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編者按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冰雪裝點下的北京冬奧會賽事正酣,春意也随着春節的腳步如約而至,以欣欣向榮的姿态開啟書寫未來的嶄新篇章。
2022年,我們與春天的約定還在繼續——踏着迎春飛雪,我們以腳步深情丈量銀裝素裹的祖國山河,以鏡頭真實記錄新時代的曆史性變革和成就,以筆墨酣暢書寫基層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我們感動于這片大地上的生機與活力,并向所有平凡背後的偉大者緻敬、向所有不遺餘力奔赴未來者緻敬!
春光已至,未來可期。今天,光明日報推出《讓我們一起向未來》專版,與您分享那些新聞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感動。
讓我們伴着春光,一起向未來!
這個冬天,和孩子們一起擁抱冰雪、暢想未來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見證清晨乘客寥寥的地下“大動脈”19号線地鐵,乘采訪車沿京藏高速一路向北,到達北京小平原的北端——軍都山前。這次新春走基層,不走訪人家,不深入田間,而是在北京冬奧的高光時刻同雪場、同年輕的“冰雪小将”們來了場邂逅。
“練此項目多久了?對比賽成績有何預期,有何目标?今天參加比賽的精神狀态如何?”“據你體驗,冰雪運動相比常規運動有哪些挑戰和不同,是如何一步步‘上手’的?”“有熟悉或者崇拜的冰雪運動員嗎?對即将到來的北京冬奧有何期待?”“寒假運動、學習、實踐都計劃好了嗎?”帶着“撈幹貨”的期許,我在臨行前的手機備忘錄上,匆匆列了個采訪提綱。
場面、細節、故事,頭腦裡反複“循環”的是部門領導老師和重點報道室同事提示的幾個要點,浮現的是這半年來教育報道的相關采訪經曆。我深知,“雙減”是一項事關整個教育生态的行動,半年以來成效如何,家長、學校、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系統措施能否真正落地,家長、學校、培訓機構角色能否真正回歸本位,回歸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眼下這個寒假學生如何過可以說是個“試金石”。我想,如何能在稿件中将運動、體育精神同五育并舉目标落實聯系起來,将冬奧時刻孩子們的熱情同假期生活狀态、運動給其帶來的收獲聯系起來,才是“出彩”的關鍵。
盡管“捂到最厚”,雪場的寒冷還是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但孩子們的熱情,作為北京孩子迎接全球來賓“主人公”的态度和對冰雪運動的熱情讓我忘記了嚴寒,投入到一個個和冰雪相遇的“小故事”中。采訪中有的孩子3歲開始上雪道,有的孩子給寄語北京冬奧的希臘大使寫信,有的除了有“貓跳”的幾個賽道外北京周邊雪場幾乎都滑過。孩子們說的冬奧運動員,有的我都不太了解,感覺被“科普”的背後,更能感受到他們擁抱冰雪、迎接冬奧的熱情。冬奧口号“一起向未來”,說的不也是教育高質量發展對孩子們的期待嗎?
我想,這次嚴寒中的新春基層行确實是對體力和腳力的考驗,而采訪選取角度和文章構思、打磨字句,又是對腦力和筆力的訓練,可以說功夫在平時,要點在采訪,用心在寫作。這幾者隻有相互結合,才能讓采訪素材呈現更鮮活、畫面感更強,稿件語言更具動态、細節更豐滿。
十二時辰,與時間賽跑
光明日報記者 彭景晖 光明網記者 陳暢 靳鈴涵
這是一次與時間的賽跑、與困難的較量。
12組采訪對象、13個采訪地點,要在24小時内完成拍攝,真實展現12組不同職業的人在每個時辰内的工作場景。
“就我們這幾個人,能完成嗎?”在策劃時,我們沒有一個人有肯定的答案。唯一能肯定的,是我們願意為所有的創意去嘗試、去拼,願意努力用鏡頭和語言去記錄春節前夕那些平凡又偉大的普通勞動者。
1月29日淩晨,光明日報記者彭景晖(右)、光明網記者靳鈴涵(中)在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高碑店派出所采訪當晚執勤民警徐睿(左)。光明網記者曾震宇攝
1月28日23時,我們幾名記者兵分三路,奔向北京的大街小巷。
夜色下,鐵路橋邊,為了拍攝好一組鏡頭,我們在寒風裡站了一個多小時。腿凍得發麻,可我們又不好意思随便走動,怕打擾正在工作的工人師傅。“拍得清楚就可以了。”可是大家停不下來。采訪時鐵路工人李玉明告訴我們:“中國高鐵跑得越快,就越需要更加穩定的線路基礎。我們必須像鐵路道釘一樣釘在祖國鐵道線上。”李師傅質樸的話語深深觸動了我們,我們決定在列車出站時,拍攝車燈映照下李師傅那剛毅的臉龐。
晨光裡,擁堵路上,靳鈴涵與團隊成員為了趕時間,跳下出租車,換騎自行車趕往采訪地點。不能遲到,因為她們所采訪的公交司機從不誤點。冷啊,想把背包往前背、扛一扛風,可裡面的電池也怕冷啊,隻好往後背。大家用鏡頭記錄了航空總醫院門診護士李躍躍給市民做核酸檢測的場景,李護士的話語“我們是患者和所有人的後盾”,成為當天采訪日記裡深刻又動人的一筆。
24個小時,始終與時間賽跑。報道最終在報紙、網站、客戶端、微博上聯動播發,伴随12個時辰的“鐘聲”,民警、鐵路工人、醫生、環衛工人、公交司機、冬奧志願者、社區志願者、食品安監人員、郵政快遞小哥、護士、消防員、地鐵站工作人員、邊檢移民警察的故事依次鋪陳開來。
篇幅不長,内容不多,但凝聚了我們的心血,也凝聚了衆多普通勞動者的奉獻精神。我們最終給作品命名為“平凡的一天,不平凡的十二時辰”,它講述的是鏡頭前各行業勞動者的春節,也講述着我們——鏡頭後奉獻着青春、揮灑着理想的新聞人對新年的期許。
聽!城市的脈動
光明日報記者 張文攀
2月7日,甯夏銀川大雪過後,我又來到穆小麗的綠皮果蔬車。
早上9點,銀川市金鳳區福州北街與友愛巷交叉口,穆小麗清掃完果蔬車周圍的積雪,撤下卷簾,搬出木闆和木墩,在車前的空地上支起了一層水果架,原本8平方米的果蔬車又向外拓展了兩平方米。接下來又是半個多小時的整理貨架。她忙碌的身影,仿佛城市中跳動的微光。
光明日報記者張文攀(右)在穆小麗的果蔬車上采訪。光明日報記者王建宏攝
我認識穆小麗,緣于光明日報《精心呵護城鎮“微細胞”》欄目的采訪。半個多月前,當我第一次見到穆小麗時,她正忙着給顧客挑水果,聽到她手機不時響起支付到賬的聲音,我不忍打擾,隻能“見縫插針”跟她聊。這次接觸,穆小麗留給我的印象就倆字:攢勁!
穆小麗是甘肅人,十多年前來銀川時,兩口子就在路邊擺水果攤。後來,銀川市統一開放一批擺攤設點區域,她便租下了這輛便民果蔬車。這幾年,靠這個不起眼的小店,她在銀川買了房。“漸漸穩定下來的不光是營生,心也踏實了。”穆小麗的一句話,我不禁動容。透過她,我看到了無數追夢人生活拼搏的艱辛,也感受到了奮鬥的力量。
再約穆小麗,為了拍攝她出攤營業的真實狀态,我“提前出擊”。兩天後的早晨,我8點鐘就來到了果蔬車旁。9點多,安頓好三個孩子後,穆小麗匆忙趕來。她開門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打開空調,特意讓我站到離暖風最近的位置,但敞開的果蔬車門并沒有留住多少熱氣,她又擰開了貨架下方的電暖扇。就這樣,我倆一起看店,得空閑聊。
那次過後,我和穆小麗像老朋友一樣熟絡。知道她今年春節沒回老家過年,我特意來看看果蔬車的生意。她帶我走訪了周邊的小攤小店,元宵佳節來臨,街邊流動的水果攤已經開始在大街小巷穿梭,附近好幾家蔬菜糧油店、水果店早早開門營業,一派生機!小攤小店,關乎家庭的生計,承載着城市發展的活力和希望。聽!正是成百上千個這樣的攤店,勾連起一座城市的強勁脈動!
身邊小商鋪 連着千萬家
光明日報記者 劉勇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隆冬時節,行走在遼甯沈陽鐵西區街頭巷尾,燈光透過小商鋪窗戶上的冰花映襯出顧客的身影,讓人感到濃濃的生活氣息。“圍繞着居民區的小商鋪是基層群衆的生活圈,服務千家萬戶,而小商鋪本身也是無數家庭的生計來源。”鐵西區勞動裡社區書記于洋的話,道出小商鋪裡的“大民生”。
光明日報記者劉勇(右)在沈陽市鐵西區勞動裡社區采訪社區書記于洋。鐵西區委宣傳部供圖
就業是民生之本。來到汽修店,我們“翻開”了小商鋪裡的就業賬本。店主和夥計的手裡端着幾個家庭的“飯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突如其來的疫情,暫時困住了生活的腳步,給小商鋪帶來經營難題。如何突破困境,讓往日熱鬧的街市重新回溫?回想當時,于洋思緒萬千,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難題多,店主們着急,而眼前這位社區書記更是心急如焚。團結就是力量,辦法總比困難多,說到戰勝疫情重啟生活,于洋話裡話外透着自信。
談得正歡,于洋熱情地提議帶記者走街串戶,她要用鮮活的實例,讓記者知道群策群力的人民力量有多強大。一路上,于洋自然而然地推門而入,與店主打着招呼,讓我們看到在基層,社會治理沒有什麼深奧的大道理,心貼心就能把大家擰成一股繩。
家邊小商鋪,這裡有最濃郁的煙火氣,這裡濃縮了最溫暖的力量。采訪過程中,記者深深感受到店主、居民、社區書記滿滿的自信,體會到“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精神就是攻堅克難的重要因素。
一戶戶小商鋪,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彙聚成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偉大團結精神,使我們不再懼怕風浪,讓我們勇敢地逐夢前行……
大山黎村“時光裡”
光明日報記者 王曉櫻
從海口驅車一路西行,3個小時下高速後進入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美景便撲面而來。一會兒是漫山遍野的橡膠樹層林疊翠,一會兒是紅豔豔的木棉花壓滿枝頭,一會兒是車輛沿着盤山小路穿行在霧氣彌漫的密林裡,仿佛進入“綠野仙蹤”……
光明日報記者王曉櫻(右)在采訪洪水村村民林春香。楊榮輝攝/光明圖片
山路十八彎,坡陡彎急,令人心跳加快,到王下鄉的30多公裡的路我們開了一個多小時。這裡被稱為“海南小西藏”,是昌江縣最偏遠的鄉鎮。王下鄉黨委書記楊榮輝說,2016年台風“電母”來襲,時任鄉黨委副書記的他被困大炎新村整整5天。“漫水橋被沖毀了,路不通,電不通,通信中斷,村與村的聯系靠對講機接力。5天後,水退了我才遊出來。”
王下鄉是一個純黎族鄉鎮,有一個特色村寨——洪水村,是昌江縣中唯一保留着傳統黎族民居的村莊。這裡有78間金字形茅草屋掩映在椰林中。2009年整體搬遷前,村民都住在簡陋的茅草房裡,家裡都是“三塊石頭壘個竈,四根木樁一張床,一張簸箕當飯桌,一條麻繩當衣櫃”。
村民林春香說:“以前沒有路不通車,為了掙點錢,我走路到霸王嶺林場批發鹹魚或山蘭酒來村裡賣,往往是頭一天早上出發,下午5點才走到,買完東西也沒錢住店,就在商店門口蹲一晚。第二天,天蒙蒙亮就挑着60多斤的擔子出發,要走到下午三四點才到村裡。一斤掙一毛錢,一擔也就掙六七塊錢。”回憶起20多年前的日子,林春香直言太苦了。
“現在好了,家裡有橡膠,割膠有收入,我在民宿上班一個月有2600元,今年春節前還拿到了民宿分紅1300元。”林春香如今在“時光裡”民宿當服務員。
洪水村的村民從黎族茅草屋整體搬進磚瓦房後,常年無人居住的茅草屋一度破舊倒塌,黎族傳統民居保護面臨困境。昌江縣政府就籌集資金,對洪水村的茅草屋進行修複升級,打造成特色主題民宿——時光裡,吸引了衆多遊客前往體驗黎族風情。
林春香告訴記者,現在村民都不再砍山燒山,每人每月都有生态補償金,大家都主動保山護山。隻有山綠了,環境好了,到村裡的遊客才會越來越多。
話音剛落,林春香的手機響了,電話裡催促她趕緊去房間更換布草,一會兒将有客人入住民宿,她便高興地離開了。放眼望去,群山環繞的洪水村,茅草屋前三角梅怒放,稻田的秧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山脈倒映在水田中,與勞作村民的身影構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遊客紛紛走上田埂,拍下這好山好水。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5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