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核心素養以培養什麼為核心

核心素養以培養什麼為核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6:43

項目式學習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實現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從核心素養、深度學習與項目式學習三者之間的内在關聯入手,分析了項目式學習的類型、設計方法與操作過程,為項目式學習本土化的實踐框架與策略體系建構提供了參考模型。

核心素養以培養什麼為核心(培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1

  • 圖片來自2019年首屆中國基礎教育“新教學”觀摩課(小初語文專場),其大情境、真任務的單元大主題教學,一定程度上就是項目式學習在學科裡的具體體現。

作者:

  • 賀慧,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中小學正高級教師;
  • 張燕,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
  • 林敏,四川省南部縣王家鎮小學教師。

核心素養以培養什麼為核心(培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2

核心素養強調學生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念的培育,深度學習因其更加強調關注學科本質、知識的遷移力和實踐創造力等這些衡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指标而成為實現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渠道。那麼,什麼樣的學習方式通向學生的深度學習呢?我們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條重要途徑。

01

項目式學習:

深度學習的一種實踐模式

盡管人們對于深度學習的内涵界定在角度、方法,尤其是側重點上各不相同,但綜合起來,學者都普遍認同深度學習擁有五個基本特質:

一是深層動機。不可否認,深度學習涉及的是深層的學習動機而不是淺層的學習動機,是内在的學習動機而不是外在的學習動機。可以說,深層動機乃是深度學習的第一特質。

二是切身體驗與高階思維。無論是知識的深度建構,還是問題的成功解決,抑或是自我的反省認知,深度學習在過程質量上都涉及切身體驗和高階思維兩個基本特質。其中,切身體驗指向學生的感受與觀察、實踐與操作和感悟與體會;高階思維指向學生更為深刻的反思思維與批判思維、更為綜合的整體思維與辯證思維和更為靈活的實踐思維與創新思維。

三是深度理解與實踐創新。從結果質量上看,深度學習集中指向兩個基本特質:深度理解和實踐創新。其中,深度理解指向學生對事物或知識本質的理解、對事物或知識意義的理解和對自我生命意義的理解;實踐創新指向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包括遷移運用能力和融合創新能力。

在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學習方式中,項目式學習無疑是其中較為有效的一種實踐模式,是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開展深度學習的一種有益嘗試。

項目式學習以完成真實的事情或任務為目标,旨在促成學生學習狀态、學習内容、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結果等方面的變革。在學習狀态上,項目式學習要求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向積極的探索者,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真正激發學生的内源性動機。在學習内容上,項目式學習的價值在于圍繞一個富有挑戰性的主題,整合學科内甚至是跨學科的學習内容,促進學生綜合理解,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在學習方式上,項目式學習要求改變以往以知識傳授為主線的教學方式,用更真實、更綜合的項目引導學生展開學習,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實現學用合一。在學習結果上,項目式學習強調學生的實踐創新,讓學生在探究與創作中形成一定的作品,例如建立模型、設計方案、創編話劇等等。由此可知,項目式學習具有内源性、整合性、實踐性以及創生性,而這四大特性恰好是深度學習的本質之所在。

核心素養以培養什麼為核心(培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3

  • 圖片來自2019年首屆中國基礎教育“新教學”觀摩課(小初語文專場),其大情境、真任務的單元大主題教學,一定程度上就是項目式學習在學科裡的具體體現。

02

核心素養導向的項目式學習實踐

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能夠較為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和核心素養養成,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會給教師帶來諸多挑戰。為了将項目式學習有效地落實于課堂教學之中,我們需要對項目式學習的類型、設計方法、操作過程有一個基本的把握。

1

類型:項目式學習的取向與方式

項目式學習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标,内容上強調完成真實的事項,例如策劃、組織、設計、調研、創作等,其基本方式為設計學習,最終要産生具有設計性的作品和産品。依照項目所涉及的領域和來源,可将項目式學習分為生活取向類、兒童取向類以及學科取向類三種類型。其中,生活取向類主要是基于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展開的項目式學習;兒童取向類主要是基于兒童普遍感興趣的問題而展開的項目式學習;學科取向類主要是依托某個學科問題,進而圍繞一個更具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展開的項目式學習。根據實踐方式,項目式學習可以分為調研類、實驗類、設計類以及實作類四種類型。

其中,調研類項目要求學生運用各種調查方式搜集客觀信息,并對客觀信息進行研究與分析,從表層調查到深究内因,如讓學生調查超市中商品的銷售狀況、小區車位緊張的原因等。實驗類項目旨在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進而探索其存在的合理性,如讓學生驗證風的存在、探索影子的變化等。設計類項目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目的意圖制定方案、模型等,如讓學生設計當地旅遊路線方案、建立一個定位同學座位的模型等。實作類項目強調學生的操作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創生作品,如讓學生制作一個簡易的智能火車、創編花樣跳繩等。

以上四種項目實踐類型并非簡單的并列組合,而是一種層級不斷加深、對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不斷提高的關系,力求讓學生實現從簡單的知識運用到實踐創生,從單一的知識建構到社會身份建構的過渡。

2

過程:項目式學習的操作環節

基于項目的學習是一種以學習、研究學科的概念及原理為中心,基于一個挑戰性的真實難題,學習者以小組的形式,通過親自制定計劃、調研、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分析研究等活動,在一定的時間内解決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問題,并将學習過程以産品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學習方式。[2]因此,項目式學習的操作過程可以概括為五個步驟:項目提出、項目分析、項目設計、項目執行以及項目評價。

以小學科學課《制作紙闆遊戲機》為例。

第一步,提出項目。根據要研究的關鍵性問題,以學生感興趣的遊戲為生發點,将項目鎖定為“制作紙闆遊戲機”。第二步,分析項目。在項目分析過程中引出單元問題:要制作紙闆遊戲機,需要學習哪些相關知識?例如,制作遊戲機需要用到幾種簡單機械:杠杆、輪軸、滑輪、斜面等,并簡單講述機械幫助人類省力的原理。第三步,設計項目。這一部分需要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并确定項目團隊。在将總項目分解成若幹子任務的基礎上,學生利用紙盒和幾種機械開始設計草圖,構想出制作思路。第四步,執行項目。學生按照設計的草圖制作遊戲機,教師适時介入,幫助學生将設計合理化、可視化。第五步,評價項目。一方面,學生将最終設計的紙闆遊戲機進行展示彙報,并根據一定的标準進行同伴互評;另一方面,教師應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總結所用知識,歸納設計思路,以更好地完善作品。

3

前提:高質量的項目設計

高質量的項目設計是實現深度學習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如何設計具有高質量的項目呢?首先,高質量的項目設計應當滿足三個标準:妙、活、合。其中,“妙”即精妙、巧妙。一個設計精妙的項目既能觸發學生的深層動機又能深入知識本質、抓住目标内核。“活”即鮮活、靈活。項目設計應該回歸學生的實際生活,在生活中尋找項目原型。“合”即綜合、整合。項目設計應當體現學科内部以及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從而實現學生的整體建構。其次,高質量的項目設計應當體現三個特征:真實性、探究性與實踐性。“學用合一”是項目式學習的核心,學生在真實的、具有探究意義的項目中進行學習,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尋求對項目以及自我的整體理解,從而實現在理解中實踐,在實踐中創生。再次,高質量的項目設計應當遵循四個步驟,即鎖定核心目标—明确核心知識—設計核心問題—生成學習項目。

核心素養以培養什麼為核心(培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4

  • 圖片來自2019年首屆中國基礎教育“新教學”觀摩課(小初語文專場),其大情境、真任務的單元大主題教學,一定程度上就是項目式學習在學科裡的具體體現。

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方寸世界》這一主題單元為例。

【案例分析】

核心目标:引導學生深度建構,促進學生創意表達。

核心知識:郵票的産生、郵票的曆史、郵票的基本要素、郵票所蘊含的意義等。

核心問題:“什麼是最美郵票呢?”學生通過調查、采訪身邊同學、朋友、家人,了解到“最美郵票”的标準——“兩美一全”。“兩美”指外觀美、寓意美;“一全”指信息全。

學習任務:設計、制作屬于自己的“最美郵票”。學生在對最美郵票的标準有了一定了解後開始設計制作屬于自己的最美郵票,最後師生共同舉辦“‘方寸世界’創意表達項目之最美郵票”發布會活動,共享集郵之旅的碩果與快樂。

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形态,項目式學習正在進入中小學的課程教學實踐。而深入把握核心素養、深度學習與項目式學習三者之間的内在關聯,進而探索出本土化的實踐框架與策略體系,才能更為有效地提升項目式學習實踐的自覺性與合理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