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瓜田一片,我也一個不寫!
好吧,其實是我每次趕熱點注定失敗,所以今天還是按照原計劃來聊聊電影吧——
如果你有關注影視方面消息,最近一定聽說了這部片子:《寄生蟲》。
之前是因為在戛納電影節上斬獲了泡菜史上第一座金棕榈獎杯,如今則是因為片源終于上線,字幕組憋着勁兒翻譯,卻提前收到了版權引進方的私信警告。
不過,把警告和無法了解全貌的閹割版放在一張桌子上,大家還是頂雷選擇了前者。到今天,“特别想看”的先頭部隊們應該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看過了。所以這部神導演奉俊昊 國民影帝宋康昊的泡菜頂配級電影究竟怎麼樣,不如我們來講講吧~
我是有劇透的分割線
故事開始于貧困潦倒的一家四口,他們分别是事業失敗而變成無業遊民的老爹金基澤,前鍊球運動員老媽忠淑,以及考了八百次大學一直考不上&沒錢上學的兒女基宇和基婷。
不像某些人一邊喊着窮,一邊腳踩Gucci、手拿LV、今晚還訂好了米其林,金基澤一家是實打實的窮。四口人擠在小小一間半地下室裡,WiFi靠蹭,工作靠搶,門口還總有喝醉的流浪漢來圈地:
一切轉折來自于基宇即将出國留學的好友,他送來了一塊預示着财運和考運的石頭擺件,順便想把自己的家教工作轉交給基宇。
面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金飯碗,基宇雖然超慫,但看看兜裡的兩分錢還是頂雷同意了。随即,他在妹妹的幫助之下PS出了大學學曆證,前往了主顧樸社長家裡。
這是獨門獨戶的院落,每一寸土地都像是金錢堆砌起來的。迎接他的是上了歲數的女管家和被朋友形容“非常單純”的女主人。
這場感覺很難的面試實際上不算太難,在他比傳銷電話的還具有說服力的教學演示之下,成功的成為了女孩的新一任家教。不過,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在基宇和基婷的缜密謀劃之下,基婷搖身一變成了樸社長小兒子的藝術療愈師、老爹成了司機,母親則直接晉升高級管家……真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呢~
之前還擠在地下室,如今已經登堂入室,自然要慶祝一下。于是,在樸社長一家為兒子出行慶生那一天,金基澤一家人偷偷來到了在這間大房子裡喝酒吃飯。就在他們正夢想着娶到對方女兒,與樸社長成為親家時,門鈴響起,媽媽不得不回歸管家的角色前去開門,隻是那時他們還不知道門後面藏了一個怎樣的結局……
《寄生蟲》某瓣目前評分9.0,随着更多的人撸到的片源,比最開始下降了0.3分,不過,這并不會改變大衆對其“驚豔”、“震撼”、“吹爆”的評價。
收獲這樣的評價,并不難以理解。
從最直觀的感受來講,在這短短132分鐘裡,《寄生蟲》劇情在不停的反轉,甚至連類型都在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發生了變化,這樣的設置誰能忍住不為其拍案叫絕呢?
影片的前半段裡,有不少喜劇元素。這其中大部分是由宋康昊來完成的,比如是老練的彈走桌上的蟲子,然後語重心長的告訴兒子蹭WiFi的秘訣;
比如在家人“為何不貼禁止小解的告示”的質問下,悠悠的說出“貼了才會更想尿”的人間真實;
再比如看着基婷為基宇ps出學曆證明,默默念叨:真可惜首爾大學沒有僞造文書系,要是有的話基婷一定考榜首。
怎麼說呢,影帝就是影帝,每個表情、每個語氣都恰到好處,而且默默地推動了最重要的一條故事線發展。而宋康昊在前期鋪墊出的這些“喜”,意義也不僅僅在調節階級沖撞這個壓抑的主題,同時也是為了襯托這份壓抑,或者說是這份“悲”。
等到影片後半段,樸社長的上流家庭出現之後,雙方生活的對比感繼承了原本喜劇元素起到的作用。從最直觀的暗無天日的地下室&對方通透敞亮的豪華别墅;
到找遍全屋才能蹭到WiFi&即便身處地下室也滿格的信号;
到即便有周密的計劃也要謹小慎微&毫無準備的接受邀約依然可以從容不迫;
再到大雨之後,被水灌滿,想會不能回的家&即使下了暴雨卻仍舊鬧着不肯回家:
這樣強烈的對比,讓階層的碰撞更加明顯,也為故事的發展鋪平道路,最終也帶給了觀衆所謂被掏空又被填滿又再次被掏空如同過山車一般的觀影心情。
而在故事情節上,《寄生蟲》也是一氣呵成的,用一塊石頭成功串聯了整個故事。最開始朋友送來石頭招來财運,一家人開始平步青雲,借此石頭成了基宇的心理依托:
之後它又慢慢成了累贅,墜着基宇沉入谷底:
而最後,它又被基宇放回水中,預示着洗去浮華衆人皆同,但同時也是準備認命不再做夢:
除此之外,影片的音效、配樂極佳,每個鏡頭都極具考究,沒有絲毫浪費。片中還有不少或呼應、或暗喻的細節,還是要各位自己有時間自己細細品味琢磨。
說完了優點,下面也要吐槽一下。再次聲明,觀影感受本來就是個人化嚴重的事情,如果不同意見大家求同存異,理性讨論呗~
可能是看過許多類似電影的關系,故事本身并沒有給我太大的驚豔感。同時,相比于一向走寫實感的韓影來說,《寄生蟲》的設計感實在太重,每一步都精确到毫,步步為營。從家庭成員的引入,到最後慘烈的結局,仿佛在看國産綜藝——劇本快甩在你臉上了。
之後,也許是為了加劇觀感上的階層矛盾,訴出資源配置不均等的情況,窮苦人家的人們各個都身懷絕技,兒子有童軍天賦、PUA高手,女兒PS大神,父親開車技術TOP,母親最絕,8分鐘就能做出一道聽都沒聽說過的菜來:
富人們呢,一個個全都成了傻子,從大到小被這群人騙的團團轉。雖然影片也給出了“因為有錢,所以善良”的邏輯,但是……富人的形象還是太過淡薄,還加劇了本就嚴重的設計感,最重要的是也讓金基澤最後的行為動機看起來有些微妙:
另外,為了完整導演給出的故事線,電影bug也太多了吧……
金基澤一家人那麼謹小慎微,非要一家人排排坐去樸社長家裡喝酒吃飯,即便看到下了大雨也沒有想到對方可能會回來?小時候偷看電視,還知道聽個響躲家長呢,這麼大人了還真把“最危險的地方就最安全”當真了
AND為了強調“氣味”樸社長一家也是嗅覺間歇性失靈,别人在自己家裡喝酒吃飯那麼大味兒聞不見,卻偏偏能在兇殺現場聞見窮人味兒……
還有個梗我也相當過不去,您說咱也是拿過國際大獎的大導演了,非要在片子裡黑一下隔壁鄰居才舒服嗎?不黑不是泡菜片?
當然,優點也好,缺點也罷。不可否認的是這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優秀影片。尤其是它身上那種濃重的韓影TAG也在默默向世人證明自己已然有了不同于好萊塢的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
啊……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