樊遲,知道這孩子好學、好問。如果學生跟木頭一樣,老師估計也懶得發言了——還不如在車上眯一會兒,養養精神。
樊遲顯然是個優秀司機,既有好學的品格,又知道如何讓老師歡心。在老師、長者面前,一定要虛心讨教,師長才高興。于是問了一句:“何謂也?”——你這麼回答孟孫,是什麼意思呢?
于是老師如數家珍,把和孟孫說的話,進行了二次加工、深入闡發,更加圓滿了。
有的學生就不行,不好問,比如曾參。孔老師貌似很喜歡這個學生,見了曾參,非常積極主動地說:“曾參呀,吾道一以貫之。”然後,用期待的眼神,熱切地看着親愛的學生。
他多麼希望,曾參和樊遲一樣,說一句“何謂也”,這樣一來,後人就不用猜謎了。
可曾參這個木頭,竟然回答了一個字“唯”,意思是:“是的。你就是一以貫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你倒是問一下呀!
學生竟然不問,是自信還是自以為是?好吧,既然你不問,那我也不說,你自己思考,即便想偏了,也不是壞事。這算孔子的教育理念之一。
多少還是有點尴尬的。你想想,老師對你說,“我有一個道理,很深奧喲。”你卻回答“是的”。老師咋想?這瓜娃子,為啥不問問?
同學們也好奇曾參為啥不問。老師一走,開始追問曾參“何謂也”——老師剛才說的是啥意思?
曾參把老師的“一以貫之”,總結成了“忠恕”二字,至于對不對,隻有天知道。總之當代不少專家,對曾參的解答,并不認可;而後來曾參也确實把孔子的核心理念,開始往“仁”上靠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也算殊途同歸。
高金國,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曆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
壹點号高了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