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伊始,聯合國正式批準土耳其将其外文國名由Turkey更改為Türkiye,土耳其希望借此将自己的國名和英語中的“火雞”(turkey)脫鈎。
▲你好,“Turkiye”
除了國名,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名字也充滿争議。伊斯坦布爾是東南歐第一大都會,地跨歐亞,控扼黑海與地中海,是連接巴爾幹和西亞的咽喉要道。
▲伊斯坦布爾的位置
作為溝通東西方的鎖鑰之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在此激烈碰撞,讓伊斯坦布爾成為一座極具争議性的城市。
4至15世紀,這裡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更是希臘、東正教的文明中心。彼時她的名字叫做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國建立在希臘文化基礎上
15世紀後,該城被奧斯曼帝國征服,成為伊斯蘭文明的中心之一。奧斯曼帝國借此宣稱繼承了羅馬正統,時至今日“精羅”都在為此感傷。
此後數百年,兩大文明圍繞着這座城市展開了全方位的角力,其中就包含着對城市名稱的争議。
奧斯曼帝國的征服沒有打斷地名的傳承,到20世紀初,奧斯曼帝國的書籍、文件中仍能看到君士坦丁堡的痕迹。
▲扼守歐洲、亞洲的伊斯坦布爾
這個帶有基督文化特征的地名在土耳其人看來終究有些“刺眼”。20世紀20年代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至1930年,君士坦丁堡之名被“伊斯坦布爾”強制取代。
在千年歲月中,這座城市名稱的變化伴随着哪些曆史時刻?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為何要舍棄傳承千年的君士坦丁堡,将其改稱伊斯坦布爾呢?
一、君士坦丁堡——帝國的榮耀*第一部分,為方便讀者閱讀,伊斯坦布爾僅作為地名代指,不代表當時出現的實際地名
伊斯坦布爾,沐浴在希臘文明之下長達3000年。
公元前33世紀,希臘地區誕生了歐洲的第一縷文明曙光。此後希臘文明在地中海東岸遍地開花,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城邦國家的出現,地狹民稠的希臘本土難以承載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希臘人揚帆出海,在愛琴海和黑海沿岸開辟殖民地。伊斯坦布爾就在這段曆史中應運而生。
伊斯坦布爾發端于歐洲一側金角灣一帶。這裡控制着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唯一通道。公元前13世紀,遷徙到此地的希臘人色雷斯部族将這裡命名為萊戈斯(lúgos,希臘文指當地生長的貞潔樹)。
▲希臘人的殖民遷徙
據記載,公元前657年,希臘的墨伽拉王國的王子拜紮斯獲得阿波羅的神谕,在黑海與地中海交彙處修築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即拜占庭。拜紮斯的外号“金角”就成為城市所在岬角的名稱。
拜占庭建城的同時,羅馬人在意大利半島中部建立了羅馬王國。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取代了王政。
除了貴族把持的元老院和執政官職位,羅馬公民也通過人民大會分享到一部分權力,這加強了羅馬的凝聚力,實力增強的羅馬逐步建立起對地中海的霸權。
▲拜占庭位于希臘文明外圍
趁着希臘人的内鬥,公元前2世紀羅馬征服了希臘。但偏遠的拜占庭沒有得到羅馬人的關注,直到公元1世紀末,已建立帝制的羅馬才把包括拜占庭在内的東色雷斯地區征服。
羅馬人積極從希臘汲取精神養分。在希臘文明哺育下,羅馬發展出更為健全的政治文化體制,成為世界性帝國。
▲羅馬帝國
公元235年,羅馬皇帝亞曆山大·塞魯維遇刺身亡。由于政治動蕩、異族入侵、自然災害頻繁,羅馬帝國陷入3世紀危機。
4世紀初,來自帝國西部的君士坦丁一世恢複了帝國的統一。他頒布《米蘭敕令》,為基督教發展成歐洲主流宗教提供了官方背書,君士坦丁一世也是第一位皈依基督的羅馬皇帝。
衰敗的羅馬城已難以有效輻射廣袤的疆土,君士坦丁決定在交通便利且地勢易守難攻的拜占庭營建新都。
從公元324年起,拜占庭城内大興土木,君士坦丁以自己的名字Constantine加上希臘語表示城市的polis作為拜占庭的新名字,即“君士坦丁堡”。為了表示對舊都羅馬的繼承,君士坦丁堡也被叫做“新羅馬”或“第二羅馬”。
▲君士坦丁大帝雕像
君士坦丁堡南北東三面環海,西部則修建有高大的城牆。城市坐落在七座小山丘上(對應羅馬的七丘傳說),占地60萬平米的皇宮位于城市最東端,自此向西,一條寬敞的大道連接起6個大型廣場,以廣場為中心,街道呈放射狀分布。商業區、競技場、教堂分布其中。
短短幾十年,君士坦丁堡人口已接近50萬。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大帝去世後,帝國再度陷入動蕩。公元395年,狄奧多西皇帝将帝國分給兩個兒子,羅馬分裂為東西兩部分。西羅馬帝國很快就被蠻族大軍淹沒,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這個帝國更以首都舊名而聞名于世,即拜占庭帝國。
二、康斯坦丁尼耶——蘇丹的野心拜占庭帝國根植于希臘文明的土壤中,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
拜占庭在公元6-7世紀達到鼎盛,一度收複了故都羅馬。君士坦丁堡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金角灣的港口旁停靠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除了羅馬人,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數萬少數族裔也居住在城中。
▲拜占庭帝國
當地居民直接用希臘語的“城”(polis)稱呼這裡,因為此時的君士坦丁堡被看做希臘文化“第一城”。
9世紀後,“伊斯坦布爾”(Istanbul)成為君士坦丁堡的俗稱。該詞源于希臘語的“進城去”(eis tin polin)。也有現代學者認為,伊斯坦布爾是對君士坦丁堡發音的訛傳,并非希臘語的“進城去”。
君士坦丁堡對周邊地區産生了強大的文化輻射作用,憑借着東正教核心的影響力,截至10世紀,包括基輔羅斯在内的斯拉夫政權紛紛皈依東正教。他們将君士坦丁堡視為自己的“精神首都”。
▲東、南兩支斯拉夫人大都皈依了東正教
由于内部争鬥以及與周邊國家的戰争,拜占庭在10世紀後衰落下去,領土不斷萎縮。公元1299年,土耳其人在的小亞細亞半島建立奧斯曼政權。
經過幾代蘇丹的努力,到14世紀奧斯曼帝國已控制大半個小亞細亞,并跨過愛琴海入侵巴爾幹半島。
由于君士坦丁堡在基督教世界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在西歐基督教國家的支持下,拜占庭帝國暫時保住了首都。
▲衰落的拜占庭與崛起的奧斯曼
西歐國家的援助名義上是出于宗教大義,實際上是建立在政治和商業利益上。例如熱那亞人就占領了君士坦丁堡北側的加拉塔,将其作為商業殖民地。
公元1453年,奧斯曼蘇丹穆罕穆德二世統帥17萬大軍再度圍攻君士坦丁堡。城中僅有的7000名守軍利用堅固的城牆進行防禦,金角灣中,守軍用粗大的鐵索封鎖海面。
奧斯曼軍隊動用巨炮對城牆發動了數星期的炮轟。所擊之處,整個塔樓與胸牆會被擊得粉碎。
▲奧斯曼軍隊(綠色)猛攻城牆
奧斯曼大軍如潮水般湧入被巨炮轟開的城牆缺口。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在城牆下,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征服。奧斯曼軍隊緊接着在巴爾幹半島攻城略地,吞并了包括希臘在内的衆多地區。
君士坦丁堡的淪陷使地中海東岸自此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國家在此間不斷厮殺,二者的文化沖突一直延續至今。奧斯曼帝國借此控制了傳統商路,一定程度上促使新航路的開辟。
戰後的君士坦丁堡隻剩下5萬居民。為了恢複城市活力,帝國蘇丹鼓勵此前逃離城市的居民返回,君士坦丁堡周圍地區的大量穆斯林、猶太、基督教家庭被強制遷入城中。
▲進擊的奧斯曼帝國
來自意大利威尼斯、熱那亞等地的商人仍被允許享受貿易特權,城市的人口和經濟逐步恢複。
君士坦丁堡地理位置重要,強大的輻射能力能夠幫助蘇丹建立更為強大的帝國。1457年,奧斯曼帝國正式将首都從阿德裡安堡遷往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人沒有采用拉丁語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而是選用早就在中東地區流傳,被阿拉伯、波斯等伊斯蘭國家所采用的“康斯坦丁尼耶”(Constantinyye)。
▲羅馬風格的君士坦丁堡
這不過是對同一地名的不同音譯,奧斯曼帝國基本上繼承了君士坦丁堡的地名。甚至在與歐洲各國的外交信函中,自行将本國首都翻譯為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也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的非正式名稱。
一些不願意臣服蘇丹的拜占庭“遺老”流亡到歐洲各地,推動了東正教的傳播和拜占庭文化的延續。
1472年,一位流亡的拜占庭公主與莫斯科大公聯姻,莫斯科借此宣稱自己是繼拜占庭後的“第三羅馬”。莫斯科公國變身成為沙俄後,俄國更是希望将該城變為自己的沙皇格勒。
▲君士坦丁堡古地圖
征服君士坦丁堡後,奧斯曼帝國兵鋒直指中歐,基督教世界為之震顫。直到1683年基督教軍隊在維也納城下擊敗奧斯曼帝國,才止住了土耳其人的擴張。雙方進入對峙階段,西方還是無力收複君士坦丁堡。
16世紀後,整座城市愈發體現出伊斯蘭色彩。不同于羅馬帝國時期将廣場、競技場等公共空間看做城市中心,作為政教合一的國度,奧斯曼帝國注重發揮宗教在城市中的支點作用。
除了将城内的教堂改建為清真寺,征服後的20年間,城中新建了近200座清真寺。
城中的道路網絡也在逐漸“伊斯蘭化”。拜占庭時期,要求普通道路寬度不得低于3.65米,整座城市道路齊整,格局清晰。
▲君士坦丁堡道路寬闊
但根據伊斯蘭法律,私人财産權高于公共财産權。于是城中的道路不斷遭到侵蝕,平均寬度不斷降低,城中的街道變得愈發擁擠和無規則。
具有伊斯蘭特色的“巴紮”(大集市)成為城市經濟中心。1476年的一份資料顯示,城中規模最大的巴紮及周邊商店、倉庫、商隊旅館達3000餘間,雇工達2萬人。
▲大巴紮航拍
将不同宗教、民族的居民劃分到不同社區是古代伊斯蘭城市的特點,康斯坦丁尼耶亦被分為13個區,除了占據主體的穆斯林社區,還有衆多的希臘、猶太、亞美尼亞社區。
蘇丹政府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康斯坦丁尼耶是帝國多元社會的縮影。伴随着帝國的擴張,不同種族和信仰的人群生活在帝國境内。異教徒商人能夠安心的為蘇丹打理帝國貿易。被征服民族中的精英在皈依伊斯蘭後,也有機會進入帝國權力中樞。
拜占庭時期形成的首都“衛星城”得到進一步發展。如金角灣北岸的加拉塔,西歐等國的使館大都設置在此。
▲加拉塔位于老城北岸
16世紀後,伊斯坦布爾專指首都老城區,康斯坦丁尼耶則包含了伊斯坦布爾及加拉塔等新城區。
土耳其人在Stamboul加入元音I,變成Islambul。除了語音流變等語言學因素外,地名發音中融進了“伊斯蘭”(Islam),強調自身的宗教屬性。
平民們更習慣用伊斯坦布爾來稱呼自己的城市,康斯坦丁尼耶則獲得帝國的官方認可。18世紀前,康斯坦丁尼耶之名一直和蘇丹的塑像一起,被鑄刻在帝國的貨币上。
康斯坦丁尼耶,見證了奧斯曼帝國最輝煌的時刻,但随着帝國的衰落,一扇黑暗的大門徐徐打開。
▲君士坦丁堡成為穆斯林的城市
三、伊斯坦布爾——現代土耳其的曙光到19世紀中葉,由于列強的入侵及内部叛亂,奧斯曼帝國進一步衰落下去。1821年,希臘人發起獨立戰争,在英俄等國支持下,希臘在1832年獲得獨立。
▲盛極而衰
作為東正教文化的堅定捍衛者,希臘人将君士坦丁堡看做東正教的核心,不斷積蓄力量試圖奪取該城。俄國也希望占領君士坦丁堡,打通黑海與地中海通道。
自16世紀起,俄國多次發動對土戰争,掠奪了大量奧斯曼領土。俄國和奧地利甚至計劃瓜分奧斯曼帝國,支持希臘重建拜占庭帝國。但由于列強間的矛盾,君士坦丁堡仍被奧斯曼帝國掌控。
▲希臘計劃假想圖
為了救亡圖存,奧斯曼帝國于1839年開始了西方化改革。
帝國在1876年頒布了首部《憲法》。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家淪為西方的精神附庸,在改革中還要強調本國的文化元素。例如憲法中寫道“帝國的首都是伊斯坦布爾”,伊斯坦布爾之名首次得到官方認證。
▲銳意改革的蘇丹們
在蘇丹看來,伊斯坦布爾顯然比西方味十足的君士坦丁堡更适合自己。首都的最高軍政和民政長官的頭銜中冠以“伊斯坦布爾”,叫做伊斯坦布爾阿迦(Istanbul ağası)和伊斯坦布爾埃夫迪(Istanbul efendisi)。奧斯曼駐外使館和法院使用的公文也改用伊斯坦布爾。
▲19世紀末的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康斯坦丁尼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體現出城名擯棄官方表述,轉而采用民間說法。其背後是帝國希望弱化宗教影響,将神權國家轉變為現代民族國家的追求。
電力、電話、供水系統走入首都市民生活,伊斯坦布爾也被接入到歐洲鐵路網絡中。但除了大城市,奧斯曼廣大山區和農村地帶仍十分貧窮落後。
▲落後的山區
伊斯坦布爾沒有被強制推廣,心有不甘的西方人仍稱這裡為君士坦丁堡。他們認為這座城市仍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而奧斯曼帝國自己則康斯坦丁尼耶與伊斯坦布爾混用。
改革沒能阻止帝國的衰落,自希臘獨立後,巴爾幹半島各民族紛紛獨立。帝國的北非屬地也被英法等國占領。到20世紀初,帝國領土僅剩中東一隅。為了避免亡國,奧斯曼帝國以國運相賭,與德國、奧匈帝國結盟卷入了一戰。
▲一戰
結果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一戰中戰敗,奧斯曼帝國作為戰敗國被迫簽訂了《穆茲羅斯停戰協定》。英法等國軍隊進駐伊斯坦布爾,這是1453年後,首次有基督教國家的軍隊占領該城。
随後,戰勝國在1919年迫使奧斯曼帝國簽訂了正式的停戰協定——《色佛爾條約》。除了巨額賠款,奧斯曼帝國還喪失了大量的國土,希臘更是在英法支持下悍然入侵了奧斯曼帝國。
▲國家危亡
希軍向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西部發起猛烈進攻,意圖重新将這些地區納入到東正教文化圈,以實現希臘領土擴張的“偉大理想”。希軍高歌猛進,拿下君士坦丁堡似乎指日可待。
以凱末爾為首的奧斯曼改革派軍人在錫瓦斯城召開愛國軍政人士大會,大會推選凱末爾作為他們的領導者,凱末爾趁機掌控了該地的帝國軍隊并号召人民保衛國家領土不受侵犯。
▲希臘“偉大理想”覆蓋的領土範圍
經過2年多年的戰鬥,凱末爾率軍擊退了外國侵略軍。1922年11月土耳其國民議會廢黜了蘇丹,延續600餘年的奧斯曼帝國壽終正寝,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1923年,土耳其與協約國簽訂《洛桑條約》,土耳其保住了君士坦丁堡及部分歐洲領土主權。
無力再戰的希臘隻得同土耳其劃定了邊界,邊境以東240公裡的君士坦丁堡,成為希臘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凱末爾(持稿者)
1923年,土耳其将首都遷往安卡拉,從政治上看,君士坦丁堡盤踞着舊勢力,不利于土耳其向西方學習、進行世俗化改革。而安卡拉作為凱末爾領導的國民運動大本營,能夠與奧斯曼帝國為代表的泛伊斯蘭傳統“劃清界限”。
由于君士坦丁堡在西方世界的巨大精神影響力,繼續在此定都會引起列強的關注。而遷都安卡拉可以緩解這種壓力,還能帶動落後的内陸發展。
▲安卡拉成為首都
軍事方面,君士坦丁堡臨近海洋,在現代海軍的攻擊面前非常脆弱。一戰後土耳其丢失了大部分巴爾幹領土,君士坦丁堡距離國境線太近,鄰近的希臘、保加利亞等國與新生的土耳其長期敵視,定都于此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列強不想讓土耳其通過伊斯坦布爾掌握黑海海峽,1936年,美英法蘇等國與土耳其簽署了《蒙特勒條約》,規定和平時期海峽向商船自由開放,但對非黑海地區的軍艦通行作了嚴格限制。
▲海峽全境歸屬于土耳其
共和國建立後,“國父”凱末爾領導了影響深遠的世俗化改革運動。為進一步塑造現代土耳其民族,建立統一的土耳其國家,出于民族主義的考慮,“君士坦丁堡”一詞被徹底取消。
自1930年起,該城名字正式改為伊斯坦布爾。随着世俗化改革的推進,阿拉伯式的書寫系統被拉丁字母取代。土耳其修改了郵政電信業務,各國不能再發送信件給“君士坦丁堡”。Istanbul最終取代Constantinople被全世界所采納。
▲伊斯坦布爾街景
雖然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優越的地理區位仍賦予了伊斯坦布爾無可替代的經濟地位。截至2021年,伊斯坦布爾生活着超過1500萬人。該城貢獻了土耳其35%的工業産值、40%的稅收和55%的貿易額。
城市面積也在不斷擴張。除了老城區,金角灣北岸的加拉塔、亞洲一側的于斯屈達爾都形成了面積巨大的建成區,多座大橋将城市的各個部分連接起來。
▲連接歐亞的大橋
從見證基督文明的君士坦丁堡,到夾雜東西混合基因的康斯坦丁尼耶,再到刻入伊斯蘭色彩和土耳其民族文化的伊斯坦布爾。這裡作為曾經世界宗教與文明沖突的最前線,也見證了兩大文明的興衰起落,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财富。
▲古今輝映的城市
長期作者|碧落清遙
曆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