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首發,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要說豆瓣電影排行榜榜首NO1,自然是《肖生克的救贖》。它給無數觀衆帶來生的力量:隻要心懷希望,就能自我救贖,也能救贖他人。
這部震撼人心的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史蒂芬·金被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他擅長寫監獄題材的作品。
與《肖生克的救贖》同名的,還有《綠裡奇迹》。兩部作品,同屬史蒂芬·金的監獄小說翹楚。
美國作家史蒂芬·金
這兩部作品,主題都涉及靈魂的救贖、困境的突破,後者雖然沒有那麼有名,但是因為加入魔幻色彩,具有不同的吸引力。
所謂“綠裡”,是監獄裡一條鋪着綠色油氈的通道,也是從苟且生存走向行刑死亡的通道。在這令人絕望的綠裡之上,一個奇迹,因為一個人的到來而發生……
這是一樁發生在監獄當中的奇迹,一個平凡而非凡的人物,帶來一次關于靈魂與希望的救贖
1.所謂奇迹,其實是一個人内心的愛與希望
影片中,帶來奇迹的人是主角,他叫科菲。
他是黑人,體形碩大,讓人感到恐懼。事實上他性情溫和,沉默寡言,具有孩童般的天真純樸,又帶着上帝式的悲憫之心。科菲具有一種超自然的能力,他到來之後,借助超自然力改變了周圍很多人的命運。
首先,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獄監長保羅,因為長年累月需要面對死囚,執行行刑,所以,保羅已經對坐上電椅的死亡已經感到麻木。科菲用自己的超能力治好了保羅的前列腺頑疾,讓他擺脫疾病折磨。這是保羅第一次感受到保羅身上的神奇力量。
在遇到科菲後,保羅對刑罰、靈魂的救贖、生命的意義獲得全新認識。
在此之後,科菲多次顯現出自己的超自然力。他用它讓獄友飼養的小老鼠起死回生,用它治愈了監獄長妻子的絕症。他用此能力幫助身邊的善良之人,也懲處邪惡之徒。
既然這個大塊頭是個菩薩一樣的善良之人,又怎會進監牢呢?
因為世人隻願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表象,難以深究背後的真相。
真相是這樣的:超能力讓科菲能夠預感到附近即将發生的壞事。這種能力,對他來說并非好事,他因此看清世間的各種邪惡,很多時候,想救贖卻無能為力。這讓他感到孤獨、痛苦,常常雙眼滿含淚水。
有一天,他又産生一種不好預感,等他趕到事發地點,小女孩已經被害,倒在血泊之中。科菲痛苦萬分,摟着小女孩的屍體放聲大哭。村民趕到,看到的是科菲懷裡躺着已經死去的女孩。他們認定,這個不知從哪來的、長相恐懼的黑人就是兇手。
于是,科菲被送進監獄,等待法律的制裁。
随着故事進展,觀衆與保羅等人慢慢領悟到一點:所謂超能力,所謂不可能的奇迹,其實是一個人内心的愛與希望。
2.一座監獄,可以是一面人性的照妖鏡
一座監獄,可以是社會的縮影,也是人性的照妖鏡。
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并沒有終極答案。橫向比較的話,有善惡分别,縱向查看,人性并非一層不變,它是一個在事态中不斷發展的動态存在,所以才有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說法。
在冷山監獄,犯人也是形形色色的,美醜善惡在這裡都有呈現。
獄監長保羅和手下三位同事,他們行事公正,在法理基礎上給予死刑犯人性的關懷。比如,面對即将行刑的特裡沃,他們合謀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為了讓他安心上路。這樣的畫面,讓人感到心酸的溫暖。
又比如,獄吏佩西實在是個愚蠢無知的年輕人,他靠關系獲得這份工作,平時自高自大,對待囚犯毫無同情心。他為了公報私仇,在為特裡沃執行電刑時,偷偷動了手腳,讓囚犯臨終受刑一刻受盡折磨,慘不忍睹。
再比如,囚犯特裡沃在欲念促使下對一少女犯下罪行,其實他膽小怕事,後來他為自己的罪惡誠心忏悔,不過依然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還有囚犯沃頓,他本性殘忍,好似魔鬼,喜歡捉弄監獄工作人員,對獄友更是各種調戲。他作惡多端,卻從沒未忏悔。
這部以監獄為背景的影片,展現了善與惡的較量、罪與罰的抗衡、法與情的矛盾,也有寬容與救贖、絕望與希望的對比。
觀看這部影片時,你會感到悲憤,也會有所感動,你會覺得憂傷,也會心生溫暖。
3.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不帶希望地活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罪犯理當被受到懲罰,可是并未作惡的科菲為何也要走過綠裡,坐上那把通向死亡的電椅呢?
在世人面前,科菲就是一個怪人、一個殺人的罪犯。隻有保羅和他的三位見識過科菲超能力的同事清楚,他是一個大善人,是上帝賜予人間的救世主一樣的存在。
但他們沒法證明科菲無罪,更重要的是,科菲自己并不害怕死亡。甚至,他希望通過死亡,進行自我救贖。因為,他活在人間,看盡罪惡,内心早已為之痛苦不堪。
執行前,保羅與科菲之間,有一段對話,感人肺腑,讓人潸然淚下:
保羅問:
當我死了,我站在上帝面前等候審判,他問我為什麼讓他的奇迹死去,我該說什麼,那是我的工作?
科菲淚眼婆娑,他回答道:
你告訴上帝是出于善意,我知道你傷心焦慮,我可以感覺到。但你現在必須停止,因為我希望結束。真的,我累了。厭倦在路上,像雨中孤獨的麻雀。厭倦沒有夥伴陪伴,或者告訴我何去何從,或者為什麼。我厭倦了人們醜陋的彼此相待,厭倦了每天感到和聽到的傷痛,它一直就像我腦袋裡的玻璃碴。你能理解嗎?
保羅久久不忍啟動電椅的開關,但又不得不啟動。當科菲走向死亡,也就獲得了自我救贖。
惡人面前,死亡是法律給予的懲罰。
善人面前,死亡是一種解脫和救贖。
影片可濃縮為史蒂芬·金的一句名言,我想那也是影片的主題:
希望是一件美好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消逝的。
這是一個善惡俱在的世界,也是一個是非同行的社會,作者塑造出科菲這個人物,傳達出一種正能量:
隻要内心充滿希望,就能完成自我救贖、解救他人。
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帶希望地活着。
整個故事,從保羅回憶的角度講述。那時候,他已經一百多歲,他住進了養老院,心愛的妻子已去世。有一天,他将綠裡往事向一位老友娓娓道來——也就是整部電影。
世人也許當此視為老人頭腦糊塗後的天方夜譚,天底下哪有什麼奇迹?
或我們可以不相信故事,但應該相信希望的力量。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簽約作者。煮字療饑,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内容。】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簽約作者。煮字療饑,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