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曾在《忏悔錄》中說道:“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福樓拜也曾說過:“與其說是為了愛别人而行善,不如說是為了尊敬自己。”
是的,如果我們在自己身上珍惜地保存着善良的德行,那麼,這德行對于人們本身就應當是幸福和福利無窮無盡的源泉。
今讀《夜雨秋燈錄》第一卷“青天白日”一篇,就是由善良心起,行之義舉,又遇美色當前,懸崖勒馬,明了心智,最後助人姻緣,自己也起了大好姻緣,平了人生坎坷路。
《夜雨秋燈錄》為清朝 宣鼎 著,小子忝為各位友友試譯白話,如遇不對之處,望海涵,希望友友不吝賜教。
父母早亡 投親未果 淪為乞兒浙人南宮認庵(下簡稱南宮),自幼随有官身之父居于廣東,其父官風清廉,家境貧寒。少時,其母先逝,其後父亦亡。因其父在任之時官風清廉,不行貪,不苛捐,造成官庫稅款赤字,官家為平事,欲鎖少年南宮入獄頂罪。
獲知此消息的南宮,隻能草草的火化了雙親遺骸,用簡易的竹籠收斂了骨灰,徒步趕赴蘇州的叔父。經過一年的餐風咽露,跋涉奔波,終于抵蘇,但不幸的是沒有尋到叔父。恰又不巧的是,此時蘇州造災,盤纏也不多了,困頓之舉急速增加。無賴之下,南宮将僅剩不多的銀錢,全部擲出,購了半畝地,立碑安葬了未入土的二老,并在墓旁,結了一間茅草屋,守在二老旁邊。
時年15歲的南宮,已衣衫褴褛,蓬頭垢面,為了生存,為了肚皮,隻能淪入乞兒。聰慧的他習得了當時的吳地山歌,傍以提高乞讨飯食的幾率,在乞得剩飯殘羹之時,孝順的他還不忘留一份祭奠二老。
機緣巧遇 心存善念 定下大好良緣朝村暮郭的乞兒日,一晃三年過去。這一日,南宮小子來到一古寺,靠着寺門,曬着太陽,搔抓身上的虱子。無事四下頻顧之時,瞧見對面富家庭院的閣樓上,有一美人正在遠眺。頃刻,對面庭院門被打開,出來一丫鬟,芳齡估摸在16歲上下,出門既往西去,走不大遠,忽然蹲伏于高草間,少時,又起身,整衣而去。原來這丫鬟是出來方便的,南宮也未理會。但丫鬟走約數步之時,身後卻忽有一物墜地,軟而無聲,南宮瞧見,随即呼喊此女,但這丫鬟卻沒有察覺。南宮也好奇,就走上前想看看是啥東西掉下來了,一看原來是一副錦緞包袱。拾起後細探,哇喔,裡面裹着金玉钗钏,珠寶零星,還有一封疊得的形似魚一樣,很是精緻的信函。
書雲:
“十郎哥哥足下:妹謬以陋質,獲配清芬;親上做親,幸中之幸。牽牛西北,一水盈盈;孔雀東南,雙聲隐隐。盟深金石,妹喜嫁得梁鴻;劫轉滄桑,郎忽貧如司馬。然而鮑宣對挽鹿車,阮氏何嫌犢鼻。幸雞窗攻苦,蔔鴻路飛騰。敢怨标梅,撫青春而未艾;唯祈折桂,脫白袷以來迎。逆知青眼頻更,紅絲欲斷。每聽狐語,似怨前度之冰;欲倩蜂媒,再接他家之酒。心石堅而不轉,辭簧鼓而須防。若真挾瑟改弦,定彈黃鹄;時拟傳箋布意,恨少青鸾。小婢娟奴,雖曰主仆,實同腹心。事已迫于燃眉,情實殷于刺目。遣尋一鹗,面展雙魚。奉上緘淚之句,斷腸之辭,婉轉十三行,預仿蘇娘織錦;附以纏臂之金,搔頭之玉,珍珠一百顆,聊為匡壁添光。不盡纏綿,泥中人再為哓舌;未敢隕謝,爨下材急不擇音。敢布愚忱,伏惟憐鑒。某年月日。秦氏小妹貞璞。裣衽手肅。”
十郎哥哥,妹妹我才姿平平,卻獲得哥哥你的青睐;若能得成姻緣,那真是幸中之幸。牽牛西北,一水盈盈;孔雀東南,雙聲隐隐。我們的誓言比金石還要堅固,妹妹我喜得嫁于像梁鴻一樣的你;但世事無常,郎家忽遭中落,貧如司馬相如。然而我們可以像鮑宣夫妻一樣對挽鹿車,共守清苦,阮鹹又何嫌家中破爛衣裳。
幸得我郎,不自暴自棄,日夜寒窗苦讀,料定前路會如鴻雁一樣扶搖直上。我時常心中怨恨到了婚嫁之齡,我的大好的青春可還沒有完結呀;現在我心中隻祈禱一件事,希望郎君你蟾宮折桂,盡快來迎娶于我。
家中得知郎家中變故,原先贊許的态度已多次更改表露,月老的紅線就快要斷了。每次聽到外面的風言風語,他們就記怨起,先前錯許我們的姻親;想要再找媒人,将我說項于其他人。
我的心是不可能回轉的,但那簧口利舌如鼓一般,還是要提防呀。倘若他們真敢挾瑟改弦,逼迫改嫁,我定彈《黃鹄曲》效仿古人,以明志向,甯可孤寡一生;平時我就想将心中之意,在書信中與郎溝通,隻恨我身邊沒有神鳥青鸾傳遞。
丫鬟小娟,雖與我為主仆,但實為閨中心腹。婚事已有燃眉之急,感情煎熬遠超刺目之痛。故派遣小娟,攜書信于郎,奉上含淚斷腸之辭,婉轉十三行,欲效仿古時蘇若蘭的織錦回文思念詩。另附上纏臂金镯、搔頭玉簪、珍珠百顆,隻為你夜讀燈火錢。我就如陷入泥沼之人,絮叨絮叨,訴不盡那纏綿情意。我不敢就此等待自己生命的隕落,慌亂之下寫作,其中不乏有些語焉不詳,詞不達意。但我敢坦誠對郎的癡情愛意,還請憐惜鑒察。
某年某月某日,小妹秦貞璞再拜手啟。
注:上面的這份秦貞璞小姐的書信,我翻譯累死了,其中的典故引用太多了,我找了半天。
南宮讀罷,歎呼道:“好險呀!乘龍快婿落魄,富裕的親家卻要賴婚,但有情的娘子越禮冒嫌,為未婚夫解急救貧。若這信讓旁人拾得,這小丫鬟的命休矣,那對似牛郎織女的一對,也再無相見之時,鵲橋再相會?想都别想了,唉,我就坐這等會吧。”
不時,丫鬟面若死灰,急急忙忙地回來了,隻見她在那草叢間一會兒低頭尋覓,一會兒仰天長歎:“怎麼辦,怎麼辦,我真是該死,該死呀,有負小姐重托。”這時南宮走上前,笑着說道:“姑娘,行失何物,怎可輕言以死?”丫鬟便向其言明事情原委,哀憐地問道:“好哥哥,你可曾看見呀?”南宮答道:“這樣,你詳詳細細告訴我事情的前因後果,或許我能使其完璧歸趙呢。”
丫鬟思索了一番,答道:“我是秦家的婢女小娟,貼身服侍我家小姐。主家見婿家家貧,欲改婚,小姐得知日夜啼哭。我見猶憐,便提議小姐将平日存蓄在化妝台中約五百金,以鲛帕包裹,附上書信,由我去送信于其郎君。叮囑他進京趕考,争取功名,好迎娶小姐。現在失了包袱,必定會洩漏計劃,怎能不悲傷!”說完就梨花帶雨地大哭起來。南宮問道:“那你,會怎麼辦?”丫鬟答道:“唯有一死!”南宮聞之,伸手入懷取出包袱,問道:“是這個嗎?”丫鬟一看,便要下跪,南宮順勢将其挽起,笑着将包袱遞還于她。
丫鬟詫異地問道:“你是個乞丐,得了如此橫财,卻就這麼放棄,心甘嗎?你這樣,讓我如何才能報答你呀?”南宮答道:”“報我不難,恐我之所易,子之所難也;我之所甘,子之所苦也。”丫鬟回到:“你說說看。”南宮道:“我雖成年,卻還是童男子。你貌美如花,不知能否讓我真正成長為男人呢?”丫鬟羞澀地低下頭,徐徐答道:“你暫且等等,我去去就來。”說完就提着金玉錦袱離開了。南宮也未在意,也向東而去。
美色至眼前 而懸崖勒馬 再次加分三日後,南宮偶然經過這處院落外,忽聞一女子在遠處喚道:“你來啦。”擡頭一看,原是那日的小丫鬟在她含笑向他招手。頃刻,院落的大門忽然打開了,南宮趕緊悄悄地進了門去,院落内芳草如茵,兩人行至湖山石畔。
丫鬟對南宮道:”今天是為了報你上次的大德,可一不可二。“南宮聽後,心中欣喜,正要摟抱,卻見丫鬟将一面紅羅方巾蓋住了嬌美粉嫩的臉龐上。南宮笑道:”你這絕世容顔,我剛想多看看,為何你卻吝啬地要藏住呢?真的害羞到如此狀态?“
丫鬟用纖纖玉指指天:“青天白日,難道不怕神明嗎?”南宮聽言,如遭棒喝,情魔心障頓時了無蹤影。他急忙起身,說道:“小女子知道畏懼神明,難道我就不畏懼?”于是持竿攜籃,嘴裡喃喃自語“青天白日”四字,出門而去。身後小丫鬟,遠遠地喊道:“你每天中午來此,我一定分給你,我自己食糧于你。”南宮此時,羞于剛才自己的無禮行為,閉目狂奔,也不管那院落的大門是否關閉了。
偶遇神奇相士 得尋叔父次日,南宮走在街上,突然一相士,對自己喊道:“嘿,那乞兒過來!你小子的眼袋下,怎麼有一道陰紋?嗯,應該在36日,必有奇遇呀。”南宮嗤之以鼻的答道:“切,我一個天天靠唱《蓮花落》讨生活的乞兒,能夠果腹就足夠了,你還想讓我去夢想擁有《李娃傳》中荥陽公子的奇遇?”相士卻說道:“你不信,如果被我言中,你給我多少酬勞?”南宮戲谑道:“十貫,若不準,怎麼算?”相士凜然道:“挖我雙眼。”南宮笑道:“先生,您那雙眼,危矣。”過了35日,南宮依然如故地走到相士跟前,說道“您那對眸子,權當寄宿于你臉上一宿吧。”相士聞言,又審視了下南宮,繼而拍掌興奮道:“得勒!你額邊紫氣透,當先得财。”南宮還禮答道:“承你吉言!”
第二日中午步行街上,南宮忽然被人扯住了衣襟,喊道:“是月兒嗎?”南宮脖頸處有個月牙痕的胎記,故乳名“月兒”。南宮觀其人,鮮衣怒馬,貌若貴官,就應聲道:“是呀。”此人聽罷,卻慘然大哭道:“你為何落到如此地步?”南宮突然回想起來,輕聲詢問道:“壁叔?”此人答道:““正是。你何不随我一起回家?”來到叔父家南宮亦拜見了叔母,更見家中陳設布置得光華燦爛,南宮也叙述起自己颠沛始末,憶之不覺痛哭流涕。叔父見狀說道:“久聞你父母身故,特地寫信征詢,卻杳無音訊,原來你到了蘇州!我年事已高,但家境殷實富足,卻沒個一兒半女的。如今得到侄子,不愁家業無人續繼了!”即命仆人為侄兒換下褴褛衣衫,洗濯于香泉。一番梳洗打扮,舊貌換新顔,哪還有乞兒,正是好一個翩翩公子。
浴後,在與叔父攀談之際,忽憶起那相士,就婉轉的告知了叔父這相士神異之處,也想招那相士為叔父觀個相,叔父卻不允之,但取了十貫錢給南宮,讓其兌付于相士。十幾日後,叔父忽然又給了南宮千金,并說道:”你現在已經荒廢了學業,今後還是學學做生意吧。“南宮真誠地以年紀尚小為由,想推辭掉,卻不料叔父執拗,說道:”試試無妨,沒什麼大不了的。“
初涉商海 獲利頗豐 再得奇遇南宮随即收拾行囊,買舟購精米運至江南,獲利頗豐。次年今日便想到叔父家省親,但到時卻發現已物是人非,與現宅主人攀談得知,叔父在南宮離家行商後,便搬至他處,但具體搬到哪裡,現宅主人也不得知。悻悻然,南宮又如無根之浮萍兮,思量之,江北已購新宅,還是先回江北,沿途再尋叔父吧,順道再去父母墓前祭奠下。行之江邊,船夫已多次催其登船,南宮當下将随身攜帶的五百金,全部購置了柏油。渡江不多時,北風怒号,氣溫驟降,江面凍結,十日不能化凍。彼時柏油貨值飙升,轉手後獲利十倍。遂在宅前以三千金再設一綢緞鋪,雇請老成持重者專管帳房。
又過一年,因心中思念叔父,便搭客貨船渡江,行至江心處,忽起大風,浪高如山,空中霹靂聲大震。同乘者有十數人,都見雲中現出很大的四個金字”青天白日“,且筆畫清晰可辨。衆人駭然,即刻一起念起了佛号想要去邪,可那四個大字赫然還在空中挂着。雷聲不斷,這客貨混裝的船兒,眼看就要崩了。
一群人急着的大呼道:“是哪個挨千刀的,做了什麼個喪良心的缺德事,都自個琢磨琢磨,上天都給了明示了,這是要懲戒壞人呀,自己事自己擔哈,别牽累旁人!”南宮一看那“青天白日”四個大字,心中哇涼哇涼,這咋這麼邪乎呢!但還是挺身出來,對着衆人說道:“咳,咳,此乃我個人隐私,實在不方便告知大夥,但我是不會連累大家的!”砰的一聲,隻見南宮縱身已躍入江中怒流。迷亂之中,南宮在江中抱得一枯木,飄蕩于江面,江面之上雷雨交加,閃電竄如金蛇,此時的場景有如其一路走來的坎坷人生,隻能像那浮萍,逐浪浮沉。
恰在此時,傳來呼叫聲:“快,速救抱木之人!賞錢十貫!”,原來不遠處行來了一艘官船,官船很快行至南宮處,放下懸梯。登船後,南宮與船主皆大駭,友友們道這船主是誰?原來是其叔父。
南宮見之,即是高興,又是茫然,問道:“叔父,您怎麼在這裡?”叔父也甚是高興,答道:“我呀,現在已移居至通州,此次隻是碰巧去紫琅山。你父母的墓,我已去過了,一切都好。還有你心中所想之事,為叔也已知曉了,那個秦家小姐的郎君,果然是個有貴之人,高中之後就去迎娶了,那個叫小娟的丫鬟也跟過去了。嘿嘿,你的事呀,暫未到火候,你也不用急躁哈!”
說着,随叔父一同到了新宅,向叔母問完了安,但南宮發覺這叔父家,怎麼仆人比在蘇州時還要多很多,雖然很是疑惑,也不敢細問叔父在哪高就。住了兩日,南宮找到叔父,從袖袋中遞出一冊本子,說道:“叔父大人,承蒙您當日收留,并授金于我這稚兒,習商謀生。這冊子是這些年來的商貨錢财總賬。”豈料叔父竟将南宮的手擋了開去,說道:“這等煩心之事,别和我說了。”次日清晨,南宮準備與叔父辭别,畢竟在蘇州還有自家宅院和一個綢緞鋪的小營生,可叔父臨别又給了他數百金。
故尋姻緣未果 無意姻緣又現不日,南宮抵蘇,第一件事就是找尋那丫鬟小娟,一切如他叔父所言,小姐和小娟均不在原處了。行在路上突遇當日的船主,船主一見南宮,就驚呼起來:“公子還活着呢?哎喲,其他同乘之人那日皆斃了命,船也翻了,我是抱着纜繩,才撿了條小命呀。後來就雇人拉回那破船,正在此處修繕呢。”南宮聽完,唏噓不已,也很同情那船主,便出了些錢兩助其修繕,這船主便邀其到家中小住,南宮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又過了幾日,南宮閑來無事,靠着白闆張望街市,忽見一豪華香車駛來,後面還有一輛簡易的馬車,仆從們也跟随在四周,南宮細看那簡易馬車的丫鬟,形似小娟,便收攏起懶散之态,尾行車隊行了三四裡地左右。
到得一處尼姑庵,香車中的美人下車後就奔庵堂主殿拜如來去了,仆從及丫鬟們則在走廊處歇息,庵主也是給每位客人敬了茶。那坐簡易馬車的丫鬟,在走廊處閑庭慢步的時候,恰好瞅見了南宮,目光閃爍的,對着不遠處南宮說道:“青天白日。”南宮失聲地答道:“呀,是小娟姑娘?”
小娟見狀,笑盈盈地問道:“多日不見,乞兒何故變得如此光鮮亮麗啦?”南宮遂将尋得叔父一事告知。聽完南宮的解答,小娟害羞地又問道:“我是一個專情之人,公子你是否是個念舊的呢?”南宮急忙答道:“我心中對你,一刻也無法忘懷。”小娟假嗔道:“既然我們彼此都已心照,可現在我都不知道你的姓氏,實在是令人笑話。”南宮忙詳告之。這邊剛說完,就聽庵堂内呼叫小娟,小娟轉身就去了堂内。
知叔父之玄談 得義兄郁訪南宮就這麼瞅着小娟消失在了眼前,即惆怅又郁悶,無聊之下,就出了尼姑庵,踟蹰之間就走入了附近一墓園,見到一個大的墳墓,碑上雲:“東浙寓公南宮諱璧玉人先生之墓”。志文詳叙夫妻同卒于蘇州,死近五載,旅葬于此,以待侄子南宮認庵他日尋覓。撰書者,太學生郁訪。南宮讀完大驚。當即腦中就出現了叔父和叔母的身影,不知此墓中人,為何與叔父同名氏,且侄子名氏也與我同名,實在是理不清,亂頭緒,不可能呀,這實在沒有道理的,天下怎麼會有這等事情。
南宮急忙走出該地,四處走訪這位撰書的文舉人,打聽到其住處後,整理好衣冠,遞了拜帖,說明來意。這位叫郁訪的似有所悟地問道:“你頸上有月牙的胎記嗎?”南宮答道:“是呀。”郁訪釋然道:“你的叔父在世時與前任大夫是莫逆之交。大夫逝世後,你的叔父叔母也相繼去世。臨走前數日,囑咐讓我給其辦後事,找個好的風水,立碑安葬。還囑咐我假若有天你回蘇州,就将其産業全部繼與你。你是怎麼知道我的?又怎麼找到我的?你能來我甚是開心。”
南宮遂告知見到墓志之事。郁訪聽完,即拱手向空中說道:“幸不負先人遺命。”南宮當下皺着眉頭,将兩次遇到叔父之事告知了郁訪,想讓其為之解惑。郁訪回複:“你的叔父生前就習得吐納修真之術。正如他自己說的,我成仙去了?”
南宮聽完,一頭霧水,這解釋玄了點吧?事後,南宮便遣人到通州尋訪叔父,結果是杳無音信。事已至此,南宮就将雙親的骨函起出,移至叔父母墓旁。重新整理了下兩座大冢,并親自撰寫碑文,刻石紀事。郁訪看後,甚是高興,說道:“你既然能習得你叔父經商之事,又經營得有井有條,何必把學業給抛棄之?”原來這郁訪是前科北闱中的第一名解元,就這樣南宮因此被他留了下來,教他經書子集,續其學業。南宮甚是聰慧,其父在世時也是官身,童年之時南宮也有書墨浸潤,加之這些年經商,頭腦靈活,學習進步很快。
這年秋天南宮便到浙中參加鄉試,中得副貢士(沒有考中舉人,但成績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國子監的貢生),郁訪為其開宴慶賀,鑼鼓喧天,金粉飾牆,舉杯對南宮說道:“如今你仕商兩道已坦途,君貴矣!你今年也21歲了,可想來首戰國古齊牧犢子見雉鳥雙飛,寄情于絲桐時的《雉朝飛》曲目?”
南宮答道:“弟已有誓言,癡心等候于她。”郁訪卻不置可否地說道:”诶,今日就讓愚兄代覓佳人,為你做主辦了這樁事情吧?“話音剛落,既有婢女扶着一位美人出來,走到南宮跟前,拉住他就要交拜,此時南宮手足無措,還未待其反應過來,一行人就推搡着将美人與南宮送入了洞房,他們出去後還在外面反鎖了房門,臨走時郁訪還朝屋内說了句:”今宵好報恩,不要再抱怨我們夫婦拖累你了啊。”
屆時,屋中漏針可聞,南宮尴尬地瞅向佳人,心中忐忑:“訪兄,這鬧得那出呀,唉,我先揭開蓋頭,再與她商談一番吧!”于是揭開蓋頭微眼端詳,果然是一個杏臉桃腮,香肩玉削之壁人。
因未完全掀開蓋頭,無法完全辨認其全貌,但五官精緻卻頗似小娟,南宮也不敢大聲說出心中猜想,隻得低聲詢問:“青天白日。”隻見佳人微笑展顔道:“哎喲,這悶葫蘆的局總算是打破了!”南宮聞言,大喜,真的是自己夜思夢想的小娟。
小娟此時也告訴了南宮所有事情的始末,原來秦家小姐的郎君,得中舉人,仕途顯達,兩年前即迎娶了她家小姐,婚後亦是恩愛有加,那日在尼姑庵碰見的美婦人,即是當時寄書之人。小姐知道我們的事情,于是就告知了郁訪。你的副貢士,也是得益于郁訪上下走動,才得以如此順暢。郁訪兄之所以不讓我即刻與你相見,而選擇此時,是因為怕妨礙了你的學習。南宮當下,恍然大悟,心中甚是感謝郁訪夫婦,随即也挽住小娟登入床榻。
次日,兩方夫婦相見,都互謝之。終于将此事捅破了,郁訪慷慨而言:“這一切都是依賢弟遺金不拾,我這才有這樣的機會,将小娟這位佳人許以賢弟呀!”從此兩家親如一家。後來南宮也依慣例應了吏部任命,官至揚州司馬,每每與同事聊起往事,也時常感歎:“誰說那卑田院中乞兒,就不能登入那黃榜之中!”
拾金不昧,這對富裕之人可能算不上一起什麼了不起的事,但對于已經落魄之乞兒,卻是不能不說是義舉了。且這南宮小子,在小娟湖山石畔,以身相報之時,能被小女子一句話,至美色當前,而懸崖勒馬,此等功夫,尤為難得。
最後借用“青天白日”原文的最後一句話,結束本期。“吾願普天下男兒,無論富貴貧賤,當人人書“青天白日”四字于座右。”
故事有點長,但可細嚼,品賞之處還是有的,希望友友們喜歡。
大家對此故事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