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婦科惡性腫瘤疾病呈現低齡化的态勢。有生育需求的适齡女性因罹患惡性腫瘤面臨兩難:生命權和生育權隻能二選一?能不能既保命又能生孩子?
在今天召開的2019紅房子論壇暨第五屆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國際婦産科高峰論壇上,記者獲悉,紅房子醫院的一系列創新成果成功守護了不少育齡期女性的生育能力,“紅房子技術”推動保育診療也成為新趨勢。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子宮内膜癌已成為上海發病率第一的婦科腫瘤,并呈現出低齡化趨勢,特别在20-44歲這個處于生育年齡段的女性中,子宮内膜癌發病率在7%。此外,卵巢癌、宮頸癌、妊娠滋養細胞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發病均趨向年輕化。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院長徐叢劍教授表示,女性生育權的保存是一項長期而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涉及腫瘤、婦科、生殖等衆多學科,滿足患者的生育需求對腫瘤的傳統治療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院長徐叢劍教授
新時代下,醫生該如何兼顧腫瘤治療與生育功能的保存?這對臨床醫生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面對腫瘤患者日益緊迫的生育保存需求,以紅房子醫院為代表的中國醫學專家一次次實現臨床突破。
罹患宮頸癌的32歲患者小梅,于2017年在紅房子醫院華克勤教授主刀下進行宮頸癌保育手術,經自然懷孕,誕下健康寶寶。此前,團隊于2013年便完成了世界首例中孕期腹腔鏡保留子宮宮頸廣泛切除術,開創了孕期宮頸癌手術新的裡程碑。
目前華克勤教授團隊已完成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800餘例,其中有生育需求的200餘名患者中有80餘名已完成生育。
在子宮内膜癌的診治中,年輕患者往往面臨兩難:到底是“切”還是“保”子宮?保子宮還能不能生孩子?
紅房子醫院陳曉軍教授和她帶領的國内首個子宮内膜病變多學科診療團隊迎難而上,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通過規範化診療、整合式管理逐步摸索出一條條解決之路,讓這些徘徊在癌症邊緣的女性不僅恢複健康,還能做媽媽。
陳曉軍告訴記者,團隊專病門診量逐年上升,2013至2018年,内膜癌及癌前病變保育治療622人次,有效緩解率達95.7-97.4%,高于文獻報道的70%-80%,在該院生殖中心輔助治療患者妊娠率達53.8%,同樣高于文獻報道的30%-40%。
相比于宮頸癌和子宮内膜癌,青春期卵巢腫瘤發生率較成人低,但往往惡性程度較高,近年來還有發病增多的趨勢。
去年,紅房子婦産科醫院婦科孫紅主任醫師為一位罹患卵黃囊瘤(一種生殖細胞來源的惡性腫瘤)的16歲女學生,成功開展手術,并為其保留一側卵巢,守住了她未來的生育希望。在孫紅看來,保留生育功能應該成為一種理念,深入到婦産科醫生的診療過程中。
不過,醫學專家也提醒,盡管疾病是無情的,但醫學是理性的,保育治療必須滿足一定條件。
據悉,為期三天的紅房子論壇,将特别對子宮内膜癌的保育治療、三大婦科惡性腫瘤的靶向治療、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難點、生育相關問題的現狀及前景等等進行詳細解讀,既有應用現狀的闡述,也有藥物作用機制的解析,更有保育治療的前瞻分享,啟迪思維,指明方向,為女性健康全面保駕護航。
作者:陳青
編輯:李晨琰 張鵬責任編輯:任荃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圖:紅房子醫院供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